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請跟這篇文章,一起走進我的家鄉,位於天山北麓,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腹地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的師部,石河子市。石河子市原來是一片荒地,早期是綏來縣下屬的一個驛站。在清朝時期偶爾有人來到石河子開墾放牧。石河子名字的由來是和這裡的特殊的地理有關,因為靠近瑪納斯河,瑪納斯河的河床上佈滿了鵝卵石,因此石河子的名字由此而來。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來到了石河子,開始進行屯墾戍邊的工作。隨後,石河子墾區又向河南、陝西、山東、四川等地徵召了10萬支邊青年來到這裡,和解放軍一起建設家園。石河子也是新疆最早開始工業化的城市,包括八一棉紡廠、八一毛紡廠、八一製糖廠、南山煤礦在內的石河子工廠在城區的東西部陸續建成投產,當1960年代新疆其他地方的經濟還是以農牧業為主的時候,石河子墾區就已經發展了種類較全的工業了。新疆一個又一個工業的第一也都是在石河子誕生的。1976年1月,石河子市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的所有團場劃給石河子管轄。從1976年1月開始,石河子從一個地理的概念成為一個城市的名字。從此,一座年輕的兵團軍墾城市屹立在祖國的北疆!

對於石河子,我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大多是軍人的後代和支邊青年的後代,他們是來自祖國五湖四海的人們,為了建設新疆的工農業,在那個火紅的歲月裡,他們以超足的幹勁熱火朝天的勞動著,創造了新疆工業一個又一個第一。也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早就荒原上偉大的奇蹟!今天,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這些共和國的軍墾戰士!他們以自己的行動保衛了新疆的安全和祖國西北的邊防,也以自己的行動支援了新疆和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石河子記載了共和國曾經走過的建設歲月,也必然伴隨著祖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大踏步地走向未來!請記住石河子,請記住這些曾經住過地窩子,為新疆經濟建設付出過太多太多的軍墾人。

石河子留給我們的精神是什麼?很簡單,一個字——幹!當年,我們的先輩兵團人有什麼條件?面對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包圍,面對缺水缺糧食的困難,難道要選擇逃避嗎?很簡單,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就居住的是地窩子,吃的是粗糧,省吃儉用,在幾乎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獨立自主的建立起石河子的工業化體系。奠定了今天新疆發展的工業化格局。而石河子的工農業建設也是當時新中國工農業建設的直接縮影。如果說兩彈一星代表著中國人為國防現代化的一種幹勁!那麼石河子則是中國人在那個年代裡進行工農業建設的一種幹勁!今天的中國人,更應當將兵團不怕困難、敢於爭先、無私奉獻的精神發揚下去,將兵團的精神弘揚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強大正能量!

兵團歡迎您!石河子歡迎您!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地理位置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石河子墾區地圖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俯瞰石河子市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石河子大學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石河子北湖公園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遊憩廣場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駝鈴夢坡沙漠公園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瑪納斯河谷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軍墾博物館

請走進我的家鄉——新疆石河子市

周恩來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