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心到底有多貪?

為和平而唱


貪,求多,不知足也。如貪得無厭、貪贓枉法、貪心、貪權、貪財等等。通過不正當方法,獲得不正當所得,即為貪。人心到底有多貪,用一句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究竟有多貪,還是講個故事,您從中體驗吧!



很早以前,有兄弟三人一起生活,由於家道貧寒,兄弟三人都沒有討到老婆。雖然貧寒,但兄弟三人各有夢想:老大希望能有新衣服穿,老二希望能娶上媳婦,老三希望能有錢。一天午飯後,兄弟三人靠在柴火垛旁又開始談自己的夢想。老大說:“要得合了我的心,衣服天天都穿新。”老二說:“要得合了我的心,就得天天都成親。”這時,老三呵呵一笑,很不屑老大和老二的夢想,他說:“要得合了我的心,就得挖上一窖金”,老大老二瞪大了雙眼,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聽到老三繼續說:“長長方方四十里,要多深有多深。”老大老二急忙說:“老三,你太貪心了!”只見老三不緊不慢繼續說到:“兩位哥哥你們別急,繼續聽我說”,然後他抬高了嗓門:“白天挖四兩,晚上長半斤。”聽罷老三的話,老大老二驚訝得無言以對,無奈的搖搖頭:真他媽的,也太貪了,真是無人能敵!


聽完這個故事,你是不是被震驚了,見過貪的,沒見過這麼貪的。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貧窮不可怕,貪心才可怕。一旦貪心上身,人就會走火入魔,踏上一條不歸路,最終付出慘重代價。


美麗的紅楓葉


縱有千年鐵門檻

終須一個土饅頭

這二句來自巜紅樓夢》的話,是警示人的!

人性在很大程度上超過豺狼虎豹,因其欲豁難填。

俄.《克雷羅夫寓言》有這樣的話:

許多明靜淸澈的小溪,溪水的聲音是悅耳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它沒有多大的水量。

民間常說:縱有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攴;再有廣廈萬間,也只夜寢七尺。

勸告人:發了、有了悠著點,看淡點,把狼性虎性收著點。





張竹邦


貪,或者叫貪婪,是人性的一個特點,而且是人類區別於所有地球生命體的一個特點。

過去,曾經有一個問題令人棘手,那就是人類和動物的區別是什麼?有人說是使用工具,有人說是使用語言,還有人說是人類有智慧能思考等等。但是,近年來,這些答案一一被否定了,因為我們逐漸發現,許多動物不同程度的也會使用工具和語言,並且同樣具備會思考的大腦,同樣也是有智慧的,儘管可能是低級狀態的。

那麼,人類與動物最終的區別在哪裡呢?我認為,只有貪婪這個特點是人類獨有而動物絕對沒有的。

而且,貪婪這種特性會具備發展性,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基本保持與生產力同步發展的規律。

貪婪,伴隨著人類成長的全過程,也伴隨著個體人生的全過程。這樣說吧,只要有人的地方,有人的時候,就存在貪婪的現象或者貪婪的慾望。

由於貪婪與生產力發展同步發展,所以貪婪是一種沒有天花板的沒有止境的慾望,貪得無厭是貪婪的基本特性。

毫無疑問,貪婪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惡習。但是,對於人類整體來說就是一種優良品質了。

人類因為貪婪所以追求更大的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提高了生產力,同時也發展了科學技術。在一代又一代人類共同的努力下,人類社會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全體人類的生活質量普遍提高,並且還在繼續改善。不可否認,人類有今天美好的生活,貪婪功不可沒。

所以,對於個人的貪婪應該約束,而對於人類的貪婪則應該提倡。

這就是“私者一時,公者千秋”。


樹浦自忠


人心到底有多貪,是無法想象,無法定義的。

古人對貪心做了兩個比喻。

一個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說法,

另一個是哈蟆想吃天鴿肉的說法,

這兩種比喻證明人的貪心深無底,高無境。



人可窮,窮則思變。

人不可貪,貪心不足,最終落得一無所有。


文筆緣


世上本來就沒有君子與小人之說,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什麼樣的因就會出現什麼樣的果,君子,在你面前是君子,而在別人面前不一定是君子,小人,在你面前是小人,在別人面前不一定是小人。所以,定義君子與小人(渣男)的人是在製造社會矛盾。

無私與自私,什麼人都有無私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 分別就是看你無私大還是自私大。——氣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