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國內首款虹膜識別芯片曝光:虹識技術乾芯QX8001成功流片!

國內首款虹膜識別芯片曝光:虹識技術乾芯QX8001成功流片!

今天(9月17日),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虹識技術”)在公司總部所在地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宣佈:經過虹識技術研發團隊七年堅持不懈的技術攻關,投入數千萬元資金,集中公司優勢資源,聚焦核心芯片技術,成功設計並流片虹膜生物識別乾芯ASIC芯片QX8001,該芯片已經通過嚴格的功能和性能測試。

虹膜是人體唯一外部可見的內部器官,用虹膜來驗證個人身份具有身份唯一性、終生穩定性和安全防偽性等其它認證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自上世紀80年代發現以來,虹膜生物識別技術僅侷限在政府、執法、金融等領域應用,無法實現像指紋識別技術那樣廣泛普及,主要原因是虹膜生物識別設備價格貴、體積大和功耗大。

國內首款虹膜識別芯片曝光:虹識技術乾芯QX8001成功流片!

作為業界首款虹膜生物識別ASIC芯片,QX8001芯片的成功流片和量產標誌著徹底解決了虹膜識別價格貴、體積大和功耗大三個難題,將推動虹膜生物識別技術和產品的快速普及與應用。

國內首款虹膜識別芯片曝光:虹識技術乾芯QX8001成功流片!

據瞭解,QX8001芯片採用40nm半導體制作工藝,具有QFN44和QFN68兩種封裝,體積分別為5mm×5mm×1mm和7mm×7×1mm,時鐘頻率為100MHz,平均功耗僅為0.1W,能處理1920×1080像素的高清圖像,圖像編碼速度為100ms,比對速度為9萬模板/秒,單目錯誤接受率為千萬分之一,單目錯誤拒絕率為千分之一。

另外,QX8001還支持並口Sensor,支持MIPI Sensor ,加上紅外,通過簡單的iic或串口通信控制即可實現虹膜識別功能。

在識別距離方面,虹識技術表示,根據國際虹膜區域成像像素不少於直徑160pixels,人眼虹膜物像直徑按11-12mm計算,不同的尺寸的圖像傳感器需要選擇相對應的鏡頭,這些因素綜合考慮,才能實現最大的作用距離。目前虹識技術通過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就可以做到40-60cm的識別距離。

為了加速QX8001的市場應用,虹識技術還準備推出針對鎖類和USB外設型設備推出了基於QX8001的通用模組。同時,虹識技術也準備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其中,QFN44封裝的QX8001芯片就是針對主要針對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

據芯智訊瞭解,目前虹識技術已經開始與某手機方案廠商在進行研發,不過初期主要還是針對行業手機領域。

國內首款虹膜識別芯片曝光:虹識技術乾芯QX8001成功流片!

▲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開軍展示QX8001芯片

虹識技術表示,相對於傳統的虹膜識別方案來說,通過QX8001芯片可以做出更高性價比的方案。QX8001既能被智能手錶、智能手機、智能門鎖、智能門禁等通用智能終端設備廠家集成作為登錄、開機、加密、支付、開門等一般應用,也能被虹膜採集器、警務通、通關閘刀機等專用終端設備廠家集成作為虹膜生物特徵建庫、黑白名單查找、邊境和出入境管控等特殊應用。

可以說,QX8001的成功流片標誌著虹膜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對中國乃至全球虹膜生物識別行業和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虹識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開軍表示:“虹識技術始終堅守使命,不忘初心,以敢為人先的技術創新和持續不斷的應用突破,打造虹膜生物識別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虹膜生物識別“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企業願景和目標,為中國高科技的騰飛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於武漢虹識技術

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於素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東湖高科技開發區,是一家專注虹膜生物識別核心技術和應用產品研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虹膜生物識別軟核算法、硬核算法和集成電路芯片布版設計,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金融、智能家居和移動支付應用,為客戶提供虹膜識別通用和專用終端設備應用解決方案和大規模高安全行業一站式應用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