09.11 陝西91種進口抗癌藥正在“砍價”中 預計10月底前完成

陝西91種進口抗癌藥正在“砍價”中 預計10月底前完成

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公眾對於進口抗癌藥的天價感同身受。9月11日上午,陝西省政府召開政策吹風會,多部門解讀《陝西省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省衛計委相關人士透露,包括我省等14省在內的國內首次省際間採購聯盟議價已經開始啟動,將有91種進口抗癌藥有望迎來降價。

問題一:仿製藥是假藥嗎?國內仿製“多小散亂差”

什麼是仿製藥?仿製藥是不是假藥?省醫改辦主任、省衛計委副主任劉嶺解讀說,仿製藥不是假藥。在國際上仿製藥叫做非專利藥,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仿製藥要經過政府相關部門嚴格審批和相關法律的許可,在治療效果、質量水平上與原研藥品基本一致,被法律認可的替代藥品。在國際上普遍採用鼓勵創新與鼓勵仿製並重的政策導向,所以說仿製藥不是假藥。

但是,我國仿製藥行業大而不強,“多小散亂差”的局面仍然存在,一個藥品的仿製品種非常多,有的藥品有上千個批號,有上千家企業生產,由於企業生產規模的大小不同,所以導致了仿製藥品質量療效差別比較大。2012年一2016年,全球共有631個原研藥專利期,由於信息不對稱、技術難度大以及一些罕見病藥品市場規模較小等原因,國內沒有企業提出仿製註冊申請。

省衛計委聯合工信廳、省食藥局等8部門,起草了《陝西省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於7月18日印發執行,以促進仿製藥研發、提升仿製藥質量療效、促進仿製藥採購使用。

問題二:仿製藥能放用心嗎?現用藥品95%以上都是仿製藥

有網友問:“仿製藥能夠放心使用嗎?”劉嶺說,據統計我們目前使用的17萬個藥品的批號中有95%以上的都是仿製藥,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吃的藥品裡面多數都是仿製藥。但高層次的、高質量的藥品領域裡面,依然被原研藥所壟斷,有一些抗癌的原研藥一個療程下來有幾十萬,最少也有幾萬。

仿製藥上市要經過哪些檢測?省食藥監局藥品化妝品註冊管理處調研員劉學俊介紹,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藥品生產企業必須以原研藥或者國際公認的同種藥品作為參比製劑進行比對研究,包括處方的比對研究、質量標準的比對研究等,研究結果和參比製劑完全一致時才能獲得批准上市。同時,加強藥品上市後的監督抽驗,大幅增加抽驗頻次,使不合格的藥品無處藏身,淨化藥品市場,加大執法力度,加大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逐步實現仿製藥對原研藥的臨床替代。

據悉,目前我省鼓勵企業仿製重大傳染病防治和罕見病治療所需藥品,鼓勵企業仿製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藥品和兒童用藥以及專利到期前一年沒有提出註冊申請的藥品。

問題三:使用仿製藥能降價多少格列衛一年能省20萬

使用仿製藥能否大幅降低醫療的成本和患者的費用?“答案是肯定的。”劉嶺說,以《我不是藥神》中的格列衛來說,原研的格列衛0.1克和60粒的,一瓶大約的價格是1萬元左右,一年使用下來的價格就是24萬元,如果使用相同規格型號的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大體上一瓶的價格是1400元左右,一年的費用就是3.36萬元,這是一筆簡單的賬,就是如果一個患者使用了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一年可節約20萬元左右。

如何去有效的降低仿製藥品的價格和原研藥品的價格?在採購環節,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和原研藥相同的對待,通過競爭不僅僅要降低原研藥的價格,同時也要降低仿製藥品的價格,及時掛網、及時使用。使用環節優先使用仿製藥,通過醫保支付方式的措施來促使醫院、患者都接納仿製藥品,使仿製藥品使用更廣

問題四:原研藥不肯大幅降價怎麼辦?多槓桿來撬動

為什麼一些原研藥專利期以後並未出現懸崖式降價?有沒有辦法?省衛計委藥政處處長許力寧說,讓原研藥價格下降確實比較難。首先要提高仿製藥的質量和療效,才能夠對原研藥的價格產生衝擊。同時,對仿製藥的生產進行預審批,企業提前進行研製,等原研藥專利期到期以後,仿製藥立刻上市,衝擊原研藥的價格。第三個是採購環節,從國家層面組織談判,用進入醫保這個槓桿來撬動原研藥價格。

此外,省物價局已選取了100種藥品,每個月對藥品價格波動情況進行監測,每月統計彙總分析以後,對價格波動比較明顯的進行預警或採取一定的干預,通過監測讓藥價在一定區間內浮動。

最近進口抗癌藥降價有哪些新進展?許力寧說,9月1日起8個產品降價,9月5日起,有35個藥品已經開始執行降價後的價格,降價幅度達到平均12.85%,各醫療機構已經開始採購執行,還有6個產品到9月30日降價。

此外,因為國家公佈的進口抗癌藥品目錄裡面有103個,我省只涉及45個,其他的藥品也想盡快降價,我省就聯合了山西、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等14個省份,通過省際間的規模優勢,能夠讓其他的抗癌藥品也能夠儘快降價。陝西承擔這次抗癌藥品省際間議價的牽頭單位,總共涉及91個品種,預計在10月底以前完成,14個省份執行統一價格。省際間藥品的聯合採購,在全國屬於首次。

華商記者李琳(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