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歌手》常規賽已經結束,但是關於華晨宇的口水戰卻從未停止過,從去年的《我想和你唱》到《天籟之戰》再到《歌手》,華晨宇的粉絲和黑子的在網絡上的口水可以填滿整個太平洋了。在粉絲之外,是各種自媒體,大V蹭熱點式的命題,“歌王”、“鬼才”一個又一個話題標籤被加入到關於華晨宇的論戰中。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歌王太重,花花的肩膀承受不了

華晨宇在《天籟》之前一直小透明(國民度上來說)且路人緣極差,《天籟》之後也僅僅是小有名氣。上《歌手》之前,不止一次聽人問“華晨宇是誰?”,知乎上討論結石吊打該怎麼辦的時候,還有答主擔憂:“下面的補位的是個小鮮肉,要在結石面前丟中國的臉了”,可見偏見之深。

這麼嚴重的大眾偏見,要逆轉需要一個過程。華晨宇一兩年後上《歌手》最穩妥,讓《天籟》的口碑發酵一段時間,再發四專彌補一下原創音樂知名度的短板,積累一定群眾基礎以後再上《歌手》,能一飛沖天。

但是這次特殊情況,原本沒這個計劃,被洪濤臨時倉促拉過去……補位,所以就有點尷尬。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實力上是很能打的,但是沒人知道他能打,吃瓜群眾連“這人水平還可以”的心理準備都沒有。上來就打敗結石奪冠,後面又連冠追捧結石記錄,給群眾的就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了。

再加上節目組為了用他挽回收視,一個勁兒地安人設推標題,剪輯上也有捧著他的意味,宣傳更是往什麼“鬼才、天才、音樂才子”上面靠,更加激發吃瓜群眾的逆反心理:你捧他,我就偏說他不好。再加上華晨宇本來就是天娛公司自家人,就更是洗不清了。

尤其是在音樂鑑賞水平偏低的人群中,審美取向受自身情緒和對歌手的觀感的干擾非常大,這種逆反心理就能夠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歌曲的判斷。因為“不喜歡華晨宇”,所以“他唱得難聽”。

黑粉總結:“行了,別吹了,大頭巨嬰只會鬼吼和錯位rap,呵呵。”

華晨宇的音樂水準一直是華語新生代中妥妥的一線級別,從參加快男到現在,短短的5年時間,他已經建立起了自己十分清晰的音樂人格,在斷層嚴重的華語歌壇,是2010後出道的新人歌手中為數不多在音樂審美上有望推動整個樂壇向前發展的種子選手(其他比較看好的還有宮閣、陳粒、熊仔、竇靖童、袁婭維、草東沒有派對、Jony J)。

分析起華晨宇的音樂基因,我們不妨從他在常規賽上演繹的幾首作品入手。

第一個關鍵詞是搖滾。縱觀華晨宇在比賽中的選曲,無論是他自己的《齊天》《我管你》,還是翻唱的《假行僧》《山海》,甚至改編後的《雙截棍》都有著濃濃的搖滾情結,就像對他影響很大的Muse樂隊一樣,華晨宇自己偏好的風格一直都偏向於英式審美的Glam Rock和Progressive Rock,這是流淌在他音樂中最濃烈的血液,他個人的演唱風格和音樂表現形式都是以廣義上的搖滾樂為根基的。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第二個關鍵詞是唱腔。這從華晨宇以火星弟弟的身份在電視節目上第一次亮相的《無字歌》就已經窺斑見豹了。這在演唱上體現在他非常鬼魅的長音呻吟,有些病態的語氣表情,以及猝不及防的轉調(具體參考《假行僧》和他自己的單曲《癌》),這種演唱感覺和聲音處理的根源來自於對華晨宇影響頗深的另一組樂隊Radiohead的主唱Thom Yorke,通俗一點總結一下就是“跳大神式唱法”。當然,他在演唱搖滾時和秀Rap時的唱腔是另外一種處理方式,但他在演唱上最獨特也最標誌的基因還是擼主剛才說到的。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第三個關鍵詞是創新。其實這方面也是從剛才說到的兩組影響他的樂隊Muse和Radiohead身上繼承的,縱觀他在本季“歌手”以及隔壁臺“天籟之戰”上的表現,聽眾們都會折服於他強大的歌曲改編能力、風格融合能力所帶來的獨一無二的新鮮感,他習慣於用解構的方式將原歌曲的結構完全打亂,再填充上出奇制勝又很有個人特色的音樂風格,來進行基因改造般的改編。這個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先前的《我的滑板鞋2016》,而在本屆“歌手”舞臺上的《雙截棍》和《假行僧》已經發展到了更高的段位,尤其是前者雜糅了搖滾、戲曲、Rap和獨立音樂範兒的Piano Ballad,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史詩級別的改編了。具體的歌曲分析會在之後的“本季歌手十大表演”中詳細聊。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第四個關鍵詞是品位。如果說一個歌手的聲音條件和演唱機能決定了他的起點,那麼他的音樂審美和品位則決定了他能走多遠,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當屬華語樂壇的兩位大天后王菲和莫文蔚了。華晨宇的音樂素養和審美品位在他參加快男時就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在比賽時他唱的是《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We Are Young》《The Kill》,可以對比下其他同齡選手都在唱些什麼歌,高下立見。

《假行僧》是上世紀最具搖滾精神的代表性歌曲,《雙截棍》是本世紀最具搖滾精神的代表性歌曲,前者在思想性,後者在音樂性上都是兩個世紀華語樂壇開天闢地的作品,華晨宇選擇這兩首歌除了致敬也有幾分繼承前人衣缽繼續前行的意味;另外幾首歌曲,草東的《山海》、陳粒的《易燃易爆炸》和西樓的《孩子》都是近年來華語樂壇獨立和搖滾領域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歌手作品,華晨宇選擇演唱這些歌曲也有在向聽眾推廣優秀的華語獨立音樂的意思。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以上說到的四個關鍵詞構成了華晨宇的音樂人格,當然,本季比賽中他演唱了一些之前已經在其他節目中唱過的歌曲,新鮮感略打折,但好在有《假行僧》《雙截棍》和《山海》這樣優秀的表演來拔高了他的綜合表現質量。但擼主私心對華晨宇的期待更高,比賽只是一時,還是希望他踏踏實實做音樂,在接下來的錄音室專輯中會有更好的表現。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從發展方面說…是的,捧過了。大部分人對他都持有“選秀歌手都是垃圾”、“小鮮肉靠臉吸粉”的偏見,對他音樂水平更是嗤之以鼻。以華晨宇在歌手上取得的成績看,關於他的宣傳真不算多,連熱搜都是幾位歌手裡最靠後的,但還有那麼多人反感“天天捧他天天吹他”,說粉絲媒體誇好聽都在閉眼尬吹,還說節目上結石、汪峰、李泉對他的好評都是違心的商業互吹雲雲,鮮明展現了群眾對一個心目中“莫名其妙火起來的明星”的不善。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所以,歌手確實把華晨宇抬得太高了、抬得太早了,不符合發展的規律,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相當於捧殺。不過我對華晨宇的信心在於,他一旦上去了,站穩了,就掉不下來。

“捧殺”華晨宇,在粉絲與黑子的口水中吃垮節目組

雖然登高的過程太過突兀,註定腥風血雨質疑漫天,但他自身的實力保證他不會跌重。德不配位才會登高跌重,但華晨宇一向是位不配德被大眾低估。他的音樂水平到底如何,看微博和知乎那些罵難聽噁心的評價沒有用,要看看圈內評價就能明白了。還望那些日夜憂心華語樂壇未來的吃瓜群眾們(包括某些跟風腦殘的粉絲),放過這個可憐的小歌手吧,別給他加那些亂七八糟的捧殺頭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