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道德有什麼用?

用戶3158132305941


小一覺得,道,即道理;德,即品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是說要做一個講道理、具美德的人。懂道理不容易,樹良德不容易,遵守社會公德更不容易。倘若人人都能做到,現實中哪會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事,不會有萬惡的疫苗事件,不會有惋惜的滴滴事件,不會有可惡的霸座事件,也不會有出現神奇反轉的寶馬事件。



國家提倡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因為我們的法律還不完善,生活中的那些細微之處,也不值得專門立條法律,這樣反倒顯得法律太廉價了。所以,這就有了道德對人們的約束。

不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是一種違背法律的行為。可是,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試想一下,當你年老的時候,或者這位老人家是你的親朋好友,為了不讓自己心裡不舒服,為了不受旁邊人目光的譴責,迫於壓力,可能你就會主動讓出了座位。這,就是道德的力量!



當然,對於那些為老不尊的人或者自己實在是太累的情況下,小一倒覺得不讓也罷。小一曾經讓座給一個小朋友,可是小朋友和他的家長半個字沒有,連看我一眼都不捨得,小一真的很無語!不圖一句“謝謝”,視我為空氣,好尷尬啊!不過,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了。別人,由他去!

道是道路,德是嘉德,美好的品德指引著,會讓你的人生路更加長遠和寬廣。社會是一個集體,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一個人轉。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前面的人掉東西了喊一聲,後面有車過來了讓一下,快遞員推著沉重的東西進來了開下門,地鐵上有人沒站穩拉一把,這些都是舉手之勞。



不要求錦上添花,也不要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不要求雪中送炭,但起碼不要在他人虎落平陽的時候落井下石,這便是最基本的道德。

美好的道德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愛,更加美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麗,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和有溫度!


一抒己見


謝@風雅人文觀察 君邀。

“道”與“德”何解?見仁見智。

從文字及文獻的角度看,的本義是道路

的本義也是道路,更準確地說,是直路,是不邪不曲的道路

以下從文字及文獻的角度談談“道”、“德”二字的來龍去脈。

一、說

先說“道”字。

在西周早期金文中,“道”由“”與“”構成:

(四周是“

”,中間是“”)

“道”是形聲會意字。

“行”(háng)是“道”的義符,是“道路”之義:

《詩經·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微行”即“小路”)《詩經·小雅·小弁》:“有死人,尚或墐之。”(“墐”讀jìn,“埋葬”之義)

甲骨文“行”寫作:

“行”象道路交匯之形。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行象四達之衢,人之所行也。”

“首”既是義符,也是聲符

“首”就是“頭”,造字者以局部指代整體,用“首”表示人。

“首”與“道”在上古時韻母相近,所以“首”在表意的同時,也起到了提示“道”的讀音的作用。

(人的頭)和(道路)組合到一塊兒,即為

人行走的道路之義:

《詩·小雅·大東》:“周,其矢。”(“砥”是磨刀石,“矢”是箭矢,以喻道之平直)《史記·陳涉世家》:“會天大雨,不通。”《說文解字·辵部》:“道,所行道也。”《釋名·釋道》:“道,一達曰道路。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

在西周晚期的金文中,“道”的下邊加了一個

腳趾,象徵腳掌):

(四周是“”,中間是“”,下邊是“”;“首”加“止”即“頭”加“腳”,象徵人在走路)

在戰國晚期金文,“道”字由“彳”、“首”、“止”構成,“行”的右半部分被去除了

(左邊是“

”,右上是“”,右下是“”)

到了小篆,“道”字由“辵”與“首”構成,凝合為

(左邊是“”,右邊是“”)

到了秦隸中的“道”,“辵”字微調,“首”的上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到了漢隸中的“道”,“辵”進一步調整:

楷書中,“辵”寫成了“辶”,“道”也就寫成了“道”。

如上所說,“道”的本義是“

道路”,是人行走的道路

引而伸之,即為“道義”,是人行為的原則

《春秋左氏傳·桓公六年》:“所謂,忠於民,而信於神也。”《孟子·公孫丑下》:“得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又可引申為“規律”,是自然與社會運行的規則:

《周易·說卦》:“是以立天之,曰陰與陽;立地之,曰柔與剛;立人之,曰仁與義。”《鄧析子·無厚》:“夫舟浮於水,車轉於陸,此自然也。”

又可引申為“宇宙的本原、本體”:

《周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強為之名曰大。”《韓非子·解老》:“者,萬物之所然者,萬理之所稽也。”

二、解

再說“德”字。

甲骨文中,“德”由“行”與“直”組成:

(四周是“”,中間是由“”和一豎構成的“”)

“德”也是形聲會意字。

“行”是“德”的義符,是“道路”之義(見上)。

“直”是“德”的聲符(“直”、“德”在上古時讀音相近),起到提示“德”的讀音的作用。

“直”也是“德”的義符,起到揭示“德”的意義的作用。

加上

,即為直路之義。

西周早期金文中,“德”字省去了“行”字右邊的“”:

(左邊是“”,右邊是“”)

到了西周中期金文中的“德”,“目”上面的一豎中間多了一個圓點,“目”下面添了一個“心”:

(左邊是“”,右上是“”,右下是“”)

到了小篆,圓點變成了一豎:

(左邊是“”,右邊是“

”)

漢隸中,“德”寫作:

隸書“德”再經楷化,就形成了今日的“德”字。

如上所說,“德”的本義是“直路”,是人出行時的正確道路。

引而伸之,即為“

道德”、“德行”,是人的正確行為:

《周易·乾·文言》:“子曰:‘君子進修業。忠信,所以進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論語·述而》:“子曰: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亦可引申為“規律”,是自然與社會運行的正確軌道:

《莊子·天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而已矣。”《韓詩外傳》卷五:“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間者,也。”

三、略論

道德

“道”與“德”結合到一塊兒,即是“道德”。

“道德”二字,蘊意深厚;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應尹喜之請,著五千言,便以“道德”為名(亦名為“老子”):

(趙孟頫手書《道德經》)

那麼,“道德”有何作用呢?

曰:滋養人心向善,導引士志求真

“道德”隨世而變,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表象。

“道德”經時而恆,不同的時代有相同的道德內核。

“直”既是早期金文“德”字的義符,又是它的聲符,是造字者為選定的核心。“德”字的意義雖隨時代而發展,卻未離開“直”這一核心義。

“惪”(dé)是西周中期金文之後“德”字的義符兼聲符,更是它的古字;

)上直心是為)。

“東海西海,心理攸同”,佛家亦以“直”為貴。《楞嚴經》雲:“十方如來,同一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釋家以“直心”為“道”,以“直心”為了脫生死的根本憑藉,此與先民對“德”的認識若合符節。



讀籀書也


道德,道者,方法、技術、方向;德者,素養、品性、品質。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和習慣。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到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

從科學的角度上,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勞倫斯·柯爾伯格 (Lawrence Kohlberg)提出了著名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他認為,成人所擁有的道德判斷能力是從其兒童階段,伴隨著智力發展,通過學習身邊成人的價值判斷而不斷形成的。

通過向不同年齡的幼童講述道德難題,讓孩子分析其中的價值判斷,柯爾伯格得出了著名的

“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三水平是指:

水平一:前道德水平--對應階段1和階段2

水平二:習俗角色遵從的道德水平--對應階段3和階段4

水平三:自我接受的道德準則的道德水平--對應階段5和階段6


同時,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對應著彼此獨立的道德動機。

六階段是指:

階段1:遭受他人懲罰

階段2:對物品的佔有或得到獎勵

階段3:受到他人的譴責

階段4:被公認的權威斥責、驅逐並有罪惡感

階段5:所在群體的尊重或者不敬

階段6:自我譴責

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揭示了人的道德發展過程。更重要的是,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實質上把道德進行了分層,更讓我們看清了“道德有什麼用”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試想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混亂的、不和諧的社會。道德與法律,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當通過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把道德拆開來看後,就會發現,法律在很多層面上與道德不謀而合。


道德發展過程

道德發展過程的水平一稱為“前道德水平”,這個水平的特徵是以自我為中心,看重個人利益。在階段1,幼兒認識不到他人的利益,他的行為是出於不良行為會受罰的恐懼;到了階段2,幼兒認識到他人的利益重要,但他們的行為僅僅是為了得到同等的回報。

到了水平二,人際關係中的個體角色身份開始發揮作用。階段3,幼兒的行為是為了達到他人的期望,並維持與他人間的信任與忠誠。階段4,他認識到了法律與秩序的存在,並表現出對法律和秩序的尊重。

而當一個人進入水平3時,他的道德判斷開始超越現有的法律。階段5,人們開始承認某些法律比其他更好。存在合情不合法,合法不合情的事實。但人們依然信任尊重法律,通過程序來修正法律。到了階段6,人的道德判斷將建立在普遍道德行為準則的信仰之上。決定道德的將是個人的良心。

柯爾伯格認為,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完全達到階段6,它們只出現在具有道義感的偉大領導者身上。如甘地、梭羅、馬丁·路德·金。

圖為甘地


說到底,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運轉的基石。它來自於人們共同接受認可的社會理念,也維繫了社會的正常運轉。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民眾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法制觀念也會隨之不斷改善。這本身就是中國的一件幸事。


九度十二分


這個問題太龐大,一百個人估計會有一百個答案,老麥就說說自己的理解吧,諸位就搬個小馬紮,與老麥一起說說那些不科學的事情。

所謂'“道”,既是咱們普通百姓平日裡所說的“天”,而所謂“天”,延伸下來的話也就是“老天爺”,而這個“老天爺”有兩重含義,一重就是玉皇大帝;另一重則指的是天地萬物生化消逝所遵循的自然生命法則。也就是說,道,是一種規律,一種法則,或者說一種制度。

所謂“德”,則是一種行為,一種軌跡,或者說是一種自然生命運行軌跡,是一種動態的行為,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可以理解為是執行力,而這個執行力是針對“道”的,也就是說,只有遵循了“道”的“德”,才能順應天地萬物的生化規則,才能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那麼,所謂“道德”,解釋下來的話,就是“以自然生命法則或是規律為依託,嚴格去執行,去發展”,也就是我們時常所說的:順應天道。這個順應天道,既是“道德”的真實含義。只有順應了這個“道德”,萬事萬物才能趨於陰陽平衡,持續穩定。

好了,這就是老麥的粗淺理解,諸位高能,有什麼指教,也誠請留言,與老麥共同探討。

說明:本文原創老麥,圖片來源於網絡,首發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繫老麥。敬請關注:老麥說說,與老麥一起去探尋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老麥說說


道為什麼說不清呢?因為它涵蓋的面太廣,太複雜,無法用人類的語言描述。因為人類的語言,是人六觸的表述,一但超出人六觸的範圍,就無法理解詞的意義了。人類,只是道的最底層,而宇宙中卻有無數的空間,無數的層次,都是包涵於道中。比如說佛和佛的世界。人們常說是佛“得道成佛”。也就是說,佛和佛的世界,都符合了道的某個層次之理,才會存於那個層次之中,而道卻有許多層次,也就有許多層的宇宙與世界。而道的最高層的解釋,就是“忍,真,善”。這三個字,存在於宇宙所有空間和微粒之中,代表了宇宙終及的含義。

下面咱們講一下“德”。 現在的人們,總把“德”歸於意識形態中,認為“德”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可是古人卻有詞彙說“缺德”,或“積德”,或說“德冠古今”。這些詞彙,都將“德”描繪成物質的東西,要不怎會“缺”了呢?或者說,又怎能“積”呢?成語有“積沙成塔”等許多詞,講的都是物質的東西。

其實,這個“德”還真是物質。人從出生的那刻起,在許多平行的空間中,都誕生了一個你。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人的身上帶有兩種氣團似的物質,分白色和黑色。而白色的氣團,我們叫“德”,而黑色的氣團,我們叫“業”。“德”,是人做了好事,善事而得到的,所以才有了“行善積德”的成語。而人做了壞事,欺負了誰,那他身上的“業”,就會增加,同時,還會從他身上飛走一塊“德”,補到被他欺負的人身上。這就是俗語講的,此人“缺德”了。而被欺負之人得到了這“德”,就會增加福份。所以古人又講了“吃虧是福”。而吃虧之人由於受到了痛苦,本身上的“業”也會消掉一塊,飛到欺負他的人身上。對他來說,是“消業”了。而欺負他的人卻因此增加了“業”,所以古人就說此人做壞事,是在“造業”呀。

那麼,這個“德”和“業”對人有什麼影響呢?“德”大,會當大官,發大財。這是“德”多帶來的。而對修行人來講,“德”可以演化成功,一能改變生命的本質,提高生命層次,才會有“功德圓滿”的說法。而“業”多,“業”力就大,人就貧窮,諸事不順,短壽。有些“業”多之人,靠一些手段,關係,當了一定層次的官,發了一些小財 ,生活中常有這些象。但不會長久,因為有句古話,叫“德不配位”,就是你身上沒那麼大的德,而有了這些本不該屬於你的東西。那麼,你就得有一些損耗來彌補空缺。有的人會短壽,有的則用災病補償。

古時百姓是懂得這個道理的,所以都怕“缺德”,做壞事的就少,也就有做了壞事,覺得在人前“抬不起頭”。就是說明社會風氣正。那象現在,都巴不得能認識幾個身上刺龍的,感覺能挺直腰桿做人。


古往今來之傳統


什麼是“道”?地上本無道。所謂道,大都是前人在荒蕪中披荊斬棘開拓出來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道。

道本無理,為了給行道的人指明方向與目的地,於是給道起了名稱,這道的名稱就是理,疏理的理。於是理出了人間許多道,比如:王道、人道、商道、正道、邪道、直至“盜亦有道”。

至此,“道”與“理”結合在一起,變成了社會各項各業,各類人群“行”的道理,“為”的規距。

什麼是“德”?人生本來有性無德。餓了吃,困了睡;熱了脫,冷了穿;樂了笑,悲了哭;想表達,就要說。

所謂“德”,是人類的智慧者經過長期的啄磨後,為了束傅人類原始的本性,不讓這種本性破壞了人類群居的環境,從而不斷編織的一件漂亮的外衣。比如吃:吃什麼?哪裡來?怎麼吃?比如睡:睡哪裡?與誰睡?怎麼睡?比如穿:穿什麼,怎麼穿?比如笑:笑什麼,怎麼笑?比如哭:哭什麼,怎麼哭?比如說:說計麼,怎麼說?這些本性的行為如果都能披上一件有德的外衣,人類社會的磨擦或者說矛盾吧?就會大幅度減少,甚至消除。

所以“德”是一件人生的外罩。這件外罩也分檔次,最高的一檔,能擋得住權、色、利的侵襲,而又能不斷釋放光芒,溫暖他人。

結束語:“道德是什麼?”,道德就是:社會上的人群都前行在有道理(規距)的路上,而且都穿著漂亮又統一的外衣。


手機用戶明心


道,就是自然,還用解釋?道法自然還用解釋?道就是自然。

樹就是自然,身體就是自然,每個人都是自然的。

德就是表現形式,你看,每個人的表現形式都是不同,我們常常說“什麼德性”,就是這個人怎麼會表現的那樣。德就是自然的表現形式,就是道的表現形式。

萬物都是自然的,但是表現形式五花八門千差萬別。那就是道德。

這麼簡單的理解,你立馬又錯過了道德經的真義。

為什麼要道法自然?因為我們總是在違背自然。否則道德經就毫無意義了。對自然的態度就是無為。那就是道德經的真義。我們有太多的有為,以至於把地球弄的滿目蒼夷,面目全非。最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身體弄得身心俱疲,形容枯槁,瘦骨嶙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那些常年生病的人,那些骨瘦如柴的人,只能借用一下那句話,就是“萬惡的舊社會”把人變成了鬼。我們老是責怪別人,責怪社會,所以永遠不會進步,不會成長。其實是自己,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那就是道德經的真義。

頭腦跟身體連在一起的,頭腦裡面的任何念頭身體都會跟著動的,就像電腦一樣,你鼠標移動一下,鍵盤碰一下,不只是屏幕上有動靜,而是整個電腦都在動,它是一個整體,你看到屏幕上文字在跳躍,其實那是表面現象,支撐那個文字跳躍的是整個機器,如果你跟服務器連接的話,那是一個巨大的網絡在支撐你的工作。你敲一下鍵盤,整個網絡都在運行。

頭腦跟身體連在一起的,頭腦跑的快,身體會精疲力竭的,頭腦裡面的念頭如果是矛盾的,那麼身體不是疲勞,不只是疲勞,而是撕裂,如果頭腦裡面有無數個矛盾的念頭,那麼身體就是不知所措,失魂落魄,肝腸寸斷,撕心裂肺。殫精竭慮到最後就是瘋狂,一個人瘋狂傷害的是幾個人,整個社會瘋狂就是世界大戰。

那才是真正的違背自然的後果,不是傷害樹,傷害地球,傷害幾個動物,而是害人害己。

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我們認為頭腦就是我們的一切,我思故我在,那就是問題的根源。頭腦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頭腦沒有錯,問題是我們只記得頭腦,忘了自己的身體。或者一直記得身體是自己的,但是沒有真正的在意它,在意的是頭腦想象出來的東西。比如論文吧!

有一個跟我同年的女孩子吧!舉這個例子吧!她走的時候50歲還不到,臨走前把她自己寫的SCI論文全部燒掉。她肯定恨死那些論文了,那些論文有啥用?我不知道!她的論文幾乎沒人看,除了她自己。整個社會都在意的是排名,在意的是收視率,在意的是誰跟誰,誰聽誰,誰指揮誰。都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位置,票子,房子,兒子。在意的都是跟別人的攀比,到死還要攀比,看誰死的風光,死的蕩氣迴腸,死的比什麼什麼還重,哦,是司馬遷說的,死的比泰山還重。其實,生命都是一樣的,在別人的心目中你的分量很重,但是,那是別人的事,跟本人其實是沒關係的,如果你在意別人的感受,那就是不自然。

你的心老是被別人牽著走,那就是不自然了。你的心老是在外面,不在裡面,那不是分心嗎?心怎麼可以被分呢?分心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混亂的根源,動盪的根源,悲劇的根源。只有一個人內在和諧了,才能跟社會和諧,跟自然和諧。每個人的內在和諧了,整個世界才會和諧。

怎麼才能和諧?只有把心收回來,回到自己的內在,煩惱,痛苦都是把心收回來的一個契機,把心收回來的關鍵點。看著自己的煩惱,啥都不要做,那就是無為,那就是自然。

蚊子咬你,身上有很多癢塊,你不要去動它,只是意識到它,很快,那個塊很快消失。你可以做幾次試驗。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頭腦,已經形成慣性了,不去抓怎麼能行呢?那就是孫悟空的原型,看見妖怪就打,其實,妖怪就是一股能量。就算手不去抓那個癢塊,心裡面還是在排斥它,那就只能把注意力轉移了。跟猴哥說,不要跟癢塊玩,我們去玩另外一個遊戲。當然,最高境界不是轉轉註意力,那是沒辦法的辦法。頭腦就是猴哥。

最高境界是知道自己是誰?所有你看到的都不是你,但是你跟它分不開。你對它啥都做不了,因為你是無,是空,能做啥呢?所有的做都不是你在做,都是能量在做。就像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風是能量,草是能量的表現形式,也是道的表現形式,枯和榮都是德,都是道的表現形式。所有身體裡面發生的一切,包含頭腦的執著,頭腦的慣性,都是能量的表現形式,都是自然的表現形式,都是德,那就是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夢不是沒有,夢就是能量的表現形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珠亦如電,電難道不是能量?珠其實也是能量的表現形式,水有三種狀態,液態,氣態,固態,它的變化跟溫度息息相關,難道不是能量的表現形式?夢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不反對任何人,我只是說把心收回來,身心和諧。我的任何話都只是在說明問題,沒有對司馬遷不尊重的意思,沒有說別人的不是,別人的壞話,那些全部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本意就是: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那才是道德經的真義。


宅zhai某人


“道”就是“路”。

“道”本來是看得見的物體運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觀事物運行因循的軌跡。同時它又是抽象的“路”,是看不見形、聽不著聲、品不出味、觸不到體的抽象於物質的潛在軌跡,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運行軌跡的大致的經驗的認知,是應該取法依據的而不應該違背和對抗的動態的行事原則。

“德”是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

“德”從“道”而來,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礎上,通過修道來立德。“德”依附於“道”。“道”是行事應遵循的原則,“德”就是按“道”行事,依“道”而行就是有“德”,不依“道”而行就是無“德”。“道”是“德”的載體,沒有道,德就無從談起。 “道”與“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動態的。

“道德”一詞正是“道”與“德”結合的產物,它也是衡量人的客觀標準。


陳廣逵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道德有什麼用?簡單地說,道是指萬物的最根本規律。“大道至簡”,簡到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其表現形式是運動變化的。換個角度來說,道,天之道,以天地萬物之自然規律為道;德是人之德,即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的品德,即人品。即“德行天下。”

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須適應社會。必須不斷修養,即孔子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在當代,應該不忘初心,愛國愛民,尊守黨紀國法,做個高尚的人,做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以上是膚淺看法,請雅正之。


桂花芳香77105282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無論這句話有多少種解釋和引發了多少種岐義,也無論老子的本意是什麼,都給人們的思想觀念造成了不小的影響。\r

道究竟可不可以道?能不能常道?道出來有什麼用?人能不能得道、尊道、守道?道是不是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這些疑問,困擾人幾千年,進而影響到人的文化形態。\r

道是什麼?道不是物,也不是器,道是法則、是規律、是抽象的觀念。道在哪裡?道在萬物之中,道在萬物之間,道決定萬物的存在秩序,道是萬物變化發展的主因。道可感、可見、可知,它是表象事物的後臺,它是事物區別的界限,它是事物存在的根據。道之難道是在於它極易同人的主觀意志相混淆,人為的觀念、人為的規則往往掩蓋了道的本質。而人出於自我的種種目的,並不願意承認、接受、遵從道的存在,人的行為多有背道而馳,大逆不道就是證明。\r

不是道很難道,是道的原則太尖銳,往往完全與人的意願相反,對於維護著生存既有現狀的人們來說,具有顛覆性和否定性。人如果聞道即行,便要傷筋動骨,甚至脫胎換骨,這樣的道能大行其道嗎?所以,人既要維護已有規則,又不得不改變已有規則,就只能變通施道,或者道亦非道,遮遮掩掩、吞吞吐吐……進而心口不一,名實不符,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如此的人間聰明智慧層出不窮。教人如何自保、如何得利、如何有益、如何立於不敗的生存計謀浩如煙海,甚至教人如何修道、如何得道、如何用道的法門處處皆是。人的生命利益和現實利益成為維護中心,在這種情形下,道能怎麼道?只能非常道了。\r

或許不是老子存心不明道,是道而無用,道而無效。在背道而馳的人群中講道,能講明白道嗎?人眼巴巴地指望道為自我的生命利益服務,為自我的精神意志助力,道該怎麼道?\r

道己經演變為:仁義禮智信、唯物辯證法、真善美與假醜惡、科學真理、倫理道德……這些道的替代品以道的名義實現了為人的意志服務的目的,背道而馳則成為天公地道。\r

如此一來,道還在嗎?所幸的是,未明之道從不缺席,道仍然裁決一切,推動一切。只不過對於人,越發加大了悟道的難度:人什麼都知道了,卻根本不知道;人知道得越多,就越不知道。這是人的不幸與悲哀,人生活在道里卻不知道,人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這繞口令般的邏輯關係,卻是人類一再重複不休的命運。\r

道與物,道與人本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的分離必然導致災難與痛苦。但道不會滅,分離只是暫時現象,最終,人道合一、道體不分才是恆態,到那種時候,就是:道可道,如實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