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

人生若只如初見可好


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

九月份開始,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為同樣一件事發愁了——新農合。到底是交還是不交呢?

前些天農夫就聽到村裡的很多老頭在討論這個事情,他們都唉聲嘆氣的說,今年的新農合又漲價了,真的是一年一漲啊,這樣何時才是頭啊?其中,很多的老農都表示,對於新農合已經沒什麼信心了,多數都流露出了不想繼續繳納的念頭。農夫分析認為,之所以有的農民不想要繳納新農合,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年年漲價,不知道何時是頭。

近些年,農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物價也在不斷上漲,即便是在農村裡生活夜裡也不少。而且新農合的漲價也太猛了。一年比一年漲價,如果按照現在這樣的勢頭髮展,那今後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很多的農民看不到希望,擔心的是現在有能力能繳納,到時候漲的太高了,自己無能力繼續繳納。

手頭緊張,壓力也很大。

現在農村裡很多都是老人在家,而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而繳納新農合這筆費用,基本上都是要老人掏錢。所以一個家庭如果有七八個人的話,那一年的非常還是不少的。就算是180元一個人,那8口之家,那一年就是1000來塊錢,老人沒什麼收入,一下子拿出這樣一筆錢,壓力很大。

報銷麻煩,繳納了也用處不大。

很大的老人都表示,新農合是每年都交錢,但是一直卻沒有去報銷過。因為一般的小病都報銷不了,而小病都是在村衛生院買點藥就搞定了。小病不能報銷,大病報銷比例比例不大,而且還麻煩。農民朋友就是擔心太麻煩,繳納了又沒有享受到該享受的權益,所以也就失望了。

其實,農夫認為新農合雖然在每年漲價,但是其還是為農民謀福利的,是在不斷的完善的。比如今年就在很多方面進行了改革,所以有能力還是繳納一下吧,防範於未然。就相當於是給健康投資,這樣萬一身體出現了一些病患,也能減輕子女的負擔。大家說是不說呢?


農夫也瘋狂


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了?

去年的12月份,家裡突然來了個電話,大伯說我爺爺不小心摔了一跤,盆骨碎裂。當時我非常著急,我急忙問有沒有送去醫院,情況怎麼樣了,大伯說暫時安置在一個專門接骨的醫生開的診所裡。當時我就急了,為什麼不送醫院呢?現在農村人不都有交新農合嗎,費用可以報銷至少70%,不去醫院不是白交了,而且醫療費全都得自己交。

後來聽大伯說,爺爺奶奶兩個人都沒有交新農合,因為我爺爺奶奶沒有和子女住一起,老人家平時就不願花錢,再加上平時也很少生病,所以就沒捨得花這個錢。

聽到這以後,我趕緊打電話問爺爺怎麼沒交呢?尤其這麼大年紀更應該交啊。我們其實每個月都有給他們二老生活費的,他們就是不捨得花。當時一人180,兩個老人也就360都沒捨得交。今年漲到220一人,想想作為農民的家庭,收入本來就微薄,要是一家7,8口人,一下交這麼多,確實是筆不小的費用,很多人都會抱著僥倖的心理選擇不交。

新農合每年都上漲20塊一人,看著不多,但是農民收入少,平時不捨得花錢,要是家裡人口多,一下拿這麼多錢,難賣有點心疼。但是我們還是應該交的,畢竟如果有個疾病也是一份保障,我們買的就是個安心,大家覺得呢?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

雖然有一些農民不願意繼續繳納新農合,但是絕大多數農民還是願意繳納新農合的。比如我常年在外上班,公司已經給繳納了社會醫療,但是我媽每年還是願意在花180元給我再交一份新農合,我家也就是普通人家,媽媽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怕在發生意外的時候,新農合能報銷一部分,當然誰家也不想出事,但是誰也不能預測未來。下面舉兩個例子來說一下繳納新農合的重要性。


第一件事,我家親生經歷的事情。我爺爺在08年突然急性胃穿孔送進醫院,當時的新農合好像每年是60元。雖然是在縣城的縣醫院看病,但是花起錢來一點都不手軟呀。當時我也歲數小,不記得爺爺住院到底花了多少錢,但是聽媽媽說出院的時候新農合報銷了百分之七十,因為給爺爺看病醫院大多數都是推薦的醫保用藥,醫生也知道農民掙錢多麼不容易。本來我家就每年給全家人都交新農合,從那以後,不管別人說現在交新農合的價格都漲很多不交,我媽每年也會給大家老老小小都交上,因為真是感受到了新農合的好處。




第二件事,我們鄰居家的事情。鄰居家的兒媳婦剛生完小孩沒多久村子就開始交新農合,鄰居覺得小孩剛出生怎麼會生病就沒給剛出生的小孩交,結果沒多久孩子就生病了。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住院沒多久還是花了一萬多,把鄰居後悔壞了,怎麼當時為了省下一百多塊錢現在多花好幾千。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不交新農合,主要就是存在僥倖心理,覺得自己身強體壯的不會生病,當然也不是不交就生病。現在人們居住的環境越來越不好,食物也不是那麼安全,個人覺得以防萬一,還是每年多花一百多塊錢買個放心,萬一真生病了,國家報銷一多半,自己少花一點錢,也不會對家庭生活有什麼大影響。但是不交新農合,生病的話能不看嗎?看病都自己出錢不心疼嗎?


以上就是本人對是否繳納新農合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小馬話三農


凡是不願意續交新農合的人,都是因為雖然新農合報銷了一部分,自己再出一部分,如果有病了,去醫院看看,譬如,花了三千塊,新農合報銷二千五,自己掏五百元,但是,自己的病如果去私人診所,甚至連五百元也沒有用完,就可以了。我們這裡的一個鄰居,因為嗓子疼去了縣醫院,醫生一下子給他開了五百元的消炎藥,因為他的卡上充了五百元錢。其實國家實行新農合是一件對農民因生病掏不起藥費的一種補貼辦法,可是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雖然用新農合看病,都是報銷的錢都流進了醫院,自己仍然沒有少拿錢,甚至還要多拿錢。


打天下抱不平


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

又到農村交新農合費用的時候了,媽媽打電話給我說:“今年就不交了吧”,我聽著就問為什麼?媽媽說:“又漲價了,現在220一人一年”,我問不是前兩年還是說180嗎?媽媽說:“漲了!年年在漲!”我問為什麼漲這麼快啊,媽媽說她也不知道,就是每年都漲10塊到20塊不等,就這樣沒有一兩年就到今年220塊一年了!還說我們家一共7個人那就要1500多一年啊!這一年種地總共才有幾塊錢,這一下就要1500塊到哪裡去拿哦!我說這漲得也太快了吧!不過漲了我們也得買啊!不然真有個什麼傷病全自付怎麼辦啊!我媽說“那就買你爸的、你們兩口子的、你妹妹的和你兩個孩子就先不買吧!這樣那隻要660了,這樣還能承受得起”



作為農N代的我,聽了媽媽從老家打來的這樣的電話,那是心一酸啊!俗話說不能怪 黨 不能怪 政 府,只能怪自己沒用。


我想這是很多那些不願買新農合的農民主要原因吧。新農合這項開支對於本來收入不高的農民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了,特別是近幾件年年在漲,從最開始的幾十元每年到現在220元每件,可謂是漲了很多倍了。

還有一點就是很多農民在交了新農合後並沒有享受到新農合的利益,比如說生病住院需要報銷時,要這個證明那個證明,這種限制那種限制,最後報銷的錢乏善可陳。

還有一些人的想法是自己身體健康,吃得下、睡得香,沒有必要買這個新農合,所以也就不願買。

我想這幾個原因是主要到賬農民不願買新農合的原因吧,大家有什麼看法及補充可進行留言討論,謝謝大家!

關注小曉,每天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小曉農民


新農合剛開始實行時,農民購買的熱情的確很高。自以為能和工人一樣看病能報銷,住院少花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民才發現新農合與醫保差別太大了。報銷難不說,關鍵是報銷比例太低。


伴著新農合全國性的推廣,醫療費也是水漲船高。就拿闌尾炎手術來說,過去七八百元就OK了,現在最少一兩千元,除去報銷的錢,與過去相比,其實也沒省幾個錢。現在住院看病,醫生問你第一句就是:有沒有醫保、新農合。言外之意就是:有了就給你些好藥、貴藥,沒有,就給你用些便宜藥,反正,最後的花銷都差不多。

新農合今年又漲價了,據說是為了提高報銷的比例,增加報銷項目。雖說漲一百元不算多,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資,畢竟農民來錢真的不容易。加之,過去過去購買新農合,沒感到太大的實惠,就造成一些農民不願繼續購買新農合。

其實,農民都很樸實、節約,有了新農合也不敢輕易去醫院看病,因為一到醫院,不管病情大小,醫生都會讓你去做各種儀器檢查,這可是一分都不能報銷的,算下來也是好幾百元的開資。除非病不得已,農民才會拿著新農合去醫院。

新農合普及如今已是大勢所趨,政府也正竭盡全力加大報銷的力度與廣度。那些不願購買新農合的農民,請放下思想包袱,有總比沒有強,等待大病來臨時,新農合雖不能讓你完全解除後顧之憂,但它多少還能減輕你一些經濟壓力的。


洛水清風


今天我只能說,農民不想交新農合的主要原因,從02年的10塊,到現在的220塊每人,這對農民卻實是不小的負擔,大病救助是國家的惠民政策。先不說看病能報多少,人一生都希望沒病,首先交的錢一分沒有用,等到第二年用上了,農合卡里的錢沒有了,農民想不開這是為什麼,交的錢去了哪裡。

大病救助,農民還不是很富餘,真得了大病,農民真拿不出十萬二十萬到醫院看病。我只能說大醫院病房的病號,農村往院的基本為零。就是個別七湊八錯病看好拉,等到的報消去去一切不報消的,30%都不到。真傷農民的心。

專家的定論是,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何不全民免費醫療,難道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徒有虛名。難到中國人的生活水評趕不上世界第一窮國的朝鮮,和印度。從合作醫療這一項就能證明,專家的鬼話是其上瞞下在糊弄國民。


農民萬歲


點擊右上角關注賣柚子的小夥子,為你分享更多三農信息!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繼續購買新農合?



昨天回老家還和二嬸說起了這個事,我問她為什麼今年不買新農合了,二嬸說今年新農合標準是每人每年180元,家裡六口人就要1000多塊錢,本來收入就不多,1000多對家裡來說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最主要現在身體還硬朗,基本上每年交的錢都用不到,感覺挺虧的,所以今年也就幫家裡的兩位老人買了,年輕人都沒有給他們買!


這也是近幾年我國農村新農合的發展的一個縮影,為什麼國家這麼好的福利大家現在都不去參與呢?歸根結底就是農民收入低,新農合越來越貴,打個比方,記得新農合剛開始的那一年,每人每年只需要十元錢,大傢伙的參與性也特別好,基本上都參與了,那時候的小麥,玉米價格也是1塊多錢。


而現在十年過去了,新農合標準漲到了180元每人一年,而糧食價格還是十年前的的水平,甚至還沒有十年前的高,你看玉米現在的價格都不到一塊錢,農民的收入並沒有像新農合一樣上漲十多倍!糧食價格低,農藥化肥等成本卻逐年在上漲,種地不賺錢,農民賺錢主要還是出去打工,很多家庭缺乏壯勞力,賺不到錢也就承擔不起這1000多塊錢的開資,所以就會抱著僥倖心理少購買,甚至是不夠買!這對於很多農民來說也真的是有些無奈!

小夥子也在這裡呼籲一下,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要購買新農合的,不要為了每年省一二百元,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的,要知道新農合是一項國家福利,對我們農民有益無害,一旦真有需要的話,十萬八萬也不是我們一般農村家庭承受的住,大病還是要靠新農合報銷的!我是賣柚子的小夥子,如果覺得我回答有用的話,請幫忙點贊,轉發,關注一下,謝謝大家。


賣柚子的小夥子


為什麼有的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

農民不願意再繼續購買新農合的原因大概是:

1、明顯是農村新農合漲價太快了,從剛開始的每人每年10元、20元……直至2019年每人220元,這樣翻倍漲,給我們的農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每人要交二百多元,這二百多元錢對農民來說,也許是他們種植一畝土地的全部收入。對人口多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大的開銷,如果在這當年沒有使用,年底又清了零,當然他們就會有點捨不得……


2、農民交納農村新農合費,老百姓的目的是不會因有病後看病難、看病貴,可事實確是相反,有病時報銷範圍受限制,不住院、門診、門檻費……等不能報銷,這樣一來跟自己自費治療沒有區別,再說了,就算能夠報銷點,可報銷起來很麻煩,這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3、我們多數老百姓生病也只不過是些小病,不需要住院,可不住院又不在報銷範圍內,再說了,他們平時忙農活、有的為了生活奔波那有時間去住院治療……即使有時需要住院治病,可那高額的床位費、護士護理費……等同樣也不在報銷範圍中……


家人平安147354958


農民不願意購買新農合,往往是因為使用過程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政策宣傳不到等幾個原因,下面由金十君來為大傢俱體談談。

1,不是所有普通門診報銷,對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新農合是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作為高頻的醫療項目,一些普通門診卻存在報銷不了的尷尬情況。農民去到醫院,發現很多藥費不都能報銷,使得實際受益沒有預想的那麼大,打擊他們的參保積極性。

另外,相信在農村的朋友們都感同身受,農民大多時間都在田地裡,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對國家的許多政策往往不瞭解。即便張貼公告出來,農民也不能看明白,這樣容易造成農民對新農合產生誤解。也有農民覺得,自己身體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沒有必要花那個冤枉錢。

2,異地就醫和報銷難

如今,除了留守的農民,大部分農民都外出打工謀生或做生意,但是新農合在異地就醫方面不夠完善,使得農民沒法享受到新農合帶來的好處。一旦農民得了病,要回當地醫療結構辦理轉診手續,才可以在異地看病,而且異地住院直接結算通道也沒有完全打通,實際報銷手續繁瑣。

另外,由於身處異地,農民被要求回戶籍地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能在居住地繳納費用,這樣無疑會增加交通,時間和誤工的成本。

3,新農合繳納費用不斷上漲

隨著新農合從試點到全面鋪開,新農合籌資水平由試點初期的每人每年30元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630元。其中政府補貼由20元提高到450元,個人繳費由10元提高到180元。而近幾年,農民收入未並增加,新農合費用卻翻了幾番,容易產生不願意繼續購買的牴觸心理。

4、大醫院就醫需求高,但報銷比例卻很低

一般來說,遭遇大病,很多患者都會想到級別較高的市級或省級醫院去看病,因為大醫院擁有的醫療資源更多,理論上對大病的診治更為有效。而新農合規定了大病報銷比例隨著醫院級別提高而逐漸下降,同時不少藥物和治療費用不在報銷範圍之內。

其次,新農合的報銷程序很繁瑣,有的村莊離報帳中心和信用社很遠,來回車費都比較貴。繁瑣的登記,理賠程序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降低了農民的滿意度。

總的來說,新農合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無形中給農民看病增設門檻,改善的空間還很大,但不能忽視其在解決大病返貧,治療費用缺口等問題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農民朋友可以視情況進行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