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

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了無卡交易

是不是感覺很爽、很方便啊?

必須滴!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但是,方便的同時,資金安全危險也如影隨形。很多犯罪分子利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實施犯罪,由於電子支付的特殊性、犯罪手段的新奇性,讓人們很多時候防不勝防。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寶寶心裡好怕啊!


別怕,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老獵手!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幾個小案例

揭開此類犯罪的面紗

有的放矢志地做好防範!


案例1 被掉包的二維碼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王某趁店主不備將小店支付寶二維碼調包成自己的收款二維碼。顧客來買東西的時候,粗心的店主並沒有發現錢款已進入了別人的腰包。王某通過該種方式截留小店錢款達6萬元。

看完這個案例,大家肯定都知道王某的行為構成了犯罪。但是對於王某構成何種犯罪,可能就有點犯迷糊了。是盜竊還是詐騙?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建檢君說法

小店二維碼是小店的收款憑證,即顧客付款的通道。王某調換了二維碼,就是更換了小店的收款渠道。顧客在掃碼支付時,本來支付小店的錢款,被轉移到王某的賬戶。顧客失去錢財,王某調換二維碼收錢是秘密竊取,所以應當認定為盜竊罪。


友情提示

掃碼付款前,要和店主核實下姓名,轉賬之前再核對金額。


案例2 被盜刷的銀行卡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晚上十點,李先生接到銀行客服的交易核實電話,稱其名下的卡片發生了多筆大額消費,而李先生並未操作這些交易,便立刻報警。警方通過調查交易資金流向線索破案後發現,犯罪分子是通過黑客技術入侵某網站,竊取了李先生在該網站的用戶名和登陸密碼,隨後嘗試進行網絡支付。由於李先生在支付網站也設置了同樣的用戶名和登錄密碼,因此卡片被盜刷。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建檢君說法

在銀行為持卡人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密的情況下,完全由持卡人自己的過失使銀行卡遺失或密碼失密造成的風險及損失,由持卡人本人自行承擔。


友情提示

支付賬戶的登錄密碼、消費密碼,應與一般網站登陸密碼區別設置,並養成定期修改密碼的習慣,防止因其他網站信息洩露而造成支付賬戶的資金損失。可開通短信提醒服務,以便及時掌握賬戶動態信息,避免銀行卡被連續盜刷。


案例3 不知不覺的支付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劉先生在一家麵包店排隊購買麵包,由於害怕手機支付操作時間長,就提前打開微信,點擊到收付款界面。此時排在劉先生後面的徐某某趁劉先生不注意,打開手機掃了一下劉先生的二維碼界面。隨後,劉先生的手機收到一條短信顯示其已付款2500元。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建檢君說法

該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可以收款的功能,配合相關軟件,把自己的手機變成了一個類似掃碼槍的收款工具,從而秘密竊得劉先生錢款。


友情提示

排隊購物時不要提前開啟付款二維碼,在錢包中把免密支付的數額調到最低。支付時優先選擇支付方式不要綁定信用卡或者存有大額錢款的儲蓄卡。


案例4 糊里糊塗的轉賬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莊某通過網絡認識了被害人許小姐,虛構家境富裕的事實,二人很快在網上確立了戀愛關係。後莊某以其弟在外地上大學急需用錢、而自己的微信轉賬功能已超出限額為由,偽造向許小姐銀行卡賬戶轉賬的短信截圖,請許小姐代為向其弟微信轉賬。通過該方式,莊某先後3次騙取被害人許小姐總計人民幣8000元。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建檢君說法

莊某通過偽造銀行交易記錄截圖,利用跨行轉賬存在時間差的特點,讓被害人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收到錢,從而陷入其精心設計的騙局,最終人財兩空。


友情提示

微信轉賬記錄、短信記錄等都可以通過PS軟件進行偽造。與交往不久的人相處,千萬要留個心眼。



你的“電子錢包”可能已經不翼而飛


網絡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

我們需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

保護好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

正所謂:

亂花漸欲迷人眼,總有露出馬腳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