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農村養鵝要注意什麼?

白王夜貓


在農村養鵝要注意什麼?

在農村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而這個脖子長就是指鵝。說真的,在農村裡養雞的很多,養鴨子的也不少,但是養鵝的是真的不多。而且在集市上也很難看到有鵝銷售,最多的是雞,然後才是鴨子。所以要想養鵝,就得想清楚是自己家養幾隻用來吃呢,還是為了銷售。如果是後者的話,就得想好銷售方式,因為在農村裡購買鵝的人真不多。

其次,那就是養鵝需要注意衛生。很多人不願意養鵝,還有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額沒有雞好養活,因為鵝是喜歡有水的環境的。所以打算養鵝,就得看自家附近是否有利於鵝生長的環境,如果是在山上,或者是缺水的地方就不建議養鵝了。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在夏季的時候,鵝是很容易生病的。特別是鵝的排洩物,更是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即便是在農村裡養鵝,也還是要勤打掃衛生,並且對鵝舍定期進行消毒。

再次,防止鼠害。雖然鵝的體型比較龐大,是不怕黃鼠狼的。但是在農村裡的老鼠是比較多的,還是需要地方鼠害。有些老鼠,就真的會咬傷、咬傷鵝哦!所以一定要提防鼠害,對鵝舍要安裝裝防鼠網和防鼠洞,發現有老鼠洞了,一定要及時採取措施。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那就是鵝的食量是比較大的。因此每天餵養鵝的時候,是要科學控制飲食量哦!

而且在農村裡鵝還被稱之為三大“惡霸”之一,甚至就連土狗都要怕他。所以養鵝還得和鄰里之間處理好關係,避免因為養鵝而導致彼此之間關係惡化。


農夫也瘋狂


"農村養鵝要注意什麼?"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鵝肉還是很好吃的,但是養殖的成本有點兒高,俗話有說"家有萬擔糧,不養長脖子",這個長脖子就是說的鵝。在農村還是能夠看見一些人養鵝,但不是賣而是自己吃。那麼,在養殖鵝的過程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養鵝需要注意飼養的環境

鵝養殖環境包括了溫度,溼度,光照和通風等等方面。一是,溫度。鵝舍之內,溫度要穩定在28~30℃,特別是育雛的最初第一週溫度,不得低於28℃。二是,溼度。舍內溼度要保持在60%~65%。三是,光照,每天要保持在16~18小時。四是,通風要良好,不可過於封閉,也要注意強風的傷害。



養鵝需要明確養殖的密度

密度太大不利於鵝的生長,密度太小又浪費地方。所以,需要明確一個標準來決定養殖的密度。通常情況下,一個平方可養殖周齡的鵝15~20只;8~14日齡的鵝可以養殖10~15只;15~21日齡,可以飼養10只;22~30日齡的,可以飼養6只。

根據以上分析,飼養10只鵝,3平米最適合。



餵養鵝每天要吃多少糧食

鵝既吃飼料,也吃嫩草,屬於雜食家畜。另外,鵝的日齡不一樣,餵養次數也不一樣。具體的每天餵養多少料草,詳情分析如下:

1~5日齡的鵝,料草比為1:1;6~10日齡的鵝,料草比為1:2~3;11~25日齡料草比為1:4~8;26~30日齡,料草比1:9~12。另外,1~10日齡的鵝每天可餵養7~8次,11~20日齡的鵝每天餵養5~6次,20日齡之後的鵝每天可餵養4次。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在農村養鵝需要注意事項:一要選好場地是關健,鵝膽小怕喧鬧,找個假淨,地勢高的地方建鵝棚。

二,特別注意育稚期的管理是關建。養鵝的成敗就看鵝的成活率,所以,在鵝苗購回來的第一天就要給它注射小鵝:瘟疫苗。夜裡特別注意小鵝壓堆,用手來回扒開,體弱小的分開飼養。夜裡注意防鼠。

三,雛鵝的飼養。鵝是草食性家禽,喜歡吃青草青菜,青菜最好自己提前種植。在飼養的過程中精料和青料結合,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小鵝的精神狀態,發現有病鵝及時用藥。

四,仔鵝的管理。錐鵝過了二十天就可以放牧,活動量就大了,這個時候注意看管,別讓別人家的狗進入養值場。不管咋說,養值不能放鬆,不到鵝出欄整棵心不能放鬆

鵝六七天就可以出欄了,養的多聯繫商家,少的話銷往飯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