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廣西又靠海又沿邊,為什麼經濟不如其他沿海省份?

只約陌生人2


從北到南,我國的沿海省市有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和廣西。從目前的現狀看,就是靠南的廣西和海南經濟發展水平最低。同樣是鄰近海洋,擁有交通之便利,為什麼別的省市可以利用改革開放的時機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了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領頭雁集群,而廣西卻表現平平呢?



第一,歷史原因

最晚從清末開始,廣西的經濟就已經比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省落後。這是廣西面臨的先天條件,因此僅僅依靠改革開放幾十年,要想反超他們並不容易。

清朝末年,我國有大量的沿海口岸被迫開放,但這些口岸沒有一處是位於今天廣西的。因為沒有受到西方近代經濟的影響,因此廣西的近代化進程是比較遲的。而開放較早的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等省在清末民初就已經有了大量近代化企業。此時的廣西還屬於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社會。


第二,廣西擁有沿海口岸的歷史並不長

我們看今天的地圖,廣西有欽州、北海、防城港等三個城市臨海。但廣西擁有港口的歷史並不是很長,以上三個城市,新中國成立後從廣東劃入的。也就是說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廣西是一個內陸省份,並不像今天的沿海省份。

1980年代,廣西的北海和全國其他13個城市一道成為了我國沿海開放城市。掐指一算,開放的時間到今天,也不過是30多年,和廈門、上海、寧波、杭州、南通等沿海城市相比,廣西的沿海城市對外開放歷史短得太多了,差距甚大也不足為奇。


財經知識局


即然話題跟經濟發展有關,重點就應從1979年開始談,因為這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國家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據查舊記錄,廣西經濟從1952年~1978年全國排名都在第17~20名之間上下沉浮,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至國家改革開放之前廣西的經濟情況。1979年開始改革開放,這一年也是對越自衛還擊戰的開始,之後邊境戰事不斷,直到90年代初才停息,這是影響廣西經濟發展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地理位置,廣西雖然沿海但是處於沿海“邊角”的位置(近些年才凸顯出廣西地理位置的重要),同樣“邊角"位置的遼寧省也不見得怎麼好,發展到現在,這兩省區是所有沿海省份中發展最慢的(海南省是後成立省,不作比較),廣西只能保住原來的全國排名(第17~20名),遼寧就慘,從全國第3名跌落到全國第14名,再看地處沿海中間位置的福建省,這是一個成績耀眼最值得稱讚的省份,從原來最差沿海省份全國排名第23發展到第10,相當了不起,從中看出地理位置對發展的影響也很大;原因之三,廣西的老領導思想過於保守,怕犯錯誤不敢勇於改革,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開始,別省搞得風生水起,廣西按兵不動觀望11年,經濟還按老模式運行,直到1990年領導換屆後新領導才搞改革,此時廣西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但此屆領導(書記趙富林,漢族;主席成克傑,壯族)成績最優秀,他們任職期間(1991年~1998年)每年廣西經濟全國排名基本保持在第15~16名,是歷史上最好的。


用戶4681723085942


廣西又靠海又沿邊,為什麼經濟不如其他沿海省份?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①廣西起於元朝、始設廣西行中書省;20世紀上半葉一度建成“全國”模範省,實力超群。進入五十年代後由省升格為自治區。迄今為止,全國五個自治區和沿邊省份沒有一個能夠進入全國十強;也許沿邊省份是肩負著安全等事宜,應該懂了吧!

②廣西省時期省會是桂林,當時屬於富強中樞以及強省。後來省會資格調配至南寧,這應該是次要原因。一句話既能間接證明“桂林山水甲天下”。


③廣西在戰略規劃中被定義為西部地區,然而地理區劃則是華南地區,定位不夠清晰導致。

雖然廣西依靠大海,但是未能參照湖南一樣深度融入到“泛珠三角”經濟區。
④廣西是中國~東盟合作窗口,但是東盟是什麼個狀態想必大家也清楚。而我國最富饒的地區暨珠三角,作為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需要一個戰略保護層。

因此廣西成為珠三角的屏障,處在重要的邊界線,區位很重要,很難大力發展經濟。

如同福建……


看鑑襄陽


首先,說一下歷史因素。就是戰亂嘛,全國大多省份都已經穩定的發展經濟了,廣西還得跟越南搞事情,拖了廣西幾十年時間。戰亂結束後,廣西是自治區,又沿邊,參考國內沿邊省份,想有發達的經濟是不太可能的,這裡邊有很多政治,軍事因素,就不細說;

其次,廣西思想不夠解放,不敢於人先。之前的決策者也沒有太多能耐,廣西好不容易有個沿海開放城市,見其他城市搞房地產經濟搞得風聲水起,結果北海因為大力發展的房地產成了泡沫經濟;聲稱西南大通道,搞個北部灣經濟區,港口收費太貴,人家四川,重慶都寧願走遠點去珠三角出口。東盟國家大部分是窮國,西南省份也不發達,但廣西就愛跟他們玩,感覺樂此不疲,窮人跟窮人玩怎麼會發達。其實明人眼裡都知道,廣西向東發展才是正確的,但是廣西某部分人卻很高傲,很不屑,思想問題很嚴重。





作為一個自治區,權利相對比較自由靈活的,國家給的政策也多,可是某些人就是思想禁錮,膽小怕事。在這個改革開放的時代,發展經濟就是要敢於冒險,敢於人先。


兼本科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說起廣西的發展,真的是一把辛酸淚。這個位於我國南疆的省份,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沿海省份,也是我國5大自治區中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在國內,廣西東部的廣東省是我國經濟最強的省份;西部的雲南和西北部的貴州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大後方,有著極其豐富的資源;而東部方向則和湖南省相接。

在國外,廣西的西南部,是東南亞國家越南,東南部,是長達1595公里的海岸線,北部灣直通南海溝通世界。

另外,廣西省也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10個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位置得天獨厚,自身條件優越的省份,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終於排到了全國第17的位置(2017年),在所有沿海省份中排名倒數第3。

那麼,明明可以發展得更美好,但事實卻是廣西和廣東等沿海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為什麼廣西的發展就如此滯後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地形限制

廣西的地形相當複雜,總體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狀。

廣西全省位於雲貴高原東南,兩廣丘陵西部。全省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嶺連綿、山體龐大、嶺谷相間,四周基本被山地、高原環繞,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

廣西總體是以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為主,分出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石山、水面共6類地形,其中山地約佔廣西土地總面積的39.7%,丘陵佔10.3%;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臺地等佔26.9%,剩下的水面佔3.4%。

地形的複雜多變有利於各類動植物的生存,是天然的動植物寶庫,但是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而言,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由於地形的限制,至今廣西的交通發展遠遠落後於周邊的廣東、湖南等省份。

由於廣西的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所以隨著地形的延伸,在越南北部形成了東西相間的山脈,在北部灣等沿海地區則形成了淺水港,這不利於廣西建設大型深水港口。

由於地形的影響,首先廣西難以建設大型港口,所以沿海的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市無法發展成為大型港口的可能。

一般而言,港口的作用除了為自己城市服務,更多的是為身後的內陸服務,比如貴州、重慶等非沿海省市。但是因為地形的限制,導致交通運輸條件難以滿足港口進出口的需要,所以被廣東比下去是必然的!

在者,因為地形的限制,導致廣西的各城市,尤其是省會南寧,只能在相對狹小的盆地中發展。盆地的地形不僅不能給城市的發展提供大量城市用地,同時因為地形限制,城市發展難以獲得相當規模的經濟腹地,這極大地限制了廣西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因為經濟發展不理想,所以對於進出口貿易的貨物就沒有相應的消化能力,這反過來又制約了港口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廣西的地形絕對是制約全自治區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雖然廣西降水量豐富,但是因為地處熱帶,所以土壤呈強酸性,農業發展不利。另外,廣西分佈著大規模的喀斯特地貌區,水資源流失嚴重,這都制約了廣西各地的發展。

2、歷史包袱

廣西是我國最特殊的省份之一,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廣西在歷史上曾經一時繁榮,卻長時間衰落。

歷史上的廣西是我國著名的“苗疆”地區,也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秦始皇南征嶺南時,修建靈渠,將兩廣地區徹底納入版圖。

秦朝滅亡後,趙佗在嶺南自立為王,廣西成為南越國範圍,直到前112年漢武帝消滅南越。

由於廣西山區廣佈,少數民族眾多,因此這裡一直以來也是全國最動盪的地區之一。

元朝時期,忽必烈創立行中書省制度,廣西大部隸屬於湖廣行省,此時的廣西是沿海省份。

明朝建立後,廣西省界逐漸和今天接近,只不過此時的防城港、欽州和北海隸屬於廣東,廣西成為內陸省份。清朝繼承明朝制度,廣西繼續是內陸省份。

由於宋朝之後交趾丟失,因此廣西成為南疆一線,因此這裡成為戰爭的高發地區,加上本地的少數民族叛亂,所以廣西一度成為“窮山惡水”的代表。

但是到了民國時期,靠著孫中山廣東國民政府的經營,廣西省卻一度成為全國模範省,經濟實力強悍,湧現出了李宗仁、白崇禧等軍閥,桂軍的戰鬥力也再次成為天下第一。

不過,隨著建國,廣西再度成為全國最為動盪的地區。在全國大部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後,廣西仍然進行了數年的剿匪作戰,廣西的地形為土匪和特務的盤踞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剿匪結束後,南部的越南再次爆發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斷斷續續的戰爭一直持續到90年代。

因為長期的戰亂,在全國其他省份一日千里的發展時,廣西的發展卻舉步維艱。

建國前,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市隸屬於廣東,在1965年6月全部劃給廣西管轄。今天看來雖然是對廣西的“照顧”,但是由於當時的剿匪和帝國主義封鎖背景,這些沿海地區更像是廣西的“負擔”。

所以,因為歷史的原因,廣西一再錯過發展的機遇,導致了廣西即使奮起直追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3、位置尷尬

廣西之所以戰亂不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位置非常尷尬。

廣西的西部,和雲南、貴州相鄰,是真正的西南省份,所以少數民族眾多,但是歷史上,廣西由於歷朝歷代的經營,漢人已經佔據了廣西的大部分,這導致廣西的民族多樣性不及雲貴地區,這樣看來廣西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漢人省份。

一直以來,嶺南以來的廣東和廣西看起來就像是並列的省份,就好像湖南湖北一樣。但是,廣東和廣西的發展卻是天差地別。雖然宋朝以來兩省都屬於廣南地區,但是其後的歷史軌跡卻截然不同。

概括起來,由於廣西地理位置優越,廣州成為舉世聞名的世界級大港,這一地位從漢朝到清朝一直沒有斷過。近代以來又有香港和澳門的位置優勢,這讓廣東的發展更是甩開廣西幾條街。

相比之下,廣西的發展就相當吃力了,所以廣西和廣東雖然名字相近,經濟發展卻是天差地別。

所以廣西成為西部省中的東部省,東部省的西部省,地位相當尷尬。

因為尷尬的位置,導致廣西的東西南北差距明顯,造成廣西內部的向心力不強,特別是對首府南寧的認可度不高。

一直以來,因為緊挨越南的區位,又因為越南的戰亂,導致廣西無法將工業項目佈置在沿海沿邊等交通便利的地區,而不得不將工業佈置在身居內陸的柳州等地區。

而前面說到廣西的地形崎嶇,交通不便,這就讓廣西的發展非常吃力!等到戰爭威脅解除,沿海地區迅速崛起時,由於失去了發展的先機,導致廣西的防城港、欽州以及北海發展遠遠落後於其他省份,失去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除了沿海地區,廣西雖然沿邊,但是由於戰爭對越南北部的巨大破壞,所以越南的經濟重心在南方,這讓廣西幾乎沾不到一點光。再加上東南亞整體發展水平不高,這就讓廣西不可能依託東南亞發展起來!

所以,沿海沿邊的位置對於廣西而言不是優勢,而是最大的劣勢!

4、政策失真

1958年3月5日,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12日,“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自元朝行省制度創立以來,廣西一直是傳統意義上的漢地,明朝時期的“兩京一十三省”以及清朝的“漢地十八省”,都將廣西作為漢地進行管理。

將廣西設置為自治區,看似是對廣西的照顧,使廣西的發展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但是實際卻將廣西從全國一盤棋的大格局中剝離了出來。

因為廣西和新疆、西藏以及內蒙等傳統少數民族聚居區不一樣,廣西省是傳統意義上的漢人區,漢人佔有的比例更高,而且廣西還沿海,這讓廣西的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緊跟國家總體的戰略部署,比如沿海開放區的建立,使廣西作為全國戰略規劃的一部分。

但是,由於廣西成為自主性更高的自治區,在獲得更大自主性的同時,也讓廣西失去了重要的機遇和支持,這讓廣西和其他東部省份的發展出現了難以追趕的脫節。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呼籲應該取消廣西的自治區地位,就是出於廣西發展的需要。

另外,因為歷史和位置等一系列因素,歷朝歷代對廣西都有移民等一系列充實廣西的政策。這在當時促進了廣西的發展的,但是因為文化認同的差異,導致廣西省內出現著嚴重的分離和對立的思潮,這使得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缺少對全自治區的號召力。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因為廣西內部各種各樣的思想,導致廣西不能夠在一個統一的氣氛中前行,反而成為廣西發展的嚴重掣肘!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唉,我看了一些廣西人的回覆,我深深的感到,不學歷史,真的很可怕……其他省份人不知道就算了,難道廣西人也不知道嗎?廣西49年12月,說是解放,其實還在打仗,就是剿匪了,這一打就是3年,直到52年12月,共剿滅50餘萬匪兵!大剿匪是基本結束了,但遊兵散勇的殘匪還有,到處搞破壞,形勢比現在的新疆嚴峻多了(現在新疆都是講保穩定不講發展經濟),當年的廣西,也是也肅清殘匪為主!到了55年,越南內戰,美國大規模出兵直接參戰,有了南北韓戰干預過晚的教訓,中國早早介入南北越戰,這一介入,就整整二十年(55年到75年)!當然,官方說法是65年到73年,畢竟美國是64年轟炸廣西等中國境內的時候,中國才正式宣佈援越。而這之前,美雖知道中參戰了,但不捅破,中自然也就悶聲,大家都回避。再有就是73年中美南北越停戰,所以官方層面的援越就只到73年。這期間,廣西一直都是作戰區!因為72年中美關係破冰,中蘇關係持續惡化,越從那時起,已經對中漸起敵意,中雖知道越狼子野心,但為了共產國際和國家利益,仍堅持援越。直到75年越統一過後,廣西才算是進入了“和平”期。可是這個和平期短得可怕!僅僅一年過後,越開始各種挑事!77年又開始大規模排華!78年開始公然挑釁!所以,僅僅“和平”了一年的廣西,又進入了備戰模式!79年,開戰!這一打,又打了13年(陸戰到89年,海戰到92年)!這一段歷史,廣西算是以備戰為主的!想想,只有500公里縱深的廣西,怎麼可能不全面備戰?那時候的廣西民兵可真正是真槍實彈在訓練的!武裝邊民和武裝漁船隨時打人民防禦戰!大量的軍工支援一線!苦戰十三年啊!十三年!

93年開始,廣西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全面和平!可是,這個時候,廣西經濟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沿海地區……而且,由於北部灣長期處於戰爭威脅之下,根本不可能形成什麼主要航運線,陸上自然也就做不了滇黔湘的出海口,再想奮力發展時,卻發現,軟件和硬件基礎建設欠賬太大,根本衝不起來……

經過25年的建設,在廣西人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廣西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作為廣西人,我感謝國家!感謝黨!

能為祖國守南疆,是廣西人的驕傲!廣西人不能忘了歷史,忘了歷史,就會忘了我們“守南疆”的重任還在肩上!忘了重任在肩,就忘了危機四伏!作為邊民,不能居安思危,是可怕的!不僅僅是因為外敵入侵時,我們首先遭殃;更可怕的是,敵人再來時,我們恐怕已不能像前輩那樣眾志成城、團結一心了……因為我傷心的看到,廣西各城市間的敵視……說瘤州的那個人,你所代表的一群人,是歷史的罪人。


煙燻大馬哈魚


說什麼是壯族自治區的緣故,不如說是本地人思想不行,不分壯漢,不瞭解廣西的才覺得壯族影響廣西發展,說老實的,壯話現在都沒幾個壯族的年輕人說了,更多的說的都是南普或者白話,壯話反而被當成一地方言,並不侷限於壯族才說,漢壯不分家,走大街上你也不知道誰是壯族誰是漢族,所以說是壯族自治區導致廣西發展不起來那是瞎扯淡。

真要說原因,我倒覺得首要原因還是官員無作為,混日子,拉幫結派,就我們北海的情況來說,傳銷搞了那麼多年,政府愣是沒管過,結果現在北海不是因為北海銀灘和旅遊出名,而是因為傳銷出名了,想想都心酸;像公館鎮造私槍搞得那麼厲害,抓了那麼多年都得過且過。

其次本地人拉幫結派,比方我們合浦縣,縣領導只要是外地的,本地的官員根本不睬他,當著他面罵他他也聽不懂,做什麼事都是推諉扯皮,就這樣把時間荒廢在內耗上了,發展個毛線。

本地人排外嚴重,比方好多年以前,客家人是不會跟講客家話以外的人通婚的;不是客家人的本地人,把兩廣以外的人全部稱做“撈佬”,總之那麼多年,我還真沒見過身邊有幾個人是嫁或者娶兩廣以外的人的,我算是破了個例;我們這邊風俗都習慣找本地人,親戚之間住的都近(電動車十分鐘路程內),宗族觀念比較強烈。

再者本地人小農意識比較強烈,都習慣於做保守的事業,所以很多年輕人出來,沒讀書的就混社會,打份零工就能活;讀過書的都熱衷於進體制內,有點錢就是小富即安,哪裡有進取的心態?不要反駁我,就我所從事的金融行業來說,還真沒聽說廣西有什麼牛逼點的投資機構,基金經理又有幾個是廣西人?說白了,就是小富即安的觀念,能有一份穩定收入,即使不高,就滿足了,所以高風險領域裡還真沒見過幾個廣西的——觀念上就不敢承受風險。我爹混了那麼多年的江湖,一樣也說,在外面廣西人抱團,還真沒做成過什麼事。

教育也不發達,培養不出太多人才,有人才也留不住,廣西本地的人才都想往外跑,外地的人才卻不想來廣西——來的都是搞傳銷的——不是我說,南寧本地人自己也覺得廣西大學挺水的(本來就是211墊底),幾年前問南寧本地人覺得廣西大學學風怎麼樣,沒幾個說好的吧?唯一的211大學尚且如此,就更別指望其他學校了(不過就財經專業來說,廣西財大的會計倒是挺不錯的,更願意從財大招人而不是西大)。

接著就是舉全自治區之力建設南寧,把其他地方的血給抽乾了,然而南寧除了房價還真沒太大起色,沿海的欽北防不發展發展一個沒有工業基礎的山區,什麼邏輯,情願給柳州發展也不願給南寧,然而沒辦法那裡是首府,南寧發展始終受限於地形,一個小小的盆地,能有多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都能搞成圩日的感覺,就別指望上面的官員能整出啥。

總之廣西,其實資源也不差,無論旅遊還是礦產,但是就是不會經營,更不會打響品牌,所以廣西一直髮展不起來,一直沒什麼存在感,這還是人的觀念在制約,什麼時候能放開了,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雲泛青冥


沿海就有錢什麼邏輯,菲律賓不是要富得流油,越南港口和政府都實施進口商品免稅,也就距離廣西不遠。看表面全國沿海有幾個沿海發達的城市,但看內在這些沿海城市真都只是沿個海這麼簡單嗎?

如何大力投入資金都是隻東施效顰,你們可以看到南寧近幾年的建設,除了財政大量支撐還要犧牲其它城市城建投入的比例,怨聲載道為何得不到其它地方的支持,就該好好反省為什麼廣州任何建設都被其他城市支持,一校的模仿最終缺少文化沉澱只是一具裝裱華麗的高仿品,說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 人物 風景 歷史 這些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最近一部連續(獵場)對杭州和南寧這兩個城市感官上做出了宣明描述。一座沒有凝聚力的城市最終的發展只是曇花一現。

近代歷史廣西經歷桂系軍團抗日戰爭的英勇表現 越南戰爭 印度邊境戰爭 都把敵人擋在自己家門之外。這麼多為之犧牲的將士軍官們是值得我們永記的人物。試問廣西的人民你們記得幾個?

科學創新在不同工業領域農業科技,科研人員的智慧為我們廣西子民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成為中國科研工業的前茅。試問廣西的人民你們認識幾個?

我們擁有山水天下的風景,在全國甚至全球名列前茅,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但過度的開放,不節制的利用,沒有一套完善規劃。試問廣西的人民你們去過幾個?

總之不是眼前資源環境的建設如何,而是我們要有遠見長足的計劃,就算現在我們都可以停止不前,但後續未來的勃發才是實實在在的創舉。


Nudist


一、雖然廣西是沿海省份,但海岸線短,且相對其他沿海省份來說地理位置不佳,毗鄰越南,而越南也窮。廣西僅有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座海濱城市,而且被海南島和廣東雷州半島所擋,與東南亞其他國家海路不便,以前廣西的沿海三市也沒有受到重視,只是最近才重視起來的。

二、廣西工業基礎相對薄弱,雖然有柳州、桂林等工業城市,但廣西的工業水平在全國還是中下。

三、交通不便。廣西雖然毗鄰廣東,但多年來交通不便,雖然近,去廣州等珠三角城市時間長,但這個問題近年來基本得到了解決。

四、地形原因。廣西境內多山地丘陵,且喀斯特廣佈。喀斯特地貌不利於農作,該地貌佔廣西境內37.8%。


北旅南遊


我查了一下資料,廣西1972年到上世紀90年代末,GDP是超過福建的其中72年是福建的1.42倍,而到2016年.福建是廣西的1.8倍,福建進入了全國第八名,而廣西卻從16位退到了22位,差距越來越明顯,還有,陝西省的GDP72年跟廣西比差別更大,72年陝西排22位,但是16年陝西跟廣西剛好掉了一個頭,即廣西從全國16位退到全國22位,陝西從全國22位超過廣西。這是廣西現在發展的情況,廣西跟自己比是有進步的,但跟全國比,是退不了。從歷史上看,廣西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典範,現在退步到這般田地,我覺得廣西的執政當局是有責任的。應該認真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