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為什麼副市長落馬近4年才被“雙開”?

撰文 | 孟亞旭

今天說個“罕見”通報。

17日,山西省紀委監委發佈通報,太原市政府原副市長薛忠晉因犯翫忽職守罪、受賄罪,依據有關規定,經山西省紀委監委會議研究並報省委批准,決定給予薛忠晉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這個通報的少見之處在於,其一,通報中點出這位原副市長已經犯罪了;其二,薛忠晉在2014年12月已經被免職,被免職近4年後才被雙開。

為啥?

免職近4年被“雙開”

薛忠晉,男,漢族,1970年12月生,山西天鎮縣人,在職研究生學歷。

為什麼副市長落馬近4年才被“雙開”?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12月,薛忠晉任山西省經濟委員會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處調研員;2009年12月任省經信委節約能源處處長;2012年8月,任山西省經信委總工程師。

他擔任太原市副市長是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31日,山西省太原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經表決,決定免去薛忠晉的太原市副市長職務。

這裡順便提一下山西反腐的大環境。

2014年太原市有兩位原市委書記先後落馬,2014年4月申維辰(時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落馬,2014年8月陳川平(時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落馬,前者在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任太原市委書記,後者在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任太原市委書記。

而今天被雙開的薛忠晉,曾是陳川平的下屬。

此前據澎湃新聞報道,薛忠晉在2014年11月下旬就已經被有關部門帶走,當時和他一起被帶走的,是山西省中小企業局局長鬍榮華和山西省環保廳總工程師趙義。

不過,胡榮華在去年8月被雙開,涉嫌職務犯罪問題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而趙義和薛忠晉一樣,在2014年12月就被免職,經過近4年,兩人因犯翫忽職守罪和受賄罪被“雙開”。

為什麼副市長落馬近4年才被“雙開”?

兩種方式

關於薛忠晉的案子,檢察院曾發佈過一則消息。

最高檢官網2015年3月17日透露,薛忠晉(副廳級)涉嫌翫忽職守、受賄犯罪一案,經山西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日前已由山西省長治市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

為什麼副市長落馬近4年才被“雙開”?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告訴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紀法銜接的兩種方式。

“一種是紀委監委在紀律審查調查過程中,發現領導幹部有重大腐敗問題,可以先黨紀處理再移交司法機關,即‘先黨紀後國法’;還有一種方式是‘先國法後黨紀’,即經過法院審判後紀委監委依據法院判決書直接作紀律方面的處理。當然紀委方面也有內部程序,即審理後提出處分意見,經紀委監委決定後就可以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莊德水說,在監察體制改革之前存在一種情況,即在紀委介入調查前,檢察院直接把人從單位帶走,之後提起公訴、法院判決。在法院判決後,紀委再根據法院判決作出相應的紀律處分。

但先黨紀還是先國法其實是有相關規定的。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的,原則上先作出黨紀處分決定,並按照規定給予政務處分後,再移送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

莊德水認為,之後“先國法後黨紀”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要避免“帶著黨籍蹲監獄”

為啥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原則上要先黨紀後國法?

2017年1月6日,中央紀委原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曾提到過“帶著黨籍蹲監獄”的問題。他在回顧2016年工作時提到,

會同有關部門排查清理移送檢察機關前未作出紀律處分、被判刑黨員未受到黨紀處分的情況,在獄中服刑的1.8萬名“黨員”均被依規依紀開除黨籍,制定《關於進一步規範對涉嫌違法犯罪黨員作出紀律處分工作的意見》,從源頭上解決了“帶著黨籍蹲監獄”問題。

在去年7月,中央紀委官網發表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帶著黨籍蹲監獄的咄咄怪事”。

文中說,檢察機關查處職務犯罪的職能是歷史形成,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自偵、自捕、自審、自訴的工作模式與其定位不符,不但缺乏有效制約制衡,而且與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行政監察機關職能交叉重疊,既造成大量重複勞動、增加了反腐敗成本,又帶來紀法脫節、信息不暢等問題,以至於出現黨員判刑未作黨紀處理、帶著黨籍蹲監獄的咄咄怪事。

文中認為,要把紀檢監察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黨的手裡,整合分散的反腐敗工作力量,實行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對黨中央或地方黨委全面負責,把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具體地體現出來。

大家可能還有一個疑問,都已經被免職了,還怎麼被開除公職?

《公務員法》規定,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莊德水說,免職不等於開除公職。

“對公務員來說,開除公職是很重的處罰方式,而免職只是不做領導職務了,但仍享受相應待遇,並且還是公務員”,莊德水說。

資料 | 中央紀委官網 山西省紀委官網 澎湃新聞

校對 | 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