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秦腔兩個板鼓各有什麼作用?

YinyueLl


秦腔板鼓是秦腔武場面的領奏樂器,其中鼓腔大聲音暴而沉的叫暴鼓或大暴鼓,鼓腔小聲音高而翠的叫幹鼓或小暴鼓。其實還有一種被稱為“二樑子”的暴鼓,他的鼓腔比暴鼓小卻比干鼓大,聲音介於二者之間,屬於一物二用的樂器。那麼說暴鼓和幹鼓在秦腔的伴奏中到底有什麼作用了。

一、暴鼓主要和大三件配合使用,而這裡的大三件指的是銅器,即勾鑼、鐃缽和小鑼。它的使用非常廣泛,大致有以下幾類:

1.用於極大秦腔的開場鑼鼓套曲,譬如《南瓜曼》、《十樣景》、《胡廣鑼》等開場鑼鼓。2.人物上下場的程式動作銅器,以及在舞臺上的翻打騰邏等程式動作的擊打。如上場用的“大浪頭”,“倒八錘”,“倒四錘”等,正衣用的“列錘”等等。

3.白口以及坐詩、引子的間奏。比如“菜碟”類。

4.各個板頭的起板的擊打。

二、小暴鼓主要配合小三件以及伢子使用,所謂的小三件就是在大三件上取消了勾鑼。它的使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和伢子配合,擊打唱腔的節奏,這也是小暴鼓最主要的功能,其中伢子掌控節奏,暴鼓負責繁花的擊打,來烘托節奏。

2.也常常和小三件配合,用於旦角、小生、丑角的出場,比如“十小鑼”、“十三餃子”等等。

3.用於旦角,小生,丑角白口的間奏上。

至於“二樑子”他涵蓋了暴鼓和幹鼓的所有作用,一般是業餘自樂班為了便於攜帶方便,使用的多,專業劇團很少用二樑子,因為他的音階不是很清楚,不利於舞臺上的指揮和調度。

俗話說,一場鑼鼓半臺戲,秦腔板鼓以及演奏者在秦腔的表演過程中起到了指揮全場的作用。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雷同,不甚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