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活動現場專家雲集

9月18日,以“引領城市新發展創造城市新生活”為主題的綠色CBD高峰論壇(武漢)峰會在武漢中央商務區(以下簡稱武漢CBD)舉行。國內相關領域頂級專家學者掀起“頭腦風暴”,共同探討城市綠色生態發展之策、助力武漢CBD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

武漢CBD規劃面積7.41平方公里,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城市單中心CBD項目,也是武漢市首個“城市綜合體”,定位於“立足華中、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華中現代服務業中心。近年來,武漢中央商務區加快建設發展,目前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商服項目約123萬方,包括泛海城市廣場、泛海國際SOHO城、泛海創業中心、泛海財富中心、喜來登酒店、中石化大樓、武漢地產集團總部、恆大武漢總部等,已入駐企業1655家。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為更好地打造宜居宜業的園區環境,去年,武漢CBD專門組織召開了綠色CBD建設專題會,委託上海建科院編制綠色專項規劃、制定綠色生態示範城區實施方案。此次綠色CBD高峰論壇同時邀請規劃、建築、能源等方面的專家對《武漢CBD綠色生態城區專項規劃》進行評審。

評審一致認為,《規劃》結合武漢中央商務區定位和現狀編制,能夠體現商務區特色,符合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的目標與要求。《規劃》涵蓋綠色建築、低碳能源、綠色市政、生態景觀、綠色交通和智慧人文等六大專項,規劃文本內容齊全,指標體系科學合理,編制深度基本達到相關規定要求。基於《規劃》編制的實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對武漢中央商務區的綠色生態建設推進具有指導作用,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責任 使命 未來

武漢CBD探路“三化”大武漢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呼應這一頂層設計,圍繞“三化”大武漢這一中心議題,近年來,武漢中央商務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綠色CBD”,從藍圖勾畫到實施落地,做出了有效探索:以超前規劃引領設計建設,以國際視野配置資源要素,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元素無處不在,成為“三化”大武漢的生動實踐。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現代化

立體智能交通保障“暢達三鎮”

武漢CBD發展日新月異,交通功能立體複合,構築地上、地下全立體人行、車行、軌道交通無縫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CBD規劃兩縱三橫的路網骨架,共規劃城市主次幹道42條,是武漢市道路網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18條道路與周邊現有道路相接,融入城市路網。

地上井然有序,地下別有洞天。武漢CBD的市政管網,實現6.1公里華中首條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徹底解決馬路“開拉鍊”。這裡也是武漢市首個實現強電入地、雨汙分流的城市中心區。

與此同時,為滿足商務功能的密集型交通疏散的需要,武漢CBD內共規劃5條地鐵線路、9個站點,3個公交樞紐站點、30餘條公交線,立體式交通體系輕鬆暢達武漢三鎮,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在60%以上,達到國際發達城市水平。

土地集約化利用,公共配套設施結合開發項目、景觀綠地進行復合建設創新嘗試。結合商業項目複核建設公交樞紐站;結合山體公園建設區域人防設施;結合綠地建設地下公共停車場……新型建設方式讓寸土寸金的空間物盡其用。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國際化

頂尖設計配套凸顯“國際範兒”

從國際化的規劃模式、精英團隊到國際品牌、產業引入、商務配套,“國際化”是武漢CBD的獨有魅力。

武漢CBD採取“專題研究——國際徵集——深化綜合”的規劃設計創新思路,聘請十餘家國內外頂尖設計機構和知名專家學者先後參與CBD各階段的研究、設計和諮詢工作。

從動議之初,武漢CBD就邀請麥肯錫等國際頂級策劃機構進行項目戰略定位,分別由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英國ATKINS公司、美國泛亞易道公司完成功能定位、交通、景觀等三個專項研究,美國SOM公司完成總體結構規劃,英國福斯特公司完成核心區城市設計。

諾曼·福斯特、艾德里安·史密斯等國際建築大師和數十家國際頂尖設計機構的參與,為武漢CBD定製了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宏偉藍圖。

國際品牌的引入成效斐然。成功引入世貿中心品牌,打造武漢中心與世貿中心的最高雙子塔。

國際化的產業高度聚焦。武漢CBD目前已入駐企業約1500家,吸引了雅培貿易、韓國SK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寰富投資、民生保險、合眾人壽等一大批金融及製造類知名企業。

作為商務配套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CBD已建成喜來登酒店,規劃和正在建設費爾蒙、洲際、君悅、艾迪遜、萬怡、華爾道夫等6家國際知名品牌酒店,成為全市星級酒店最聚集區域。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生態化

資源循環利用求解“綠色發展”

武漢CBD是國內首個通過規劃環評的CBD,充分尊重土地自然肌理,用發展的眼光、人文的尺度,構建城市與生態和諧統一。

武漢CBD按照環境優先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護生態環境。眾多綠地和1500畝的公園組群,隨處可感受綠色CBD的“天然基因”。規劃人均綠地面積達到6.5平方米,在國內外城市CBD中名列前茅。

原王家墩機場保留的255畝10年以上原生水杉林,將被建成原生態森林公園,成為城市中心最珍貴的“綠色遺產”。

公園山水相依,是武漢CBD的天然“氧倉”和“綠肺”。山體公園佔地180畝,形成山峰峽谷等景觀特色;水體公園佔地750畝,相當於2箇中山公園;體育公園彙集各類體育、休閒、健身設施。

依照傳統景觀文化理念,核心區打造“山南水北”的城市景觀。一條核心景觀軸,將山體公園和水體公園進行連接,香樟、香櫞、銀杏、櫸樹、櫻花、紅楓帶來五彩紛呈的四時景象。一條長約6.3公里的綠道,將園區內公園綠道系統串聯成網,勾勒出宜人的慢行系統。

武漢CBD探索性地採用國際先進技術,使原機場跑道廢棄的約10萬立方米混凝土變身8萬平方米人行道步磚,成為“兩型社會”建設典範。

林立的建築群,也有一套綠色標準體系。綠色CBD全面建成後,每年可實現碳減排約46萬噸。僅綠色建築一項,每年就可省電4.66億度、節水663萬立方米。

綠色不僅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武漢CBD將堅持好綠色生態理念,永不停息生態建設的腳步。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專家共論·綠色CBD

更加理性地建設城市商務中心區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柯煥章 住建部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武漢作為國家中部崛起的一個重要支點,位於長江中游地區的“龍腰”,最有可能成為中國內陸開發的高地。武漢CBD的建設發展,要協調處理好與其他商務功能區的關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加強它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品質和服務。現代CBD建設要從城市商務中心向城市活力中心發展。

綠色生態城市有其“規則”與“變化”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董珂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綠色城市研究所所長

在中西方綠色生態思想比較的基礎上,梳理綠色城市的理論框架,通過對綠色城市真偽的思辨,闡述綠色生態城市的本質。綠色生態城市有其原則規律,相對於技術方法,原則規律是核心算法;綠色生態引領的城鄉規劃理念、技術、方法是一個大集成,好比中藥鋪,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開“藥”,才是真正符合綠色發展之“道”的做法。

多系統綜合推進綠色生態城區落地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李冰 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規劃設計所所長

北京市作為首善之區,近年來也一直致力於對綠色建築及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的積極探索。建議武漢CBD的建設做到:標準先行,注重目標的設定,以獲批的評價標準作為評審重要技術依據;注重落實——多系統綜合推進綠色生態城區落地實施;資金支持,強調統籌時序,鼓勵低成本適宜技術應用;適時評估,紮實推進,持續反饋優化。

綠色CBD關鍵是彈性規劃、儲備土地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陳一新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總規劃師

回顧深圳CBD規劃實施歷程,總結中軸線城市設計演變及城市設計實施的關鍵點、深圳CBD規劃實施的經驗教訓。城市設計成功實施,必須把握編制城市設計的最佳時機;取得可操作性強的城市設計優秀成果,並解決實際問題;規劃管理者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城市設計。綠色CBD關鍵是彈性規劃、儲備土地,重要的是交通規劃、職住平衡。

用聚集成就綠色發展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李忠 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 (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越聚集,越綠色,真正的綠色發展,核心從來都是區域的綠色,而不僅是建築的綠色。建議以人的聚集為核心,構建五大邀請力:三大手法,構建界面邀請力,功能界面混合、形象界面統一、空間界面宜人;內外結合,形成藝術邀請力;三大計劃,激發青春邀請力,青春宜居、夜色活力、兒童友好;兩種休閒,提升生態邀請力;共生融合,強化科技邀請力。

綠色生態城區≠綠色+生態城區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宋德萱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綠色生態城區不等於綠色+生態城區,而應該是大於。生態城區應該要找到一個新的共生、循環再生的過程,通過一個孵化基地,產生資源、能源的集約。除了綠色、環境、地域、人文之外還要建立一種機制,這種機制是可再生的、可共生的。責任、使命、未來是我們開發綠色生態城區的關鍵,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應該走1+1+1>3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應該在有效發展機制與秩序、推動人文與社會參與方面作出跨越。

科技助力綠色生態城區實踐

武漢CBD六大綠色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韓繼紅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我國城市發展從速度型建設轉變成質量型建設的重要保障。針對綠色生態城區開發建設所面臨的頂層規劃和全流程建設管控模式的迫切需求,通過科技研發形成有關綠色生態城區的規劃方法、低碳建設技術、管控模式及建設運營管控信息平臺,建立一套基於全流程的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管控技術體系,保障綠色生態城區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