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濱州民間剪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德榮

濱州民間剪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德榮

濱州民間剪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德榮

王德榮,女,現年77歲,自幼隨母親學習民間剪紙及刺繡。1950年畢業於廣饒縣皂戶王小學,從十三歲(1951年)就隨母遊四鄉趕集會,剪花賣花(鞋花、簾花等),兼做刺繡(繡花鞋、繡花帽、繡花枕等),1980年後隨夫王永昌在濱州市呂劇團居住。2007年6月,被授予首批"濱州市優秀民間藝人"稱號,2009年6月,被山東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在學習傳統民間剪紙手藝基礎上,1975年拜師求教於濱州剪紙專家溫少卿。學習了剪紙的構圖、創作方法與剪作技巧,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其作品風格結構嚴謹,精細規整,舒展生動,線條流暢,清新平和。其團花作品先利用陽刻將邊廓和主題紋樣剪出,再進行陰刻的裝飾修剪,陰刻與陽刻相互結合,程式化與個性化相結合,通過簡化提煉、誇張變形、添加與規整化的造型手法剪出作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寓意深刻的象徵性。戲曲人物作品則憑藉嫻熟深厚的藝術功力,對人物進行概括、誇張,通過人物的動態,抓住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情節、場面、人物造型動態予以塑造,準確傳神。

多年來積極履行傳承義務,開展傳承活動。在惠民縣實驗小學、濱城區實驗幼兒園、濱城區實驗小學、濱城區第五小學、濱城區逸夫小學、濱城區清怡小學、濱州學院等學校教授學生200餘人,通過言傳身教,指導學生熟練的剪出了較高水平的剪紙作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濱州民間剪紙的傳承,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審美興趣和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她積極配合參加文化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性宣傳展示活動。2010年中央電視臺CCTV—4走遍中國《地標物語·濱州》欄目以《剪刀手的故事—濱州剪紙》為題材,重點採訪了王德榮,並錄製播放; 2012年參加手藝山東活動和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榮獲項目參展獎和傳承人展示獎。2014年參加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榮獲傳承人展示獎。2014年和2015年參加濱州民間剪紙大賽,擔任評委。

目前掌握有傳統剪紙圖樣及多年來創作實踐中積累下的剪紙圖樣上百幅,其中鞋花圖樣60幅,窗花圖樣36幅,婚慶門花、牆花、洞房套花及節日喜慶大小團花37幅。

從上世紀70年代始,多次參加省、市美術展, 1982年3月,剪紙作品"豐收圖"先後在省、市參展,並在《中國婦女》刊發;套彩剪紙"孔雀牡丹"在參加"河南"、"湖南"、"四川"、"雲南"等8省一市美術展中獲紀念獎;1984年6月,所作漫畫式套色剪紙,獲"山東省科普美術優秀作品獎"; 30餘幅剪紙作品分別在江蘇美術出版社及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民間剪紙"專集中發表; 2004年8月,參加山東省農民書畫協會主辦的"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魯滬農民書畫聯展",人物剪紙獲一等獎; 2009年11月,參加中華文化促進會與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第三屆'神州風韻'全國剪紙大賽暨首屆全國剪紙創意大賽",作品"福壽安康"獲"入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