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20世紀90年代,漫畫行業已經在遊戲、電影等產業的夾擊下,走向沒落。而漫威也隨之一起進入低谷,漫威曾幾次嘗試進軍電影業,但無奈缺乏經驗和基礎,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也正是從這時開始,漫威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十年。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1986年,漫威被新世界電影公司收購。原以為新世界會幫他們實現電影夢,遺憾的是,新世界的高管們對漫畫一竅不通,他們甚至分不清超人到底是漫威還是 DC 的。

1989年,漫威又被資本大鱷羅恩·佩雷曼收購。佩雷曼是典型的華爾街之狼,只想著賺錢。在他的運作下,漫威於1991年上市,收購了大量玩具公司和中小出版商,這讓漫威負債累累。同時,漫威還出售了神奇四俠、X 戰警、超膽俠、綠巨人等重要角色的改編權。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1996年,漫威的商業價值已經被挖掘殆盡,不得不申請破產重組。幾經波折之後,1998年,玩具商埃拉德收購漫威。這是漫威的轉機,埃拉德是真正的漫畫迷,上任之後馬上回收了之前賣掉的 IP,並將漫威的電影部門公司化,更名為漫威影業。以授權的方式,先後和5家電影公司,合作拍攝了15部電影。比如20世紀福克斯的《X戰警》,索尼影業的《蜘蛛俠》,環球影業的《綠巨人》等。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漫威決定,要在電影領域從零開始,打造一個新的漫威電影宇宙。

我們今天看到的漫威電影宇宙,和當年的漫威漫畫並非一脈相承,從破產重組到重新開發漫威電影,這中間經歷了十年左右的斷檔。所以我們可以把漫威電影的成功,當做一個相對獨立的案例,看看從中能獲得哪些啟示。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第一個啟示是,大膽佈局,從一開始,就佈局一盤足夠大的棋。2008年,漫威抵押上了公司的幾乎全部資產,拍攝了第一部由漫威完全主導製作的電影《鋼鐵俠》。但是,漫威的真正野心,並不在於這一部電影,而是要在電影領域從零開始,打造一個新的漫威宇宙。所以我們在《鋼鐵俠》開始,就接連不斷地在漫威電影裡看到彩蛋,人物之間開始彼此出現勾連。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等到《雷神》《美國隊長》《綠巨人》陸續上映之後,一個巨大的電影宇宙已經初現規模。2012年,漫威推出《復仇者聯盟》第一部,把所有的角色用一個故事囊括,把漫威電影宇宙的全景展現在觀眾面前。當老對手 DC 反應過來時,漫威已經在全球捲走了幾十億票房。DC 情急之下,匆匆打造了 DC 電影宇宙,但效果並不理想。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第二個啟示是,抓住自己的核心優勢,不盲從行業經驗。在電影領域,明星一直是票房的保障,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也往往採用全明星陣容。但是漫威認為,我們的核心優勢並不是明星,而是角色和故事。所以,漫威的策略是,儘量不聘請昂貴的大牌明星,而是啟用新人,然後把他們打造成自己的明星,這樣一來,還可以把更多的預算花在劇本、場景和特效上。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第三個啟示是,故事的戲路要寬,涵蓋儘可能多的受眾。在故事風格上,漫威宇宙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比如《美國隊長》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科幻戰爭片,而《銀河護衛隊》則是一部以銀河系為背景的太空冒險片。多樣的故事,使漫威覆蓋了各種各樣的觀眾群體。最後,再通過一部《復仇者聯盟》,把他們全都攬進電影院。

漫威如何完成漫畫到電影轉型,並一舉超越DC,把老對手拋在身後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