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連續兩週有券商獲得IPO批文,背後有戰略意圖?

連續兩週有券商獲得IPO批文,背後有戰略意圖?

本週A股市場再度呈現探底走勢,各大指數悉數刷新低,滬指已經跌穿8月的最低點2653.11,週五更是出現中小創題材股慘烈殺跌的一幕,創業板指數大跌創出4年多新低,跌回四年前的2014年6-7月的階段,個股更是一片哀嚎。不過在本週五晚間,A股IPO核發的例牌時間窗口,雖然拖延到了晚上8點半左右才出爐,但是證監會還是給送出了本週的IPO批文——

新核發2家企業IPO批文,擬籌資不超過25億元。IPO批文繼續保持了在一週2家的低速節奏,和上週持平,融資量也較上週的69億腰斬,對於市場的壓力有所減輕,但是25億的規模還是較此前大了不少,也許周IPO融資量一旦放了大的上去,接下來就很難回到過去十幾億的水平了,只能說這樣的結果讓投資者失望,沒有安撫式的驚喜。

連續兩週有券商獲得IPO批文,背後有戰略意圖?

具體來看,本週有幸獲得IPO開閘放行的是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蠡湖增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長城證券),這將使得A市場上的券商股擴充到40只。值得注意的是上週才有天風證券獲得IPO批文,證監會這是連續兩週核發券商企業IPO批文,這或存在戰略性意圖——要知道券商的上市融資,也往往意味其將通過融資將進一步擴大其IPO輔導業務,培養輔導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衝刺IPO上市,和幫助更多的企業啟動再融資,這對於本來就嫌棄IPO過快和再融資龐大、低迷的A股市場的影響將是不利的。

連續兩週有券商獲得IPO批文,背後有戰略意圖?

本次的主角長城證券是一家始於深圳,如今已經成為一家資質齊全、業務覆蓋全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在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評級中獲得A類評級。過去三年(2015- 2017年)的業績數據方面,長城證券營業收入分別實現約50.12億元、34.84億元以及29.51億元,期間淨利潤數據分別為約18.28億元、9.73億元以及8.9億元,一定程度上受制於A股行情低迷的熊市走勢,公司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受到較大的影響,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出現連年下降一幕。

連續兩週有券商獲得IPO批文,背後有戰略意圖?

按照長城證券的IPO招股書,其將在A股中小板發行不超過5億股,具體定價和融資規模待定,不過預計將佔據本批次證監會放行IPO融資規模的25億元裡面的大多數。而值得注意的是,長城證券的成功上市,將對深圳能源、儀電控股、寶新能源、新湖中寶等手握原始股的影子股帶來不菲的投資收益。

連續兩週有券商獲得IPO批文,背後有戰略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