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臺灣炫耀自己加入的這個“國際組織” 如今卻被美國放了鴿子

大家都知道,這臺獨分子為了讓國際社會承認臺灣是個“國家”,一直在拼命在各種國際組織上碰瓷,要求加入。

但因為聯合國根本就不承認臺獨,臺獨分子也屢屢碰壁。

於是,他們便“另闢蹊徑”,開始想辦法加入各種民間性質或行業性質的“國際組織”,以此刷存在感。

台湾炫耀自己加入的这个“国际组织” 如今却被美国放了鸽子

成立於2003年的“飛行事故調查員紀錄器工作小組”(Accident Investigator Recorder,簡稱AIR)就是這麼一個組織。該組織是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TSB)、法國航空失事調查局(BEA)、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ATSB)和臺灣飛安會(ASC)共同發起創立的。

同時,這也是臺灣當局因為無法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而尋求的一種“精神勝利法”——當然,臺灣方面管這種做法叫“隱形外交”,一個很“體面”的名字。

不過,根據臺灣中央社等媒體的說法,AIR其實是一個民航業的專屬資訊交流平臺,其會議上的討論成果也只會被納入“國際民航組織”下屬的一個“飛航紀錄器專家工作小組”進行[討論]。

可在臺灣當局看來,由於“飛航紀錄器專家工作小組”屬於“國際民航組織”,所以這“幾乎等於”是在參加“國際民航組織”的議題討論了。

甚至臺灣方面還自豪地稱:“由於加入的AIR的會員全部是官方調查機構,這也證明了臺灣的國際影響力,而且中國大陸至今還未獲準加入呢”。

可尷尬的是,該組織原定於今年9月18日至9月20日在臺北舉行的年會,卻曝出美國軍方臨時以預算不足為由取消了行程。臺灣當局對於被美國老大“放了鴿子”,自然也是十分失望……

而對臺灣當局來說更“打臉”的是,由“國際民航組織”於今天(17日)在巴西召開的世界航空論壇,不僅沒有邀請臺灣,而且會上即將發表演講的“國際民航組織”首位女性秘書長的柳芳還是大陸籍人士。

所以,這AIR到底是臺灣當局的“隱形外交”還是一塊“遮羞布”,已經無需多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