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王屋山下“大講堂” 人大履職“加油站”

王屋山下“大講堂” 人大履職“加油站”

“文明禮儀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小勝以術,禮者,履也;第二種境界,大勝以智,禮者,門也;第三種境界,至勝以德,禮者,德也……”近日,濟源市“人大講堂”座無虛席,市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張端的“文明禮儀”知識講座讓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受到了一堂生動的禮儀教育。

2018年以來,濟源市人大常委會以“兩個機關”(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繫的代表機關)和“三個人大”(書香人大、文明人大、智慧人大)建設為抓手,以建立“人大講堂”和打造“周學習例會”品牌為載體,採取形式多樣的方式,加強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幹部的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業務能力和文化素養等綜合知識學習,搭起提高履職能力的“加油站”。截至目前,已舉辦各類講座28場次。

精心謀劃建好講堂

王屋山下“大講堂” 人大履職“加油站”

“人大要搞好監督,必須首先提高履職能力。就像老師教學生一樣,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的來源是什麼?就是要搞好學習、充好電,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2018年伊始,濟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軍星就提出,“我們要通過‘人大講堂’這種形式,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思想。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履職能力,更好地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針對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幹部業務知識老化、本領恐慌、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新時代人大監督工作的實際,濟源市人大常委會有效整合中心組理論學習、支部學習、黨員活動和機關學習等各種資源,形成合力,打造機關“周學習例會”品牌,開辦起“人大講堂”,建立提升履職能力的平臺。同時,制定了學習計劃、工作臺賬、考核管理辦法等,切實把學習作為機關自身建設的系統工程、長期工程、素質工程抓實抓好,激發活力,主動適應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

形式多樣辦活講堂

王屋山下“大講堂” 人大履職“加油站”

“我們要把‘人大講堂’辦活,辦成人人都愛聽、人人搶著學的品牌。”濟源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於琳表示,“要著力注重針對性、實用性、全面性,開門辦、形式多樣地辦,使‘人大講堂’真正成為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幹部的‘充電站’、‘加油站’。”

專家教授講。市人大常委會邀請一批在法律、經濟、建築、管理、文化等領域實踐經驗豐富、享有較高聲望的專家教授成立專家庫並頒發聘書,年初預定主題,每月舉辦專題講座,充分發揮“外腦”、智囊作用。

“人大講堂”首場講座邀請的是河南省委黨校教授塗小雨。他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統籌“五位一體”及統籌國內國際、法治思維等方面進行深刻分析,闡述了《憲法修正案》的重大意義和核心要義,進一步增強了人大工作者的憲法意識。駐濟源某部隊長於鵬應邀關於《新時代我國我軍面臨的形勢任務和國防建設取得的新成就》的專題報告,增進了機關幹部對國防安全形勢和軍隊新武器、新裝備、新技術方面取得成就的認識,增強了大家的擁軍愛國熱情。《法規在心中 平安在手中》專題講座進一步提高了機關幹部職工的文明交通意識。模範遵守交通規則、營造文明和諧的交通環境成為共識。

領導示範講。在“書香人大讀書月”活動動員會上,李軍星從什麼是“書香人大”談起,闡釋了建設“書香人大”的重要意義,強調要在機關形成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把讀書作為提高個人修養、建設美好家庭的需要;以“書香人大讀書月”活動為載體和切入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作為機關自身建設的基礎工程、系統工程和長期工程來抓,提高整體素質,激發工作活力。

人大工作最重要的是講政治、講黨性。“人大講堂”建立以來,李軍星“登臺授課”,強調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開展監督,以黨的建設高質量引領人大工作高質量。

堅持交流學。市人大常委會把交流學習作為“人大講堂”的長效機制,定期不定期組織機關中層領導、科室主任和職工代表交流讀書心得體會。5月24日,機關幹部分別以“讀書是快樂的”、“讀好憲法法律、學懂人大程序、講好人大故事”、“不動筆墨不讀書”為題,分享、交流了心得體會,對引領全員讀書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

注重實踐學。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開展了衛生清潔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宣傳等活動;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目標,在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日以及固定黨日等時間,結合“人大講堂”活動組織社會實踐。2018年端午節前夕,舉辦詩歌朗誦會,通過誦讀經典文章傳承悠久文化,引導機關幹部職工共同感受堅韌不拔、敢為人先的愚公移山精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還以“雙聯雙促”活動為載體,組織機關黨員幹部與克井鎮古泉村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加強聯繫、互促互進,切實讓“人大講堂”的形式活起來、方法多起來、參與者更加積極起來。

強化作用推廣講堂

“人大講堂”產生了強大的輻射效用,“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濃厚氛圍在濟源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逐漸形成。以講促學、以學促幹,機關幹部做到了“腦中有思路、肩上有責任、心中有激情、工作有實績”。

濟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楊隨林表示:“我們要把‘人大講堂’覆蓋到人大履職的方方面面,讓‘人大講堂’的作用涵蓋到每位常委會組成人員、每位人大代表,讓人大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精選內容培訓學。堅持定期邀請專家講解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要求常委會組成人員、部分人大代表和基層人大工作人員參加,把“人大講堂”的授課範圍擴大到全市人大系統,使人大工作者都能從中汲取營養、提高素質。

資源共享交流學。注重將外出學習的材料、編髮的信息、資料、光碟在人大系統內部交流,開展學習輔導,實現資源共享。

探索無止境,創新無止境。濟源市人大常委會還積極推進機關智慧化建設,在濟源人大網上設立“人大講堂”學習網頁,打通與各類專業培訓網站的數據通道,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壁壘,確保大家可以隨時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人大講堂’接地氣、有活力,一改傳統的‘灌輸式’授課,實行‘需求式’供應——我們需要聽什麼,就請專家講什麼;工作中需要補什麼,教授就教什麼。”濟源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幹部認為,“這樣的講堂應該堅持辦下去!”

“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濟源市“人大講堂”強化了陣地、隊伍、內容、制度建設,形成了富有人大特色的多功能、全覆蓋學習陣地,“週週講”、“日日新”、“時時學”的機制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