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中國曆代文化集錦——夏王朝

那時候的有些文件我們根本看不見,有些根本看不懂。我只是介紹一下。

夏朝的文字有人見過嗎?好像叫夏篆。反正我沒見過。

夏朝的音樂首推夏啟所做的《九歌》和《九辯》了,不過現在看見的已經是經過屈原加工潤色過的。

夏代的歷法,是我國最早的歷法。當時已能依據北斗星旋轉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夏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東偏北所謂“建寅”之月為歲首。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曆”的重要文獻。它按夏曆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保存了我國最古的比較珍貴的科學知識。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考古發現在夏代已經有谷、稻、麥、菽、瓜等多種農產品。夏實行“五十而貢”的稅收制度,各部落都要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政府納稅。後世的井田制度在夏代也已經存在,只是還沒有大規模推廣而已。

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曆的農曆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馬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此外製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至於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麼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代青銅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鑄造青銅的歷史不長,所以青銅器沒有形成一個好的規範,所以它有點像陶器的樣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樣,比較原始,它沒有好多花紋,有小圓點,刻畫簡單的線條。

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