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癌症患者常常哈哈大笑,這種方式有益於康復嗎?

果燃就是你


內經上說到,喜傷心,五志要均衡,才可以保持健康,因此,常常笑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患有癌症的人,常常哈哈大笑,對其病情的康復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一個愛笑的癌症患者,可以代表其心情是樂觀的,這樣一來,常常哈哈大笑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或者是放射性治療時,能夠承受得起較大的煎熬;而一個悲觀的癌症患者,在其面對各式各樣的治療時,會感到痛苦,並且對自己的康復失去了信心,在治療之後可能就容易出現副作用,進而影響病情的康復。

人的情緒狀態會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進而對癌症的康復也起到一定的影響。人類身體內部的免疫系統十分複雜,遺傳因素、飲食、環境和壓力等因素對免疫系統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壓力過大會使得身體內部的炎症標誌物增多,進而增大了患有癌症的機率。所以,保持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常常哈哈大笑,對癌症患者的並且康復是具有積極的影響的。

總而言之,癌症患者不要對自己的病情失去信心,癌症並不是死刑。從目前的醫學技術看來,癌症是有很多種治療的方法的,癌症患者要調整好心態,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情去面對治療,這樣一來,對於病情的康復是起到較好的作用的。壓力過大時,不妨降低自己的需求,試著過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多哈哈大笑,在給自己信心去治療的同時也讓身邊的朋友和家人感到放心。

從事腫瘤科工作14年,擅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等惡性腫瘤的早、中、晚期化療、生物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


醫聯媒體


癌症患者用常常哈哈大笑的方式有益於康復,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癌症患者的心情對生存有重大意義,這個就事實根據,癌症這個疾病其實是比較小氣的,把癌症患者幹掉,就是幹掉自己,沒見過這麼傻到家的疾病,你見過嗎?反正希望大家都不要見到癌症這個某某。


往好的方面想癌症

一個更快樂的癌症病人似乎能夠更好地忍受諸如化療等治療。悲觀主義者或經歷過嚴重的個人挫折的人往往會遭受更多的治療副作用,而傳聞似乎更容易發生復發。

我相信幸福與倖存癌症的機會之間有真正的聯繫。心靈超過身體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對我而言,這是預防重大疾病的最佳措施。

我們當然知道的是:我們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免疫系統,這在抗癌症方面很重要。

免疫系統非常複雜。研究表明,飲食,遺傳學,壓力和環境因素會對其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例如,壓力會增加我們體內的炎症標誌物換言之癌症機率。

所以,如果你有壓力並且無法入睡,你會更容易患病。已知這些炎症標誌物中的一些在癌症因果中起作用。

把事情簡單化

這是我總是告訴我的病人,他們的癌症是處於早期階段還是晚期階段。如果你被診斷為癌症,你的生活重點必須改變。這不是關於工作,金錢或你可以購買多少品牌的商品。

生活中的簡單事物可以讓你快樂,比如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拜訪你最喜歡的地方,享受美味的食物,冥想和進行散步或瑜伽等溫和的運動。如果可以,請放假,但不要放假,這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相反,參觀自然美景的地方。

學會接受你的狀況並向前邁進。一旦你改變了你的觀點,對名利的渴望就會減弱甚至消失,你意識到自己可以為更少的事情感到高興。

在我看來,壽命最長的癌症患者已經學會如何成為內容。他們有很少的需求和需求。他們過著簡單的生活,簡單地吃,沒有壓力。

不要認為癌症是死刑。這不是結局。今天有許多治療選擇。相反,把它當作一種慢性疾病來對待。如果您復發,請相信您的醫生通過手術,化療或放療保持控制。

作為一名醫生,我的首要任務是根據證據規定一種經過驗證的醫療措施。只有在他們收到以證據為基礎的幫助後,患者才能嘗試其他治療方法。我絕不會把“幸福”當作治療。這是一個更大,全面的康復過程的一部分。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接受癌症診斷需要時間,通常在治療後約六個月。與此同時,癌症患者不應該放棄。他們應該帶來快樂和充實的生活,以便當時機到來時 - 無論是今天,明天,還是現在的五到十年 - 他們都會從這種存在中毫不後悔地傳下去。

每天我們會科普健康養生科學知識,為你我共勉而努力,我是 指尖上的芳香,我的嘴巴開光了,互動 點贊 轉發 都是運氣好的的人,歡迎給我留言互動哦/


指尖上的芳香


                         背 水 一 戰

                   ----我的抗癌經歷

        老漢我今年59歲。身體素質一向很好,快走、慢跑、游泳和健身都是我喜愛的運動項目。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以上,心率保持在50~60下之間。但是因為便血,2017年2月經醫院確診患上了直腸腺癌。曾服用中藥治療一個月,未見好轉。於2017年3月底進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住院治療,確診為因腸息肉病變引起的中段直腸癌(三期,pT3N2aM0-ⅢB)。4月10日採用微創手術切除,醫用術語為“經肛門腹腔鏡下直腸癌跟治術”。4月19日出院,出院醫囑其中一條為2周後返院化療。

     5月3日轉入該院內科時,醫生曾建議除了12次化療外,放療也要作25次,但我選擇了只作化療的方案。原因有二,其一外科醫生的醫囑並未提及要做放療,其二同時做放化療擔心身體扛不住。6日開始第一次化療,8日結束,之後便是兩週一次的化療循環。第6次化療後,曾做過腹腔增強CT和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全部OK!因此,至9月3日結束第9次化療後,根據自己身體的康復情況,勇敢的跟醫生說,剩下的三次化療我不做了。此後,術後兩年內的幾次複查,指標全部正常!下面談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供借鑑參考,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一、心態

        患了癌症,心態要好。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無需多言。但是僅僅是心態好,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采取相應措施和辦法去積極應對,那也只能是等吃等睡等死。話雖難聽,但事實如此!

二、飲食

        化療期間,我從不忌口。飲食的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吸收全面。並輔以海參煲粥作為早餐來保證營養供應,所以我的體重能迅速恢復到術前水平。

        剛開始化療時,我主要的不良反應是排便困難,不可控制,排便時肛門口刺痛,甚至讓人有痛不欲生的感覺。排出的糞便粘稠,不易沖刷。再有就是跑步或爬山後,腳底四處起水泡。排便時出現的症狀,不禁讓我想起曾經因體內溼氣太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後經中醫診斷,服用同仁堂的“皮膚病血毒丸”後,症狀消失。此次,不曾想一試即靈,治療期間,最多時一天服用60粒藥丸。再輔以菊花、金銀花沖水服用。

        所有化療的病人,醫生都會要求多喝水,而我恰好在患病前就比常人喝水量大很多。每天早上起床後空腹一口氣能喝下2升水,一天喝水至少4升以上。喝下去的水,一定會通過尿液、汗液等渠道排洩出體外,同時帶走廢棄物。只是切勿隨意模仿,未經長期訓練,如此大量喝水會引起“水中毒”。

        蜈蚣為五毒之首。春夏之交時節,每天早上天不亮爬白雲山時,就在爬山的步道上,時常會遇到。查閱相關資料後,得知蜈蚣酒對腫瘤有抑制作用。因此捕捉了一些蜈蚣泡酒,隔三差五喝上一小杯,想必也是有一定療效的。

四、運動鍛鍊

     手術後大傷元氣,化療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要想盡快恢復元氣,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唯有運動鍛鍊。手術後,當拔掉滯留在身上的管子,就開始下地走動。不掛瓶時,就爬樓梯。術後第9天出院,開始爬白雲山,術後第12天即可登上海拔382米的白雲山最高峰——摩星嶺。從此,每天爬一趟白雲山,並逐步加大運動量,一年以後已經可以一手提握一個4Kg重的啞鈴爬山。以此來抵禦化療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並儘量使每次化療的毒副作用不疊加。化療住院時,揹著吊瓶(自帶壓力)爬樓梯,30層高的樓梯一口氣能上下兩個來回。運動能使人大量出汗,通過汗液帶走體內的有害物質。

        所有癌症患者,醫生都建議適度運動。所謂適度,個人認為,只要你靜止後,短時間內(比如2~3分鐘),心率和呼吸就能基本平復,即為適度。

        除了運動外,每天練習站樁,從最開始的幾分鐘,到現在一次能站30~40分鐘。站樁是一項非常古老有效的健身方法,它能疏通血氣,調理陰陽平衡。在此不多贅述,網絡上有很多相關資料可供查閱。

五、結語

       有一個流行說法,癌症的病人有1/3是給治死的,我認同這個觀點。住院治療期間,見到過很多病人,臉色蒼白,毫無血色,說話氣若游絲。卻依然在做化療,試問,如此的身體狀況,又如何去抵禦其他疾病的侵蝕。所以說有很多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併發症,這絕非危言聳聽!

        人病了,說明你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出了問題。癌症病人經過第一階段的治療後,一定要通過運動鍛鍊和適當調理讓體能恢復到術前水平,甚至超越!這樣才能給你提供足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它再次興風作浪!癌症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唯有背水一戰。後退半步,都是死路一條。而我目前最多隻能算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我堅信以我目前的身體素質和體能,並保持上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運動鍛鍊,就不可能有癌症復發或轉移的空間!

     2019年4月於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