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在群雄爭鬥的三國,給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事件,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屬亂世之特色:戰役。今天來看看三國中對當時歷史影響最大的三大戰役。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官渡之戰

這場戰役中作戰雙方分別為曹操與袁紹。來看看兩方實力,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威勢大增。他先後擊敗呂布、袁術,佔據了兗州、 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建安四年,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瓚,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爭天下。總體而言,曹操與袁紹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同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餘萬,南下進攻許都,而曹操的兵力僅有對手袁紹的十分之一,兩人於官渡展開決戰,著名的官渡之戰拉開序幕。

在差距懸殊如此之大時,官渡之戰的最終結果確以曹操勝利而告終。曹操能夠以少勝多,這其中荀彧、荀攸、許攸三人可是功不可沒。荀攸給曹操獻計,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許攸與軍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荀彧在曹操交戰之時幫助曹操重尋信心,使得曹操最終堅持下來。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為他的軍事生涯寫下了最輝煌的一頁。經此戰役,曹操消滅袁氏集團,在戰亂年代基本統一了北方。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赤壁之戰

在曹操統一了北方後,野心膨脹,想進一步南下。率領大軍攻打荊州,荊州劉表病死,劉琮即位,但劉琮軟弱無能,直接投降了曹操。曹操即率兵追殺劉備,這時孫權聽取魯肅、周瑜的建議,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派遣魯肅前去與劉備結盟,於是赤壁之戰的初始便以形成,孫、劉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結果以孫、劉雙方取勝。首先曹操這邊勞師遠征,士卒疲憊;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在加上諸葛亮、周瑜等名將的計謀,演繹了著名的火燒赤壁,使曹操在短時間內無力在繼續南下。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赤壁之戰使得曹操失去了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也藉此機會大力發展各自勢力,從此形成了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了以後的三國基礎。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劉備對孫吳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劉備在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孫吳,孫吳派名將陸遜應戰,陸遜採取以逸待勞的方法,最終趁劉備休息之際火燒劉備大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役,夷陵之戰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戰役。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赫然在列,個個都影響深遠

夷陵之戰在結束後的將近40年的時間裡,三國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三國局勢也開始趨於平穩,夷陵之戰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