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如美國文化地理學者鄧肯(J. Duncan)所言:景觀是文明的文本。漢唐帝國的都城長安十分壯觀,宮室豪華。將兩個朝代的同一個都城做對比觀察,仍可看出二者間的重要差異,這些差異乃是各自哲學、美學、文化觀的體現。

西漢時代的長安城和唐代的長安城都是大王朝的都城。但因為時代不同,頗有差異,這裡提出三點不同。

規劃思想不同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漢長安——法天象地,星辰為引

西漢長安城規模宏大,佈局精巧,但神奇的是它並非後來都城那樣的工整嚴密,它的城牆是不規則形的。據考古發掘,南牆中部南凸,東段偏北,西段偏南;西牆南、北兩段錯開;西北部分曲折延伸;只有東牆完整平直。《三輔黃圖》稱其“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斗形”。認為城市的設計有意效仿天象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漢長安考古復原圖與天體星圖

在星圖上,將北斗七星、勾陳、北極、紫薇右垣星座連接起來,與漢長安城形狀驚人相似。南端突出為天璣所在,建章宮獨立於西南,正是開陽、搖光的連接部分,西北曲折城牆與太子、勾陳連線吻合,璇璣、天樞與勾陳一(北極星)三點一線已經被天文學證實,在天文觀察中,只要沿著璇璣——天樞的方向,即可找到北極星,和東牆的平直完整相一致。更讓人驚奇的是,連接安門、清明門、宣平門、洛城門等八條大道也基本相同,甚至主要宮殿、市場的大小比例也基本相符。

中國傳統文化觀念裡,自然與人是相互感應的,天、地、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漢長安城的設計便是取法於天,形之於地。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唐長安——效法周易,政通人和

唐長安城的前身是隋代的大興城,地址在龍首原南麓。宇文愷“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條高坡,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宮殿,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應君子之數…”可見宇文愷的設計理念主要是順應了《周易》之道。這六條高坡直到今天也還清晰可辨。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唐長安城的六條高坡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佛陀波利在大明宮受皇帝召見(莫高窟第217窟)

唐繼承了隋的設計理念,大明宮位於郭城之外的東北角,佔據了“艮”位。大明宮名字源於《彖傳》“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大明”即太陽,運行時天地四時乃成。唐長安城裡的裡坊以108坊最為穩定,其分佈為“皇城之東盡東郭,東西三坊。皇城之西盡西郭,東西三坊。南北皆十三坊,象一年有潤。皇城之南,東西四坊,以象四時,南北九坊,取則周禮九則之制。”(長安志 卷七)將一年四季,周禮之制皆寓於坊列中。

漢唐都城規劃思想的變化體現了從“天文”到“人文”的認識過程。

建設過程不同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漢長樂宮復原圖

西漢的長安城是劉邦的時候開始建設的,當時這裡並不是空地,還殘留著幾座秦朝的舊宮殿,劉邦是草根出身,還沒有養成奢華的習慣,只是命人把秦朝舊宮殿裝修一下,當作自己的宮殿,就在裡面做起了皇上,而長安城的歷史也由此掀開。

劉邦修繕的第一座宮殿叫長樂宮,不久又在它的附近修建了全新的未央宮、北宮,這位漢高祖見過的長安城,主要為這幾座宮殿。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漢長安城遺址復原圖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張騫出使西域圖(圖中宮殿為甘泉宮)

漢武帝雄才大略,朝廷也積攢了財力,於是進一步大建宮殿,先後修了桂宮、明光宮等,幾乎把城牆裡面的地面都佔滿了。但還不夠,漢武帝又下令在西牆外面修建了巨大的建章宮。長安城的大建設到此算是基本結束了。

今天我們在許多書上看見的漢長安城平面圖,畫的就是漢武帝時的樣子。從漢高祖起幾代帝王,斷斷續續九十來年,才建成了今天我們熟悉的樣子。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1980年唐長安城復原圖

唐長安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唐長安城是隋朝建設起來的,一次規劃,一次建設,一次成形,是這座城市的特點。

方形帶來清楚的空間秩序,容易利用城市整體格局設置禮儀方位,比如太廟要在東邊,社稷壇要在西邊等等。而在所有禮儀方位中,最重要的是城市中軸線。中軸線要達到左右對稱的效果,就必須要方形城市。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妖貓傳》中俯瞰長安

中國古代不但要擇中立國,還講究擇中立宮。皇帝的朝宮正殿面南背北,坐落在全城的中心在線。隋唐(大興)長安是第一個具有中軸線的統一王朝的大都城。後來的宋開封、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有中軸線,不用說,它們的城市輪廓都是方形的。當然,橫平豎直的街道格局對於城市百姓的活動也很方便,比如找路,就一點也不麻煩。

居民區不同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漢長安城裡當然有許多百姓,但他們的房屋院落在哪裡,沒有古書文字說得清楚。從地圖上看,長安城裡絕大部分地面都被宮殿佔了,留下的空地真是不多了。所以學者們推斷,一定有許多百姓的居住院落在城牆的外面。在城牆外面沒有關係,只要不是離得太遠,都算是長安城的人。

漢代的長安居民過了很長的太平盛世的日子,人們的道德也都培養得不錯。《漢書》裡面記載了一件事。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昌邑王劉賀(海昏侯)手下有一位中尉叫王吉(字子陽),始吉少時學問,居長安。東家有大棗樹垂吉庭中,吉婦取棗以啖吉。吉後知之,乃去婦。東家聞而欲伐其樹,鄰里共止之,因固請吉令還婦。裡中為之語曰:“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復還。”其勵志如此。(《漢書》卷七十二。)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感到,王吉與東家共享的其實不是棗樹,而是道德。這個勵志故事影響還不小,後來宋朝著名詩人辛棄疾有一首七絕《和郭逢道韻》,就是借用了王吉啖棗的典故:

棗樹平生嘆子陽,裡歌雖短意偏長。

東家昨夜梅花發,愧我分他一半香。

這段故事是很難得的一條關於漢長安城市生活的記錄,畢竟時間太久,所以沒有多少漢長安的民間故事流傳下來,但是關於唐朝長安城的生活情景的記載就有很多了。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唐長安城平面圖

先了解一下唐代長安城居民區的樣子。在唐長安城的平面圖上可以看到,城市的街道是十分整齊的,而由整齊的街道又分割出很多整齊的街區。這裡不像漢長安那樣把絕大部分城市空間給宮殿,皇帝活動的地方只在城市的北半部,城市南面的廣闊空間都給了百姓做居民區。這些居民區稱為“坊”。好幾十座坊都是整整齊齊排列著,想必在規劃圖紙上是拿著尺子畫出來的,而工匠們在施工的時候也一定是相當認真,所以才有這樣的景觀。

這些整齊的方格網狀的街區結構,引起唐朝詩人的注意,比如白居易在《登觀音臺望城》中就寫道: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另有人在詩中稱:

六街鼓絕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

詩句裡面講的是甚麼事呢?原來,唐長安城圖上畫的那些方塊的坊,都是有圍牆的。大的坊四面開門,小的坊只有兩面開門,門口都有門吏把守,負責啟閉。早上要敲響城鼓,坊門開啟,居民才能出來,傍晚城鼓又敲起,卻要關閉坊門了,居民們都要回到坊裡歇下。所以晚上的長安大街上,空空蕩蕩,而月色則顯得更加清淨了。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華嚴經變蓮花藏世界長安城裡坊圖(莫高窟 85窟)

漢長安城在今天西安市的西北部,唐長安城則正好在西安市中心區的下面。今天我們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時,仍然能感受到來自於漢唐的盛世氣韻。

綜合不激不進、從天文到人文——漢唐長安城規劃思想的演變

製圖:豆豆

審核:荊溪

出品:西安報業新媒體中心

歷史觀: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各長甚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