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血脂患者不能吃雞蛋?

糖士


高血脂患者是可以吃雞蛋的。

就因為雞蛋富含膽固醇,讓大家對雞蛋有了這麼大的戒備,也讓雞蛋揹負了高血脂不能吃的名,雞蛋快都委屈死了!

高血脂,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血脂濃度過高,引起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主要分型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混合型高血脂症。



因為雞蛋富含膽固醇,所以很多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就認為不能吃雞蛋,其實,大家只知道了其一,而不知其二,這是因為:

第一、雞蛋中脂肪含量為62%-65%,主要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同時還有28%的卵磷脂和6%的膽固醇,蛋黃中隨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磷脂,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特別是卵磷脂,不僅能較低膽固醇,而且還不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第二、人體膽固醇的合成,外源性從食物中合成的只佔到20%-25%,而肝臟自身合成,即內源性的佔到75%-80%,所以,合成膽固醇主要是肝臟。

第三、並不是所有的膽固醇都是不好的,膽固醇是機體內主要的固醇物質,它既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又是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及膽汁酸的前體。



綜上所述,高血脂的人是可以吃雞蛋的,建議一個星期吃飯4-5個就可以,雖然膽固醇取消了上限,但是也不能放開了吃很多,特別對於已經是高膽固醇血癥的人來說,他們的肝臟代謝不穩定,血脂水平會很敏感,還是要注意攝入量的限制。

【營養師提醒】

雞蛋無論是從益於心臟還是蛋白質吸收率來說,帶殼煮雞蛋都是最好的吃法。

烹調方法很重要!


李愛琴營養師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在那麼多種食物當中,雞蛋的爭議是比較多的。爭議的焦點就是蛋黃,因為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比較多。


人們對於膽固醇的恐懼是源於高膽固醇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很久之前的一個著名的實驗使得膽固醇恐懼症流行了一個世紀。實驗中給可憐的兔子餵食大量膽固醇,結果兔子發生了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於是實驗者認為高膽固醇飲食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後來還有其它類似實驗,不少學術界泰斗也認可這樣的結論。結果就是,世界各國的膳食指南都建議一天吃膽固醇不要超過200毫克,這差不多就是一個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於是蛋黃倒黴了,吃雞蛋不吃蛋黃成了潮流。

可是這個著名的實驗有一個巨大的BUG,兔子是純素食主義者,兔子的身體對膽固醇的處理能力很小。但是人體處理膽固醇的能力很強大。用素食的兔子做實驗得出的結論,用在雜事的人類身上,這不科學啊!人體內的膽固醇70~80%是自己合成的,膽固醇吃得少了身體就會多合成一點,吃得多了就少吸收一點同時再少合成一點。總之人體處理膽固醇能力強大。為了證明這一點,一位歐洲帥哥醫生拿自己做實驗,一天吃8個雞蛋,結果複查膽固醇也沒有出問題。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膽固醇會升高呢?那是在遺傳體質基礎上,長期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造成的。是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影響了人體新陳代謝,導致人體合成膽固醇增多,和飲食膽固醇含量關係不大。進入二十一世紀,得出這個結論的研究越來越多,以至於全世界膳食指南的風向標—美國膳食指南,於2015年取消了膽固醇的攝入量限制。

如果發現有高脂血症,那可能和遺傳有關,可能和肥胖有關,可能和不運動有關,可能和高脂低膳食纖維飲食有關,可能和不規律的作息有關,就是和雞蛋和蛋黃沒關係!所以啊,不要再讓雞蛋和蛋黃背黑鍋。除非有急性膽囊炎或者胰腺炎之類不能吃脂肪的疾病,一般人每天吃一到兩個完整的雞蛋沒有任何問題。實際上有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兩個雞蛋是有益健康的。


福爸聊營養


雞蛋這個話題其實炒的很火熱, 很多得冠心病或者做了支架的病人,都不敢吃蛋黃,煮個蛋,扔了黃,只吃清,那麼浪費,家裡有礦啊?

這個實驗,我講過。 100多年前俄羅斯人做實驗,餵食兔子巨量膽固醇,兔子身體會出現動脈粥狀化式的損害。 後來竟然有兩位生物化學家提出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就可以預防膽固醇升高的這樣可笑但貌似有道理的說法。

其實我們人類的身體極為智能!就算每天不吃膽固醇食物,也會製造膽固醇,膽固醇分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膽固醇除了參與動脈硬化的進程,還能合成激素,協助保持內分泌平衡。相對來說,從食物攝入的比例較低。 我們具有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當吃得多了,身體就會少製造一些;當吃得少了,身體就會多製造一些。

從一定程度上說,如果每天不攝入一定量的膽固醇,身體就會製造更多的膽固醇,當然這也是相對的。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整合了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直到2015年,美國人發現自己錯了,才終於取消這個無理的限制,當然隨之而來的又是大家跟風修改自己的指南。



今年5月北大公衛學院教授李立明團隊,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512,891名中國人中,每天攝入雞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11%、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降低12%,出血性腦中發病風險降低約四分之一。 而且近來多篇專業論文,發現在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史、60歲以上人群,天天吃1-2顆雞蛋,都不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所以,不要再牴觸雞蛋,扔雞蛋黃了!

當然也不是說控制飲食無用,只是為雞蛋平反,而且就算每天吃八個雞蛋血脂也不會高,我們也沒有必要吃八個雞蛋,任何事情,適可而止!



我們只需要知道,雞蛋不是讓咱們高脂血症的元兇就好了!雞蛋吃多了當然不會引起血脂升高,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吃雞蛋;就算是高脂血症,冠心病,也可以吃雞蛋,蛋黃也可以吃。

我們需要健康飲食,需要全面營養合理低鹽低脂低糖飲食;但不是說一點都不能吃,更不是放開了吃。而且造成高脂血症的元兇還有高脂飲食、缺乏運動、代謝減慢等,絕不是雞蛋能把控的!

雞蛋不但不會引起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而且還有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 千萬別再扔雞蛋了,不吃可以扔給我!

心血管王醫生於2018.7.12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有了高血脂的問題,雞蛋還能吃嗎?特別是蛋黃還能吃嗎?要不要只吃蛋白?這是很多高血脂朋友的疑惑,但其實對於高血脂的飲食調理來說,高血脂患者吃雞蛋,並沒有太大的禁忌,雞蛋是一個很好的健康食材,高血脂患者也完全可以適量的吃雞蛋,也不必丟掉蛋黃。

在講高血脂吃雞蛋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糾正一個普遍的誤區:吃的東西含有的脂質多不多,與高血脂沒有直接關聯。有的朋友可能要問了,那為什麼一發現高血脂問題,醫生就讓少吃油膩呢?長期的高脂高糖飲食,確實是引發高血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一點要知道的是: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來自於肝臟合成,而不是外界脂質的直接吸收,因此,吃的油不油,與血脂高不高,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高血脂並非是吃進去的脂質太多了,都進了血液裡,就出現了高血脂的問題,而是由於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吃的太多了,導致身體的吸收代謝負擔不斷加重,再加上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年齡遺傳等因素的共同影響,最終導致肝臟的血脂代謝出現異常,從而產生血脂逐漸升高的問題。因此,吃進去的脂質的多少,與高血脂的產生屬於間接關係,控制飲食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負擔,改善加強身體的血脂代謝能力,從而達到輔助降血脂的作用。

我們再來看看雞蛋這種食材,雞蛋的蛋白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雞蛋的蛋白是人體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其含有人體必需的所有氨基酸,而吸收率也高達90%;再來看看蛋黃,很多高血脂問題的朋友,糾結要不要吃雞蛋,主要也是源自於對蛋黃中膽固醇的擔心,蛋黃的確是富含脂質和膽固醇的一種食材,但蛋黃中的脂質成分中,富含了卵磷脂、DHA等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健康脂質,同時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等脂溶性的維生素營養,除此之外,雞蛋中還富含鐵、鈣等礦物質,同樣也是營養豐富而且健康的食材。

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是多少呢?摺合成一個蛋黃的話,大概在200mg左右,但前面我們談到了,人體中的膽固醇來源主要是自體合成,與外界攝入的膽固醇量並沒有直接關係,因此,每天吃一個雞蛋,並不會對身體的血脂水平造成大的影響,而雞蛋中的卵磷脂,DHA等有益脂質,反而會有利於甘油三酯的代謝,同時雞蛋中的各種營養成分,還會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補充,高血脂的朋友,每天吃一個雞蛋,完全不必過分擔心。

我們再來看看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早在20年前的1999年,一篇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雜誌JAMA上的研究文章,就對吃雞蛋與心血管風險做出了研究,研究表明,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而在去年,《英國醫學雜誌 心臟》刊登了一項中國和英國的聯合研究,這項研究涵蓋了39歲到70歲的40萬人,研究表明,每天吃一個雞蛋的人群,比不吃雞蛋的人群,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下降了26%,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了18%。當然這項研究最終也指出,屬於初步的觀察性研究,還不能得出吃雞蛋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結論。但通過這些研究我們也可以看出,適量的吃雞蛋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增加作用,即使是血脂偏高的朋友,每天吃一個雞蛋,也完全不必擔心。

相對於能不能吃雞蛋,吃蛋黃的問題,對於高血脂的朋友,不妨更多的思考下烹飪方式的問題,雞蛋是很吸油的一種食材,對於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對於吃雞蛋,不建議採用高溫煎、油炒的方式吃雞蛋,最好最健康的雞蛋的烹飪方式,就是水煮雞蛋,水煮雞蛋既能夠保證雞蛋的營養不流失,又不會吸收過多的其他油脂,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是更健康的烹飪方式。

不管是雞蛋還是別的食材,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並沒有絕對禁忌的食物是不能吃的。保持營養的均衡,適量,儘量少吃不健康的食材,多吃健康富含營養的食材,有營養過剩肥胖問題的朋友,食量上控制點,營養不均衡的,注意營養的均衡,這才是高血脂患者飲食調理的正確方式。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脂病人當然能吃雞蛋。

一提到雞蛋,好多人立馬想到其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雞蛋讓好多高血脂病人望而卻步。殊不知雞蛋中雖然膽固醇含量不少,但是同時也含有豐富的“降血脂明星”~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使“壞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蛋黃中的卵磷脂還可以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對高血脂併發肝病有輔助食療作用。

雞蛋雖好,也不宜吃得太多,吃太多不僅不利於胃腸的消化,還會增加肝、腎負擔。正常人每天吃一個雞蛋,既有利於消化吸收,又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高血脂症患者每週進食3~4雞蛋即可。

【營養師提示】吃雞蛋應以蒸、煮、臥為佳,因為煎、炒雖然好吃,但較難消化並且高溫還破壞營養,同時煎炒的烹飪方式用油過多,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不利於控制病情。

(作者 周豔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執行秘書長/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


營養百事通


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被查出高血脂。現在人的健康意識比較強,很多人會上網查一些疾病注意事項,但是關於網絡信息的真偽,往往是很難辨別。很多朋友在網上看到,高血脂不能吃雞蛋,會升高膽固醇。那麼,血脂高真的不能吃雞蛋嗎?答案是否定的,血脂高是可以吃雞蛋的。



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物質


膽固醇是維護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如果人體血清膽固醇含量偏低,血管壁會變得脆弱,有可能引起腦出血。國外一些研究顯示, 膽固醇水平過低可能影響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性格改變,也可能使某些惡性腫瘤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適當攝入膽固醇有益處


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有兩個來源, 一是內源性的:70%的膽固醇由肝臟合成;二是外 源性的:30%來自膳食。如果一個人攝入的膽固醇多,肝臟產生的膽固醇就會減少;如果吃得少,外源性的膽固醇幾乎為零,肝臟就會拼命製造膽固醇。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一些長期吃素食、通 過膳食攝入膽固醇很低的人也可能出現血膽固醇增高的情況。所以,適當攝入膽固醇是有好處的。一般認為,膽固醇的攝入量以每天小於300毫克為宜。


雞蛋中的卵磷脂有益處


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以調節和控制血膽固醇,並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完全不吃雞蛋黃就喪失了卵磷脂的來源,這對血脂的調節是一種損失;蛋黃中的卵磷脂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進入血液中進而合成乙酰膽鹼,是神經遞 的主要物質,可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


王藥師建議,血脂正常的人,每天可以吃一個雞蛋。患有高膽固醇血癥的人,可以隔天吃一個水煮蛋。產婦為了增加營養和乳汁,每天可以吃2-3個。總之,無論哪個人群,都不要過量食用雞蛋,否則會造成營養浪費,大量的蛋白質還會加重腸道和腎臟的負擔。



除了雞蛋外,還有一些高膽固醇食物也要控制食用的量,動物的內臟,如心、肝等,動物腦子,如豬腦、牛腦、羊腦等,奶油、魚卵、蟹黃、牡蠣、蛋糕、巧克力、黃油等等。


以上就是王藥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大家能注意控制飲食,合理膳食。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諮詢,我們一起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首先明確解答這個問題,高血脂患者可以吃雞蛋,但是需要注意吃雞蛋的量控制在1個,不要吃太多,更不能把雞蛋當做主要的食物。其實,別說是高血脂患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吃雞蛋,但是同樣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吃雞蛋的量,不能夠太多,一天吃一個,問題不大。關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吃雞蛋的量控制在一天一個的這個說法,來自於哈佛大學的某些研究。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是這樣推薦的。

高脂血症分為高總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四個類型。但是,雞蛋影響的主要是膽固醇這一項,吃過多的雞蛋可能影響的是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這一項,這一項又是形成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所以大家這麼重視吃雞蛋這個問題。但是,人體膽固醇只有30%來自食物獲取,大部分還是自身合成的。所以,對於很多膽固醇升高的患者來說,別把黑鍋全丟給雞蛋,也可以看看是不是自身的代謝出了問題。


張之瀛大夫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首先要知道高血脂是一個大的概念,因為血脂包含不同成分,最常說的有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們為什麼會高?它們真的全部來源於食物嗎?事實是這樣的:

說了來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血液中的膽固醇80%以上是由肝臟合成,主要是得用原有的膽固配分解利用後的產物作為原料而合成;其餘的20%才需要通過食物來補充,而且人體在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時遵循吸收夠所需要的量後,對多餘膽固醇的吸收率即會迅速下降,因此進食了大量的膽固醇後並不會被全部吸收,也就是說食物對體內膽固醇的影響並不大,要想真正控制膽固醇水平,最根本的辦法應當是抑制異常的肝臟合成過多,即改善並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

實際上,從營養學上來說,人體每天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大約300mg的膽固醇,而一顆雞蛋中含有大約250mg的膽固醇,按照人體對膽固醇30%的吸收率,大約只有75mg的膽固醇進入血液,很明顯是不會影響總體膽固醇水平的。更為重要的是,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從哪來?吃雞蛋是最主要的來源之一。

再來看甘油三酯,這種脂肪並非直接來源於食物,也是由肝臟合成而來,是利用食物中的脂肪酸與葡萄糖分解後產生的甘油合成的,因此要控制甘油三酯,就要同時控制脂肪類食物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並不是不吃肉蛋就可以的,何況雞蛋中含有的脂肪並不多,所以對血脂的影響很小。

綜上所述,合理地吃雞蛋,比如每天一顆雞蛋,對血脂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反而因其營養素含量較全面對人體是有益的。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則不宜吃雞蛋,因為這類患者對外來膽固醇非常敏感,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最後要說的是,雞蛋最好的吃法是水煮蛋,其它的煎雞蛋、炒雞蛋等最好少吃或不吃。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問高血脂病人能不能吃雞蛋,多是因為其含有的高膽固醇。那麼,雞蛋到底含有多少膽固醇呢?


一般來說,雞蛋含膽固醇為585毫克/100克,其中膽固醇都集中在雞蛋黃裡面,達到了1510毫克/100克。而膽固醇含量超過200毫克/100克的食物屬於高膽固醇食物。


但有一點要說明一下,雞蛋雖然其膽固醇含量較高,卻是我們良好的蛋白質來源。每個蛋黃約含210毫克膽固醇,接近成年人一天膽固醇的控制攝入量,但蛋黃中富含的卵磷脂對脂類的轉運和代謝起著重要作用。


因此,高血脂的病人可以考慮只吃半個蛋黃或只吃蛋白。


小鏈接:哪些食物是膽固醇含量高?

動物的腦、內臟、卵以及某些水產中膽固醇含量均較高,這些食物包括豬腦、牛腦、豬肝、豬腎、魚子、河蟹、河蝦、鮮魷魚等。高血脂的病人,注意嚴格控制其攝入量。 (65)


想知道更多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家庭醫生雜誌


家庭醫生雜誌


我國患有“三高”的人不在少數,且每年呈現遞增的趨勢,甚至有年輕化的傾向,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脂的人不敢吃雞蛋,是害怕雞蛋裡的蛋黃有膽固醇,吃了害怕升高。高血脂的人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呢?

一個雞蛋(以50g計)含膽固醇292.5mg。僅看膽固醇含量,高血脂患者還是會對雞蛋敬而遠之。我們身體的細胞膜離不開膽固醇,一個人一天需要的膽固醇的量是300毫克,那麼每天吃一個雞蛋就正合適。

雞蛋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營養的早餐”。這件事看似驚奇,但經過仔細推敲後,可以證明是有科學依據的。人體在一晚的新陳代謝以後,急需補充營養。這些營養既要全面,又要均衡,而小小的雞蛋就能滿足這樣的要求。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易被人體吸收。 據分析,每100克雞蛋中含有蛋白質13.3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達98%,也極易被人體消化。

可以說,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雞蛋中含有的兩種氨基酸——色氨酸與酪氨酸,可以幫助人體抗氧化。科學證明,人體抗氧化的能力越強,身體就越健康,生命也越長。對人類而言,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品質僅次於母乳。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它擁有著豐富的磷、鋅、鐵、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D、維生素E……這些早被人們熟知的名稱背後,隱藏著雞蛋營養全面的秘密。雞蛋和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搭配食用是不錯的選擇。

對膽固醇正常的健康的人來說,並不需要特別在意蛋黃的攝入量,每天吃一個蛋黃或者兩個蛋黃都無所謂,對我們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很小。但是,如果是高膽固醇的人,就要注意膳食當中膽固醇的攝入量了。

建議高膽固醇患者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要超過300毫克大至相當於一個雞蛋黃裡面膽固醇的含量。所以,對於高膽固醇的人來說,不是不能吃蛋黃,而是要控制好量,每天吃的蛋黃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就不會有太大影響了。因此,建議高脂血症人群的膽固醇攝入量控制在200毫克以內,每天吃一個雞蛋或隔天吃1個為宜,最好選擇水煮蛋,蛋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