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雲宣佈辭職,21分鐘演講值得父母反思,未來怎樣的孩子最受歡迎


2019年教師節這一天,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宣佈辭職,接下來他將去做教育。這位商界大佬依然在這個時候急流勇退,確實需要非凡的智慧。馬雲曾說,他以前做教師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時候,所以他不再去貪圖首富之名,專心自己的教育事業。看看這個不被名譽和財富所累的人生贏家,他關注教育,關注國家的未來,關注我們年輕受教育的孩子,一、中國的教育,“教”很成功,“育”卻很失敗。 簡單說就是現在的學校都注重主要功課,

至於體育、音樂等這些課,其實從來沒有得到過重視,記得我們上學的時候,經常體育老師就“生病”、“有事”去了,於是就改成了數學,英語這些課。估計很多讀者都深有體會,可是教師除了教授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孩子不僅僅是學習的機器。二、孩子要會玩 畢竟知識高只能讓你知道什麼是對錯,但是一個成功的人更重要的是情商。而淘氣的孩子,會玩的孩子,他們的情商在不斷的接觸中得到培養,

所以我們往往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讀書好的人,有時候情商卻不高,這不是天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後天被逼迫的。 所以說,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智商高的人只是不容易失敗而已。情商高的人可以管理很多人,智商高的人最多管好自己。三、感受愛 人工智能越來越高級,但機器比不上人,那就是因為機器沒有人的情緒,不懂愛。所以對於孩子來講,除了智商和情商以外,還要注重愛的體驗,讓人全面發展,有愛的陪伴也會形成健康健全的心理


四、天性 馬雲說,中國的花樣滑冰,音樂只是背景音樂,而外國人則是沉浸在音樂裡去滑冰,這就是差異。包括美術還有音樂,我們的孩子很多時候缺乏想象力,所以出的東西都是沒有靈魂的,其實也就是天性被扼殺了。其實這些現象在我們身上也發生過,比如當你問你的理想是什麼,我們最多講當警察,當科學家,除了這些似乎沒有別的可以講了。因為很多時候當孩子有想法的時候,往往是我們大人不認同的,甚至會對其打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