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日軍二戰來勢洶洶,為何卻對這兩城束手無策?

日軍二戰來勢洶洶,為何卻對這兩城束手無策?

圖為40年代的重慶市,就是一個高山城市,易守難攻

二戰時期日本的戰鬥力可以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雖然說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依然是極為墊底的貨色,但是在東南亞地帶卻是無可匹敵的存在。橫掃東南亞,入侵中國,開戰初期也是因為中國軍備落後,所以打的十分艱苦短時間內就被日本佔領了大片土地。可是讓很多人都好奇的是日本攻佔了長沙,卻沒有進一步佔領陪都之稱的重慶以及成都。這裡面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就是日本的兵員不夠,打仗並不是說打下來一個地方就可以走了,是需要派遣軍隊維護的,由於日本佔領了東三省,東三省是很多戰略資源的出產地。所以需要大量的士兵駐守,所以關東軍就留在了那裡。其次是東南亞地區也是需要軍隊去佔領,於是又分出去一批,實際上真正參與作戰的日本士兵大約是在60到80萬人左右。咋一看,人數還挺多,好幾十萬人,但是這麼多人灑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還是遠遠不夠的,更別提當時的國民政府和八路軍的節節抵抗。所以靠近重慶的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並沒有能力佔領。

日軍二戰來勢洶洶,為何卻對這兩城束手無策?

圖為重慶大轟炸慘案

第二點就是成都和重慶地勢較高,易守難攻。那會並不像現在公路四通八達,整個重慶市就是建在山上的,重裝裝甲部隊沒有能力通過,而日本的空軍大多在南方作戰,在昆明還有蘇聯援助的飛行隊。所以日本想要攻擊成都和重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從1938年開始,日軍卻是對重慶執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略轟炸,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佔領重慶。

日軍沒有佔領成都和重慶的最關鍵因素還是在於這兩個地方可以說是中國最後的戰略要地了,這裡有重兵把守。如果重慶一旦發生戰爭,那將是國運之戰,亡國之戰。一旦日軍選擇在這裡作戰的話,很容易被牽制在這裡,形成添油戰術,很可能會造成整個中國地區戰局的崩壞,實際上也實在拿不出多少兵力去打重慶了。

日軍二戰來勢洶洶,為何卻對這兩城束手無策?

圖為準備轟炸日本本土的B29轟炸機群

最後一點就是時間不允許,戰爭進入中後期以後,隔山觀火的也看夠了,該反擊的也準備反擊了,美國對日本宣戰了。日本本土已經開始遭受打擊了,已經沒有多少資源可以用來支援中國戰場了。而這個時候八路軍也有自己的軍工廠,輕武器彈藥什麼的起碼能自給自足了。不像開戰時期,三人一條槍,一人五發彈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其實日本做夢都想佔領重慶,拿下重慶基本上就等於拿下了全中國了,至少在日本的眼中是這樣的。其實不管是中日戰爭還是蘇德戰爭,領土小國去侵略領土大國是註定不會成功的。比德國更慘的還是日本這樣四面環海的國家,戰爭受到的掣肘比德國更加嚴重,即使沒有援助,日本最終也會失敗。只不過時間會長一點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