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建設流動人口異常家庭預警機制 城北強化社會“微治理”

2018-09-17 09: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 梁偉偉

9月12日,溫嶺市城北街道召開流動人口異常家庭預警機制建設推進大會,全面佈置落實流動人口異常家庭識別預警工作,夯實“大平安 微治理”建設基層基礎。

建设流动人口异常家庭预警机制 城北强化社会“微治理”

以鞋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北,流動人口眾多,由此帶來的產業轉型、安全生產、環境整治、社會治理等壓力十分巨大。特別是流動人口居住環境差、人際關係複雜,容易滋生如下崗失業、不良嗜好、感情不和、刑釋解教、有暴力前科等異常家庭情況,給社會治理帶來了很大挑戰。

建设流动人口异常家庭预警机制 城北强化社会“微治理”

為此,該街道以流動人口異常家庭預警調處機制建設為著力點,成立領導小組,明確綜治辦、黨政辦、婦聯、經發辦、社發辦、司法所、民政辦等各線職責,整合婦聯、公安、司法調解等各類調解組織,實行“多渠道受理、分類別調處”的閉環機制,“一體化”調處解難事,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流動人口異常家庭突發事件發生及其造成的社會危害。對於異常家庭成員,建立“一人一檔”,並根據“四個平臺”後臺大數據分析,強化結果運用,對屢教不改、對社會有嚴重隱患的堅決綜合施策。

建设流动人口异常家庭预警机制 城北强化社会“微治理”建设流动人口异常家庭预警机制 城北强化社会“微治理”

得益於覆蓋全街道的“一張網”,今年以來,由網格員摸排、企業村居反映、舉報投訴、公安接警、綜治中心受理等多渠道收集到的流動人口異常家庭有效信息達100餘條,共排摸出異常家庭人員65人。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380起,列管異常家庭管控人員36人,其中黃色4人、藍色32人。

以下這組數據也佐證了流動人口異常家庭預警機制帶來的效果:今年該街道共接到因家庭糾紛引發的警情數162起,同比下降25.4%;因家庭糾紛引發的輕傷害案件0起,同比下降100%;實現命案零發生。

建设流动人口异常家庭预警机制 城北强化社会“微治理”

接下去,該街道將提高站位,突出重點,不斷完善異常家庭管理,強化聯動,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全力打造城北平安建設品牌,從而實現轄區的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