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百里不同鄉十里不同俗,中元節這天吃什麼原很有講究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也稱鬼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和習俗來紀念,在每個地方有著不一樣的民俗文化。除了要放河燈、焚紙錠、上墳祭祖外,也有飲食習俗也有不同,下面來看看中元節都吃些什麼?

吃花饃。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會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捏一個大花饃。

蒸麵羊。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相傳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現在已經演化成用麵餅羊代替活羊。

吃“餃餅”。在浙江台州市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相傳,餃餅筒是濟公所留下來。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百里不同鄉,十里不同俗。中元節這個紀念逝者的節日,大家有什麼特別的風俗,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