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開學季,農民朋友臉上“陰雲密佈”,誰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每年的秋季開學,已開始,有的已經開始軍訓,有的已經開始報名,在這之前,農民朋友臉上都是“陰雲密佈”,可是為了孩子,又有什麼辦法呢?

開學季,農民朋友臉上“陰雲密佈”,誰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農村家長,這個月註定是犯難的一個月,不管是大學還是小學,都面臨著經濟方面的壓力跟陪伴的困難。在農村,現在很多孩子都已認識到知識的力量,在沒有背景沒有關係的當下,只有靠知識武裝自己,現在的農村孩子10個有9個都會選擇上大學,不管是一本二本還是大專或職校,只要是能繼續讀書,都是不錯的選擇。可是現在的學費,卻讓家長們犯了難。動則上萬的學費,著實讓家長抓緊了腳趾籌錢。姐姐家的閨女幼師專業,學費10000,叔叔家兒子工商管理學費13000,對於我們那個時候4000的學費,漲了不少,農村家長真正的犯難。開學季,農民朋友臉上“陰雲密佈”,誰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更讓人犯難的是,村小不能讀書了!真的是“陰雲密佈”看不到笑容。全建制的公立村級小學,學生最多的時候近400人,如今不到100人,只有三年級,四年級就得去10幾公里外的鎮上讀,沒有寄宿制,只能租房送孩子讀書。本來農村主要都是靠勞動力掙錢,這樣一來,不得不安排一位勞動力陪讀,本就經濟壓力不小的農村,更是雪上加霜。前幾天看到一個專家說農民工浪費了50%的勞動力,城市很多企業45歲以上的不招,農民工在城市浪費50%勞動力,而在現在的農村,整整浪費掉一個勞動力而得倒貼支出及開支,城鎮化進程中,誰考慮過農民的感受?開學季,農民朋友臉上“陰雲密佈”,誰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偏遠地區的鄉鎮,有什麼可城鎮化的,一沒企業二沒就業機會,這是表面的城鎮化。一邊是學校爆滿人滿為患,一邊是有學校卻不能讀,這是怎樣的現代化呢?犧牲農民去完成沒有意義的東西,誰考慮過農民的生存情況呢?很多農村家庭都是安排老人去陪讀,在安全跟家庭教育方面都都面臨著“威脅”,跟提倡的家庭教育相違背,狹小的出租屋跟陌生的學習環境,對於小學生來講,是災難。鎮上教育就比村小好很多嗎?

開學季,農民朋友臉上“陰雲密佈”,誰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農村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難題,可是眼下的趨勢是:農民越來越難!你那裡的農村,上學問題是什麼情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