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我國精神醫學發展現狀與挑戰——訪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

我國精神醫學發展現狀與挑戰——訪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

2018年10月10日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目前,精神健康障礙已成為嚴重而又耗資巨大的全球性衛生問題,影響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為了提高醫務人員、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分析我國精神醫學發展現狀及挑戰,呼籲全社會關注精神健康問題。

發展迅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精神醫學是現代醫學非常重要的分支。近年來,隨著《精神衛生法》《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等的實施和國家財政支持力度的加強,我國精神衛生事業得到較快發展。但與此同時,由於社會轉型造成生存壓力的增大,精神疾病尤其是輕型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加之以往我國精神衛生事業基礎薄弱,目前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1)疾病譜發生改變,防治形勢非常嚴峻。近期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各類精神心理疾病的終生患病率約為17%, 其中抑鬱、焦慮發生率最高,可達到4%左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未發生較大變化仍約為1%

(2)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包容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3)社會對精神疾病的關注程度不足。

雖然近年來全社會對抑鬱、焦慮和睡眠障礙等精神疾病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專業人才仍明顯不足,專科醫師的培養教育能力嚴重滯後。我國現有精神專科醫師3萬名,雖然計劃到20 2 0年,精神專科醫師數量擬達到4萬名,但以目前的形勢分析,達成計劃的難度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精神醫師的培養週期長,待遇水平較差。此外,在我國心理治療師更為缺乏。

基層發展嚴重滯後

在我國,雖然有一些群眾認識到精神衛生的重要性,但是精神衛生資源非常短缺。我國正處於結構轉型期,很多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導致了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這時如果及時有社會支持、疏導干預的話,就有可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另外,患了精神疾病後並不可怕,絕大多數的抑鬱、焦慮是能夠治癒的,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控制病情。但是,現在的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很多疑難疾病的診斷也往往存在問題,很多醫師的診療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加強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 提高其診療水平。

最後,對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當今社會對其缺少包容性,如何讓他們更好地迴歸社會是我們面臨的現實問題之一。現在醫療保險僅可以用於支付住院患者的費用,而事實上, 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來說,社區康復更為重要,只有讓患者回歸社會,才能減少其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

精神健康事關千家萬戶

精神疾病是任何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不僅是成年人,兒童也是精神疾病的高發人群。現在,未成年人中發生抑鬱、焦慮、網絡成癮問題的比例顯著增加。這些青少年長大以後,很難去支撐家庭的重任,去承擔建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也有些患者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導致自傷自殺的悲劇發生,所以我國的教育體系需要調整,應將挫折教育和心理疏導作為常規的教育項目。

從精神疾病的發生情況來看,我國兒童孤獨症發病率較高;在青少年中,由於學習壓力導致的睡眠障礙與抑鬱症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但是,我國兒科醫師相對缺少,全國兒科精神專科醫師尚不足500 名,兒童精神健康防治形勢非常嚴峻。

老年痴呆症是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國老齡化程度逐年加重的狀況下,老年痴呆患者例數成倍增長,對患者家庭與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嚴重的安全隱患。

未來任重道遠

近年來,社會對精神醫學的投入逐年增加,很多基層機構建立了精神專業科室或精神專科醫院,目前精神科醫師的缺乏是限制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的主要原因。

從研究方面來說,我國在抑鬱症、睡眠障礙、老年痴呆症等領域的研究發展非常迅速。以抑鬱症為例,早期的治療藥物雖然療效尚佳,但是不良反應較多,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隨著精神學科領域的不斷髮展, 目前的藥物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減少了不良反應,讓患者的日常生活並未受到太多影響。同時,一些新的治療方法也在研究中,如磁共振成像和近紅外熱成像等新技術在未來也會發揮更好的作用。在2018年開展的“中國腦計劃”項目中,抑鬱症、自閉症和老年痴呆成為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我國專家希望通過“中國腦計劃”的開展,建立抑鬱症、自閉症、老年痴呆的隊列研究,對腦部疾病的診療方法和干預措施予進一步探索。

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现状与挑战——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

專家簡介

陸林,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973計劃” 項目首席科學家。

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现状与挑战——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

【來源:《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8年第1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