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解決蔬菜大棚內高溼和病蟲猖獗的難題?

家居健康與養生


如何解決大棚高溼問題

現在農村裡搞專業種植的一般都會用到大棚種植技術,這樣可以種植反季節作物,而且大棚種植還可以提前產出,將產品賣個好價錢。雖然大棚種植有很多優點,但是大棚裡面溼度高,容易發生病蟲害是大棚種植戶們頭疼的問題。那如何才可以降低溼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呢?


首先大棚要降低溼度必須要從用水上進行控制。澆水的時候要注意用水量,大棚種植澆水一直有“五澆五不澆”的搞法,所以在澆水方面這還是要遵循這一點的。在用藥的時候能用藥物防治的就用煙霧,這樣可以降低大棚裡的用水量。

另外就是使用地膜問題。大棚裡面種植使用地膜更有利於降低大棚裡面溼度,因為使用地膜可以將土壤蒸發的水份鎖在地膜裡面,這樣可以減少排向大棚空氣中的水份,同時使用地膜還可以減少澆水量。


二是要做好通風。大棚通風是降低大棚溼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棚要注意對向開門,這樣可以促使空氣對流,將大棚裡面高溼度水份排出去。而且,開大棚門的時候要注意應該在晴天的中午時間開。外界溼度大時不能打開大棚門。

三是使用其他輔助措施。在大棚裡放一些裝有生石灰粉的袋子,這樣可以吸收大棚空氣裡大量的水蒸汽從而降低溼度。這個辦法是清水塘家以前就常用的。另外,還可以在大棚裡施加草木灰。草木灰可以撒在地裡,也可以根據作物情況撒在葉子上,草木灰既可以吸收水份,又可以做肥料,而且還有殺蟲卵的作用,一舉多得。


以上是清水塘的一些建議,如果有更好辦法的請留言交流。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如何解決蔬菜大棚內高溼和病蟲猖獗的難題?

大棚種植蔬菜的高溼以及病蟲害發生率高的確是種植戶的一個難題。究其原因還是水肥管理方面較為粗放,只追求效率而忽略長久影響,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這個道理。



1、覆膜滴灌技術。這個技術在黑龍江的一些農村蔬菜種植中應用的比較多。應用可降解的黑膜覆蓋,通過黑膜的覆蓋減少土壤水分的散發從而降低棚內的溼度;其次是利用黑膜不透光的特性減少植株附近的雜草萌發,既能控制空氣溼度還能防草,何樂而不為。在我們黑龍江的克山地區,有個村子就是用這個方法種植西紅柿,同時在根系附近施用黃豆發酵的有機肥,品質相當好,沙瓤的西紅柿,非常暢銷。


2、優化灌溉方式。常規的蔬菜種植灌溉都是採取微噴、噴灌等最為粗糙的灌溉方式,既容易造成棚內溼度過高,從而引發病蟲害的高發。建議採取施用根下滴灌或者地上滴灌的方式,做飯將用水量最小的程度,減少水分的散失。但是這種當師傅的缺陷就是成本相對於微噴或者滴灌要高,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

3、開閉式捲簾通風器。大棚的通風也是降低棚內溫溼度的一個手段,通過使用開閉式捲簾通風器可以非常有效、方便的降低棚內的溫溼度,對於蔬菜種植來說我認為是此不可少的硬件設施。



4、改良棚內土壤。國內土壤的退化是大趨勢,包括棚內種植蔬菜的土壤也是,這也是水分大量散失到棚內的原因,土壤保肥水能力差,易乾旱,人為的增加灌水次數來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可以通過使用農家肥,尤其是添加一些秸稈腐熟的有機肥,增加土壤的疏鬆度和透氣性,使土壤變的疏鬆、增加保肥水能力,從而減少澆水的次數來達到降低棚內溫溼度的目的;同時,施用農家肥也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地下生物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想要降低溼度其實不難!

不論種植何種蔬菜,感覺棚內溼度大,就應該加強通風,上下放大風換氣,同時有條件要中耕鬆土排溼,這樣處理幾天內就把溼度降下來了。

高溼的棚環境造成病蟲害多發。我們可以在沒有出現高溼前保護一下,噴施一些菌劑如(木黴菌),或是提前打一遍百菌清,普力克,世高,多菌靈等殺菌劑來防治侵染性病害。

為了穩妥還需要噴施一遍殺蟲劑,如甲維鹽,蟲蟎克,苦參鹼等來防治蟲害。

一句話,無論蟲害還是病害都要以防為主,把病菌和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