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週末趕早去昆明會展中心看家博會,打算欣賞一下器皿和軟裝,沒想到一進門被無數“蒼蠅”夾道歡迎,嗡嗡地擋道推銷他們的產品,一看這場面,即使有家裝計劃的人也沒心思選擇選購建材了。我匆忙找出口奪門而出......

出大門後看看時間還早,不甘心白跑一趟,於是在百度上搜周邊距離最近景點,跳出來的是寶海路上的“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離會展中心只有幾百米,步行幾分鐘即到,儘管近在咫尺,我這個路痴還是打了輛共享單車,開著百度導航前往。

在寶海路上看到這家土木結構的特色建築,外觀有“雲南人家”四個字,未見博物館字眼,左邊是是賣翡翠、珠寶玉石,抬頭往上看是餐館的經營範圍介紹,看建築風格又似博物館,但周邊的環境又似搭不上邊。以為我又迷路了,可導航提示已到目的地,於是在附近轉一圈後,附近除了它,是住宅區啊!返回問保安才確認,博物館就是從寫有“雲南人家”這個門進入,找服務員指引,感覺很神秘似的。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進門後,映入眼簾的是酒堡,它的後面是大型特色歌舞餐廳,右邊有服務檯,經指點後才往左邊看。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博物館原來藏於此,看介紹它於2002年正式開館,是雲南十大特色博物館之一,昆明市首批掛牌民間博物館。“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是收藏家譚忠文先生私人投資興建。展廳有三層樓,面積1600百平米,3A級景點。收藏上萬件雲南各民族的文物和民俗物件,有古玩玉器、民間藝術作品、民族服飾、民間傢俱、民俗用品和民族圖騰等物件。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進入博物館門,光線昏暗,角落裡有點亮光,以為是給雕塑打光,再走近,額,會動啊!且在看手機,嚇一跳。這時我開口問:“您好,博物館是在這,往哪走?”只見穿著民族服飾的大姐,站起來並指著前方的石階:“從這上樓,我來開燈”,她邊說邊走在前,一路開燈去。當問到是否有免費講解員時,她說,要等有空閒才來,她只負責開燈。

沿著指路標識,我一人在樓上獨享欣賞,邊走邊聽腳踩在木質樓板上發出的沉悶聲。看著古玩流連忘返,可惜每件物件沒有任何標識又沒有講解,對少數民族瞭解不多的我很多看不懂,只顧欣賞,拍照不多,如我近期仍在昆明,擇日再去。如你這方面熟悉,敬請留言交流,謝謝!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佛頭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石雕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木雕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布鞋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帽子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逛完博物館,已經中午1點左右,肚子開始咕咕叫,順著寶海路走到雙橋路,找吃的,店家沒找到,倒時找到雙橋農貿市場來打卡。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市場裡的攤主已在收拾準備午休,草草轉一圈,沒見有特別的食材,迅速轉身尋食。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餓的實在走不動了,就近在市場裡買一個茴香烙餅,墊墊肚子,繼續前行。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沒走多遠就是雙橋夜市風情街——雙橋引攤入市示範街,雖是午後依然有開攤,買小吃的。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因木水花野生菌批發市場就在對過的福發路,地鐵站和公交車站就在路邊,路過多次,每次看到這鍋蒸肉就流口水,這回名正言順的來一份肉,當午飯了。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稀罕牆角上掛的臘肉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要了一份臘肉和臘腸拼盤,10元,肉有點鹹,總的口感說得過去,連肉皮都不硬,臘腸有一點點辣。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臘肉是的價錢是另外算,10元起,一碗包穀飯,一個菜,和小菜套餐10元。20元搞定午餐。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小菜有5~6樣可選,除了盤中我選的這些,還有幹炸辣椒,涼拌魚腥草是我不吃的,小菜要多少自選。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包穀飯是第一次吃,在昆明的菜市場裡常見,不懂怎麼吃,終於嚐到。

逛雲南人家民俗博物館,吃東川臘肉、包穀飯

入秋後來一碗白蘿蔔湯再爽不過了,且還是加了臘骨頭熬的底湯。飽眼福、飽口福的一天結束了,敬請關注“異族極限”的更多昆明遊食記錄!

雲南人家民間博物館附近公交線路:

C13路、140路、A9路、107路、122路、57路、919路C線、247路、K12路特色公交、171路、78路、110路、118路、86路、A8路、K21路等。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中午不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