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河北省張家口市向130個貧困村下派科技特派員

“張家口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在幫扶村建立新品種展示田15畝,示範穀子、黍子、馬鈴薯、豆類新品種12個,為種植戶免費提供種子和地膜,統一組織機播、施肥。農民平均畝產穀子400多公斤,畝收入1100多元,比種植玉米畝增收400多元,農民平均畝產綠豆140公斤,比種植玉米畝增收300多元……”這是科技特派員帶動貧困村農民致富的明顯成效。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向130個貧困村下派130名科技特派員,實現了99個深度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

科技特派員入村以來,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幫扶對接活動助力科技扶貧工作,進一步協助幫扶村確定發展思路,圍繞畜牧養殖、蔬菜林果等特色產業,大力開展科技培訓和新技術試驗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帶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民技術人員,組織各種合作社、種養大戶一起開拓市場,建立營銷網絡,真心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

河北北方學院動物營養學教授、畜牧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李鳳學下派到沽源縣豐源店鄉老掌溝村,他發揮優勢幫助村裡建起柴雞飼養示範基地,先後申請“冀西北高寒山區林下柴雞低碳型生態養殖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項目和“冀西北高寒山區林下柴雞生態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項目,從科技角度深入研究壩上高寒山區林下柴雞生態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積極與該縣扶貧辦聯繫,爭取經費購買雛雞,與沽源縣商務局、張家口嘉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策劃營銷模式與網上銷售平臺建設。目前,已在扶貧村建築養雞舍400平方米,開展壩上長尾雞和北京油雞養殖技術培訓,培訓貧困群眾70多人次。市林業局科技特派員盧粉蘭幫扶涿鹿縣國營苗圃指導流轉土地1000多畝,新建現代林果科技示範園區,栽植長富、國光蘋果及本縣特色小雜果品種,行間培育苗木300多萬株,探索出一條“果品示範、產業扶貧、林苗互補”的發展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