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羅斯是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何西方還如此反對俄羅斯?

調調su


不管俄國姓“資”還是姓“社”,它和西方的關係很難改善,這個和體制無關,而是涉及到歷史、文化、政治等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再加上幾十年冷戰的習慣性思維,反俄已經反成了下意識的動作,西方政治精英圈的“政治正確”。

利益決定了一切,各國關係的基礎是利益。

沙特這個國家很多人都瞭解,標準的王權國家,國王和王室控制一切,王室把大量的石油財富拿出一部分“餵養”民眾,換取民眾的順從和平和,沙特人在吃飽穿暖之餘,如果聯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思想和行為,那王室給予的懲罰是極其殘酷的。

這樣的國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卻和沙特關係親密的就像一家人。

美國人致力於反恐戰爭,911事件中,很多恐怖分子都是沙特人,美國政府卻在911事件後把大量沙特金主妥善地送出美國,以免對他們不利。

小布什、奧巴馬、特朗普接棒打恐怖分子,而全球那些恐怖分子的總後臺是誰?大家都清楚,但老美不是照樣打壓那些要求懲罰沙特的輿論和力量。

而俄羅斯,除了在能源供應上與歐洲國家聯繫緊密,了不起再進口一些生活用品啥的,其他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利益聯繫是幾乎隔絕的。

歷史上,俄羅斯就一直是歐洲國家恐懼的力量

一直到蒙古西征結束,東歐對西方人來說,就是時不時冒出一些火星兵的地方,把歐洲打的抱頭鼠竄,不過過一陣子就打光了煙消雲散了。

可是莫斯科公國在金帳汗國的統治下居然逆襲成長,不僅打敗了金帳汗國,還把大片的東歐土地整合起來,成立了遼闊的俄羅斯帝國。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時刻就誰在這些歐洲國家的身邊,而且為了出海口,沙俄歷代皇帝長年累月地對歐洲發動戰爭、吞併土地,或者干涉戰爭。

當年的葉卡捷琳娜女皇戰功赫赫,宣稱說:只要我能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

拿破崙征服了幾乎整個歐洲,最終在沙俄城下崩潰,1848年,沙俄更是成為“歐洲憲兵”,到處武裝干涉。

強大的沙俄帝國,幾百年來一直是歐洲的噩夢。

冷戰期間,美蘇爭霸下的陰影,令西方瑟瑟發抖,恐俄症依然根深蒂固,冷戰的幽靈正在回來。

美蘇爭霸,古巴導彈危機,人類距離核戰爭就那一步。

美蘇對峙幾十年,雙方數百萬軍隊、龐大的常規軍力和核力量對吃,歐洲隨時有可能在下一秒毀滅,這幾十年的日子,過得是刻骨銘心。

冷戰後,雖然葉利欽全面倒向西方,但西方對俄國的忌憚依然非常嚴重,就不斷忽悠葉利欽把俄國不斷搞殘,搞廢,直到普京上臺。

本來俄羅斯已經被玩殘了,可隨著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實力不斷恢復,俄國威脅論又在不斷抬升、抬升,美國人不放心了。

最近幾年,圍堵俄羅斯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之一,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制裁、軍事上對抗、輿論上抹黑……力度年年加大。

不過普京可不是葉利欽啊,普京也是絕地反擊,一步一步走的是步步驚心,從根基不穩逐漸掌控了俄國政權,也取得了民眾和精英的廣泛支持。

其實普京在上位初期或者說在特朗普上位初期,對美國一直是抱有“關係改善”的幻想的,也做了不少輿論和外交的配合工作。

比如奧巴馬為了給特朗普挖坑,在離職前趕走了許多俄國外交官,普京並沒有對等報復,也是在示好特朗普。

不過在反俄是一種政治正確的美國,想和俄羅斯交好,那等於是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特朗普到現在還深陷“通俄門”,都被查了1年多了。

總是,不管是俄羅斯,還是誰,只要誰能夠挑戰美國的霸權,不管任何領域,都會遭到西方的“討厭”和“排斥”,如果你弱弱的,還很傻很天真,更或者經常向西方上供的,那在西方輿論裡就是標準的好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