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迅雷的最后一搏

9月25日,根据迅雷与新大陆科技的签约内容显示,迅雷向新大陆科技出售了“链克”相关的

区块链业务,但仍旧保留了迅雷链、迅雷链开放平台、迅雷链文件系统(TCFS)等底层技术业务,以及玩客云和基于玩客云网络的共享计算业务。

“链克”经历了从去年7月份的异常火爆,到今年由于各种原因被迅雷抛弃。

迅雷的最后一搏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本是出自某小品的玩笑之言。但是,用来形容今天的迅雷却非常应景。

作为成立15年的上市公司,迅雷辉煌过。但是,随着人们对版权和内容付费的认可、网络资源正版化程度越来越高、4G下载的便捷,迅雷,这个战胜了背靠腾讯超高流量的QQ旋风的“王者”,也终于开始走了下坡路。

多次尝试,多次败绩

迅雷就是错失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的企业。而这场机遇究竟有多大?看看百度、阿里和腾讯就知道了。曾经和阿里、腾讯并驾齐驱的百度,早已被这两家甩在身后。而迅雷也同样如此,“一步错,步步错”,早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变幻的速度。不过,迅雷一直都在努力地尝试改变,虽然结果并不乐观。

2011年,主打高清的视频网站及客户端迅雷看看上线。

2012年,迅雷网盘改名为鼓励用户分享资源的迅雷方舟。

2013年,迅雷注册成立子公司网心科技计划开展 CDN 业务。

2014年,迅雷成功上市,但股价很快破发。同年,网心科技启动迅雷水晶计划,打算利用用户闲置带宽降低自身成本。

2015年,迅雷看看被出售,网心科技推出两代赚钱宝硬件,迅雷还涉足直播和 VR 领域。

2016年,迅雷投资的迅雷大数据公司布局消费贷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在一年后与迅雷集团爆发一场口水战。

视频、云盘、CDN、直播、VR、互联网金融,迅雷一次次地尝试,又经历一次次的失败。每一次失败过后,迅雷都会开始再次尝试新的领域。在互联网金融再次失败后,2017 年迅雷 CEO 陈磊宣布进军区块链。同年8月,迅雷子公司网心科技宣布了玩客奖励计划。

由于当时正值一波大牛市,迅雷的玩客云设备被疯狂炒作,高于其发售价近三倍,间接带动了迅雷的股价较发行伊始上涨一倍多。

但是,好景不长。9月份央行的禁令,直接将迅雷打回原形。数字资产市场的尝试直接宣告失败,玩客币也彻底沦为积分凭证,无力承载迅雷在区块链领域的生态布局。

迅雷的最后一搏

行业内的转型,目标底层技术

总的来说,迅雷在区块链生态领域的布局其实是失败的,并没有帮助迅雷崛起。

但是,与此前不同的是,区块链领域第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迅雷丧失对区块链的信心。迅雷集团CEO陈磊此前曾表示,售让链克业务有利于迅雷链进一步敞开大门合作,让迅雷链更加开放、公平,而且迅雷也可以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迅雷链、TCFS等业务上的研发和开拓。从数字资产生态到底层技术,看似都是一个行业。但是,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很大。此前,虽然迅雷方面对底层技术也有所研究,但是是以链克生态为主,底层技术为辅。这次直接专注于底层技术,对迅雷来说意味着一次新的尝试。

这个时代留给迅雷的时间,其实早已经所剩无几。如果,这次区块链的尝试迅雷再次失败,那么迅雷的未来将更加的黑暗,甚至可能黯淡退出。截至发文之时(9月25日收盘),迅雷市值5.53亿美元,较之上市时9.12亿美元的估值,已经缩水3.59亿美元。

迅雷的最后一搏

其实,从迅雷股价的走势也能看出,其股票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唯一一次极其明显的大幅上涨,便是17年8月的那一次。不过,由于禁令的原因,导致其股价很快又处于下跌状态。

成立15年的迅雷,可以算的上是互联网企业中的元老。但是,单说最近的美团、拼多多等等新兴互联网公司,在市值方面早已将迅雷这位互联网老兵甩在身后,甚至达到了一个让迅雷望尘莫及的体量。

不过,在区块链的这个新风口之下,迅雷的心意也很坚决。彻底摆脱了下载工具的身份,将迅雷重新定义为全球共享计算与区块链创领者。

当前区块链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也有了一些应用尝试,但是距离大规模的应用,还很遥远的。所以,迅雷的这一次抉择究竟是对是错,也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对于迅雷来说,摆在他面前的也只剩下两条路。一条是成功,另一条便是失败,从而彻底泯与众人矣。鸵鸟君认为,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的迅雷,这一次已经抓住了区块链,至于能否成功还需要迅雷自身的努力。如果以概率学来计算的话,失败了那么多次的迅雷,也该重新迎来自己的春天和辉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