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論語》:灑脫不是放棄,而是放下


《論語》:灑脫不是放棄,而是放下

《論語》

【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之事,不必固執拘泥於“怎麼做可以或怎麼做不可以”的成見,凡事只要合乎情理道義就行了。

【引申】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凡事要取一點靈活灑脫的態度。

我們埋在痛苦了幾分鐘沒有關係,如果長時間地想著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蝕你的心力。日積月累,你的精神可能瀕於奔潰。那時你就什麼事也幹不了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整天悶悶不樂,愁眉不展,擺著一張被生活欺負過的臉,可是仔細想想,令他們糾結,痛苦,不愉快的,並非多麼不可挽回的大事,反而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灑脫不是放棄,不是雙手一攤不作為,而下懂得放下,放下自卑、放下執念、放下妄想、也放下時過境遷的那些傷害。

有一句說的挺好,人生除了生與死,再無其他大事。但大多數人,懂這個道理,但依舊做不到。

而我們之所以容易,困在一人一事一局中,其實還是因為,我們的層次低,境界不夠高,缺少一點智慧。


《論語》:灑脫不是放棄,而是放下

其實,作為成年人,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許多不如意。大到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買不到房,談不到對象。小到因為一個小失誤,被領導訓了一個鐘頭,好不容易等到了公交,但怎麼也擠不上去,你喜歡的姑娘,恰好不喜歡你。

最終擊垮你的,也許並不是你無法承擔一切壞結果,而是你始終放不下自己的糟糕情緒。

而樂觀的人,並不是未經世事,一路平坦,充當幸運兒,而是即便身處泥沼地,萬般不順意,也能擺正心態,能扛的就扛,能忍的則忍,改變不了的就放棄,有餘地的就努力。

當然這樣的處世態度,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學會。它需要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不斷的在挫敗中,修行,修心,最後修煉出一個更加平和,開闊,完整的自己。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

通常一個因為掉了幾塊錢,就嘮叨糾結半天,錯過一站,就要影響一上午的心情,他們在乎的不是那幾塊錢,也不是浪費的幾分鐘,而是他們的心胸狹隘,所以才會跟自己較勁。


《論語》:灑脫不是放棄,而是放下

其實,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不稱心,不如意,不順遂的事。但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經歷,讓我們學會更好的沉澱,豐富,完善自己。

過去的事,已成定局,未來的事,我們無法預測,唯有活在當下,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善待你身邊所有的人,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從容,安定的走下去,

你會發現,沒有什麼人,是淡忘不了的,也沒有什麼事,是過不去的,錯了就錯了,過了就過了,應該把握現在,迎向未來。

放下時不要問“為什麼”。所以,當你在質問“為什麼”的時候,就要意識到自己又在跟現實、老天或是對方較勁了,接納是不需要問“為什麼”的。處理它,放下它,安心自在!

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偉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越懂得放下的人,越快樂。相信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你同樣可以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