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引言

在暗流湧動的數字幣狂熱降溫之餘,背後的核心技術——區塊鏈逐漸在各場景應用中展現用武之地。雖然目前處於實驗階段,但無法忽視它將給未來社會帶來的變革。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2018可信區塊鏈峰會發表演講表示,數字貨幣也可以跟區塊鏈沒有關係,兩者並沒有必然的綁定關係,它只是一項技術,技術是中立的。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如同當年的互聯網一樣,不能一味求顛覆,追求大而全,小而美的封閉場景更實際。特別是在高價值的金融行業的應用,需要有權威的中心化機構來兜底,降低風險。

必投投整理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的演講,文章對區塊鏈技術、安全、應用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獨到、有價值的觀點。

2018可信區塊鏈峰會於10月9日-10日在北京召開。在10月10日舉辦的金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峰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發表了主題為《區塊鏈技術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探討》的演講。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2018年可信區塊鏈峰會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狄剛



今天我給大家彙報的內容主要是這五個方面,首先是辨識區塊鏈。

一、辨識區塊鏈

區塊鏈的概念現在大家看來並不陌生,但是爭議也挺大的,從一開始《經濟學人》這個雜誌把區塊鏈這個概念炒熱之後,大家在爭論之中有的人認為它是下一代基礎設施,有的人認為它是泡沫,是旁氏騙局的一個代名詞。不管怎麼樣,到今天為止,區塊鏈是2015年進入金融行業的,已經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研究方向。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看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首先從區塊鏈本身來看,它是一個技術,技術本身是中立的。

從技術本身而言,它是被需求所決定的,是先有需求後有技術,所以現在有一些方向確確實實是有問題的,為了技術而去技術,而忘了它的初衷是什麼。

需求決定你選用什麼樣的技術,這個先決條件不能忘記。第二,各種技術和應用場景並沒有一個綁定關係。雖然區塊鏈產生於比特幣,但並不是說區塊鏈只能做比特幣或者類似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也可以跟區塊鏈沒有關係,兩者沒有必然的綁定關係,更不能混為一談,這兩個沒有緊偶合的關係。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但是現在有很多會議包括大家的一些說法上,實際上概念層是混亂的,因為大家知識背景不一樣,很多的交流實際上有點雞同鴨講,大家對概念層不太統一,概念層不統一,在邏輯層和操作層就會出現問題,所以現在更多像這樣的會議首先應該普及概念。

對區塊鏈技術演化也是不斷在往前推進,我們一開始區塊鏈的出現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公有鏈,公有鏈是一個匿名性的系統,但是對於金融行業來說,由於區塊鏈出現的當初並不是為金融行業所準備的,所以它本身的一些特性並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金融的場景是要求用戶必須實名,資產必須記名,同時要滿足監管要求。以公有鏈為基礎,逐漸為了適應金融行業的發展變化,催生了許可鏈,在許可鏈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又分出了很多行業方向。現在區塊鏈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很多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了塊、鏈結構。

我們要辨識好區塊鏈,把握好未來,區塊鏈內涵和外延隨技術的發展不斷演化,大面積應用還是需要觀察它的技術成熟度和外部環境,目前還是一個初始的發展狀態。現在我們更多的關注它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說它能夠滿足我們現在大規模的應用,實際上現在還不是很成熟。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二、區塊鏈發展需直面四大挑戰

金融行業對區塊鏈發展目前有四大挑戰,一個是性能本身的瓶頸,第二是隱私保護和安全治理,第三是互聯互通,第四是業務連續性管理。

1.性能瓶頸

從性能瓶頸來看,中本聰的共識算法是原來公有鏈的一個初始的共識算法,來源於分佈式系統,昨天幾位專家已經討論過了,有FLP的不可能定理給出理論上線,現在中本聰的經濟博弈提出一套新的分佈式設計思路,但是如果金融行業應用,金融行業對性能要求非常高,像天貓“雙十一”的性能壓力達到25.6萬筆每秒,但是比特幣的性能才每秒7筆交易,根本滿足不了這種要求,因此現在有很多技術方向對這個共識算法進行了一種優化,實現安全性能和分佈的再平衡,比如POS共識算法,還有VRF、DAG等。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另外一個,像Elaine Shi2017年提出來的把中本聰共識和BFT類共識進行有機結合的混合共識方案,以及Micali提出的Algorand協議可視為一種多級動驗證組BFT共識和VRF的混合方案。

另外一個思路是通過分層和分片,跟傳統的金融行業解決性能提升也是異曲同工的思路,分層提高響應速度,分片提高吞吐量,但是分片會帶來一個問題,如果說跨片的數據比較多,反而成了一個熱點數據的瓶頸,所以在分片的過程中實際上需要對架構上進行一個非常好的全局設計。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2.隱私保護和安全治理

金融對隱私保護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安全是我們很大的一個挑戰,公有鏈在隱私保護方面做得比較差的,它雖然能夠把你的實名隱藏起來,但是地址、交易是公開的。

金融行業,你的每一筆交易、價格、交易對手,這個只是交易跟你的交易相關方可見,但是無關的人不能看到你實際的交易情況。在聯盟鏈裡隱私保護是更加突出,這個涉及到交易對手身份的保護,還有對鏈上數據的保護。

現在解決方案有很多種,像新的一些密碼學的理論,比如零知識證明、環簽名、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現在不是特別成熟,比如同態加密,現在大家更多關注的是加法同態能夠應用起來,像全同現在還有些困難。另外一個隱私保護的方式是通過分層,這個做得比較徹底一些,也比較高效一些,但是也帶來一個新的大家比較擔心的中心化的問題。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金融安全關係到國家安全,除了隱私保護外,信息系統在金融行業實際上有更高的安全性。大家都知道公鏈上主要是通過簽名、密碼體系來保證安全性,唯一的採用簽名密碼的體系實際上是比較單一的,安全發展了這麼多年,更多的是強調混合的安全保護策略,多層級的立體的防禦體系來保護信息系統的安全。

單純的安全性就會導致脆弱性,反而帶來一種隱患。結合傳統的思路,可以構建一個立體的安全體系。

我們過去信息系統經常說保邊護線強內,你的邊界要做好防護,防火牆、抗DDos攻擊,護線是你的傳輸層,同時數據要進行加密,內部要加強安全防護,要通過內部隔離審計、訪問控制、存儲加密等等這些手段,構建成一個立體的安全體系,不能單純靠某一個安全的方法能夠高枕無憂,這個是不現實的。

在這方面,信息系統的安全單純不能把寶押在一個地方。安全的問題就是投入的問題,這個投入是由你的需求決定的,如果你上面跑的不是特別敏感的東西,你花很大的力氣去做這種安全,其實不現實,反而帶來效率低下,由你的安全需求決定你的安全投入,最後決定你起到多大的安全強度。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另外一個在安全方面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後的安全管理,事前要把安全審計,包括現在智能合約的漏洞協調比較多,之前像以太坊的DOU事件等等,智能合約的形式化驗證現在發展也比較快。

以及事中的異常監控、緊急干預,不能像之前以太坊出現類似的問題,智能合約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發現問題以後中斷不了,必須硬分叉,這個問題比較嚴重。

以及事後業務對沖、回滾、可審計,有些學者也說了,區塊鏈不能改,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到底是防止篡改還是說怎麼去進行回滾,這是需要大家進行探討的一個問題。

另外要有相應配套的制度機制,比如成員加入/退出、系統升級、業務規則更新、監管介入、安全事態緊急響應與優先恢復業務,不是光靠區塊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鏈上和鏈下要相結合。

3.互聯互通

另外一個問題,跨鏈互操作,互聯互通的問題,金融業務是相互交織、聯動和協同,跨機構、跨市場的創新與監管需要大家有良好的互通性。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現在新的信息孤島產生,各個區塊鏈項目都是獨立封閉體系,大家無法互聯互通,通用性大打折扣,現在缺乏公認的技術標準與跨鏈的解決方案,涉及到一些不太相同的共識體系,性能是急劇下降,基本上到一個不可用的階段,現在互聯互通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目前解決的方案主要還是多中心的公證人機制,包括側鏈/中繼技術,包括哈希鎖定技術,這些大家都在進行探討。

4.區塊鏈業務連續性管理

區塊鏈業務連續性的問題,雖然區塊鏈節點是高度冗餘的特性,而且是不同的節點有相同的副本,也帶來傳統的運維方式的巨大挑戰,要在管理上和技術上兩個方面都要做相應的處理措施。

管理上,至少要在上線前就做好一些規則,比如成立一個安全管理委員會,建立一個聯席協調運維機制。

第二個是技術上,區塊鏈是協議層的統一,並不是在物理層和技術層要完全統一,不同的節點我們可以刻意採用一種底層平臺,比如操作系統可以選成不一樣的,數據庫可以現成不一樣的,減少bug對系統的影響。另外區塊鏈業務連續性,大家各自是黑箱,看不到對方,出現問題以後要互相進行聯合進行運維。

舉個例子,一旦你的共識出了錯以後,你要收集日誌,大家都是跨不同的節點,你去把這些日誌收集齊了再統一進行分析,幾個小時都過去了,現在這些都有活生生的案例,需要有一個可視化的類似於雲計算的雲管平臺一樣,應該去做一個鏈管平臺來進行統一的監控和管理。還有一些,像自動化運維的方式、業務應急處理這些配套的東西也必須要有。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三、區塊鏈應用場景探索

在應用場景方面,區塊鏈概念成型早期,大家對它賦予很高厚望,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發佈的報告,當時對區塊鏈寄予的厚望還是比較多的,提出很多應用場景的設想。

但是到今天為止發現區塊鏈發展還是比較慢,這也不難理解,互聯網剛開始發展早期的時候,大家上網也比較難,很多信息沒有電子化,用戶沒有上網,甚至接受起來也比較困難,在線的場景也缺乏一些根基。

現在區塊鏈的發展有點像互聯網的早期,一個是認識層面,一個是知識結構層面,還有一個是大家經常去詬病的,鏈上的源生資產可信,但是很多東西是鏈下的資產在鏈上進行數字化映射,怎麼樣保證鏈下和鏈上實時同步和實時相符,這個過程中誰來負責上鍊,雖然區塊鏈是可信的,但是負責上鍊的人是不可信的。

到目前為止,區塊鏈的應用場景還是非常多的,昨天可信區塊鏈評出了十大案例,包括現在信通院收集的這些案例。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可信區塊鏈十大案例”評選



我看比較集中比較多的還是在供應鏈金融,這是一個硬場景,因為供應鏈金融本身它的特點基因比較匹配區塊鏈,比如參與方比較多、流程比較長、鏈條比較長,數據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做得比較差,貿易的真實性背景以及虛假的貿易帶來的銀行的盡調成本比較高,區塊鏈可以實現信任的傳遞和信息的可穿透,提高了我們的協作效率,減少了我們的風險和欺詐的隱患。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在這些方面供應鏈金融大家對它期望值也很高,而且也產生了大量應用案例,像票據市場,需求基因跟區塊鏈相對比較匹配,涉及到一票多賣的問題,虛假票據問題,以及票據中介不規範的問題,但是票據本身交易條件比較複雜,也不適合集中撮合。

另外一個,票據中介良莠不齊,信息不對稱,各種風險大家也都看到過。同時區塊鏈它本身很多解決方案針對於票據的這些特點能夠提供一個比較好的契合度,比如智能合約的匹配、票據無條件自動執行的要求,以及滿足監管方面的要求,票據有很好的適應場景。

我們數字貨幣研究所跟上海票交所在去年1月15號成功上線了試驗性的生產系統,有四家行在票據交易平臺上進行試運行,效果還是不錯的。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另外一個在應用場景方面,區塊鏈涉及到跨主體的信任協同的這些方面還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我分析了一下咱們已經投入運行的區塊鏈系統,實際上有很多大家現在做的區塊鏈系統,原來中心化系統也能解決,但是現在用區塊鏈重新做了以後效果比以前好了。

這個我也在思考,原來在做中心化系統,其實有很多東西是談不攏的,比如各個部委企業我們要進行聯網,到底以誰為中心,數據庫放在誰那,有的時候很難談。

現在每個人手裡都有一份數據庫,都一模一樣,也別說你是中心還是我是中心,大家一起坐下來把這件事做完就行了,在這些方面少了一些糾結。

另外,出了一種新技術,大家現在都有創新的驅動,實際上是一件好事,把原來搞不成的事我們再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搞成,貼上這種創新的標籤反倒更願意去做事。

第三個,我們過去在跨單位進行合作協作的時候,最大的難題就是數據標準、接口標準而且在聯合運維過程中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系統出了問題,交易出現失敗,到底是你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查就得查半天,還得互相埋怨,有可能你沒跟我打招呼,系統做了升級,接口做了變化,現在簡單了,區塊鏈是在高協議層做的屏蔽,技術約束得以剛性約束,這樣就發現運維也簡單了,也不用去購買通信中間件、交易中間件。

再一個,成本上也降低了,業務流程也得以重構了。在這些方面反而能夠讓大家一起坐下來談,而且通過一種技術約束,讓大家能夠心平氣和達到一種平權的技術結盟,這是非常好的思路。以前有些跨主體協同的平權性機構談不成事,有可能再重新通過這個架構來解決。


四、區塊鏈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

另外一個,區塊鏈的成熟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撐和幫助。在這些方面有三個關鍵的點,一個是網絡基礎設施,一個是開發者生態,一個是商業生態。

網絡基礎設施:我們過去在中心化的系統,以金融行業為例,金融城域網主要是層級型和星型,一是要匹配組織架構,匹配當時的業務需求,效率更高,更加集約。

但現在分佈式架構不光是南北向的數據流動,還有東西向的數據流動,帶來的點對點的通信協議增加以後,網絡的中心樞紐壓力就會增大,可能成為瓶頸。金融城域網要適應基礎設施,可能還要進行適應性的改造,包括一些其他的專業網絡。

開發者生態:我們現在區塊鏈所謂的門派特別多,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區塊鏈的方向,都有自己的創新,包括共識算法也很多,這樣力量就分散了。

各個門派都很多,但是怎麼樣把力量集聚起來,其實要有一個過程,就跟互聯網早期的網絡協議,一開始並沒有收斂到TCP/IP上,後來逐步發展後才收斂到TCP/IP,大家才實現公允和認同,區塊鏈發展要經過錘鍊以後最後收斂到主流平臺上,其他的自然就消解了。

對於聯盟鏈來說,區塊鏈也一樣,大家不要急於求成,拔苗助長,還是要循序漸進,等著它逐步去發展。

但是光靠聯盟鏈,我們力量還是比較薄弱的,公有鏈雖然有它的技術特點,有它的優勢,有比較龐大的開發者生態,但是它不適合我們的行業應用。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我們很多的發展是我們聯盟鏈的開發者生態汲取公有鏈現有的一些好的東西,反哺我們目前聯盟鏈社區的能力,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另外一個,很多聯盟鏈比公有鏈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快速落地,能夠針對小而美的場景需求來進行很好的應用示範,提高大家的信心。

商業生態:完善的開發者生態能夠幫助我們有更多的用戶和數據上鍊,但是商業生態是讓區塊鏈怎麼樣得以廣泛應用。

現在有一些問題,首先社會上存在兩種聲音,一種是神化和泛化區塊鏈的作用,特別迷信區塊鏈,認為無可不能,單一技術可以包打天下,神藥可以包治百病,實際上完全是誤區,尤其是吹捧區塊鏈的很多是學文科的比學理科的多,現在對它吹捧的是比較多的,誇大的成分比較大。

另外一個,當出現一些非常負面的東西的時候又認為它是詐騙和非法集資的代名詞,又對它進行妖魔化,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躲它都來不及。

現在這兩種聲音都有,但是都忘了區塊鏈本身是個技術,技術本身是中性的。行業的發展還是需要有配套的規章制度和業務規範,要同步發展,採用區塊鏈去實現你的業務需求的時候不是簡單的搬家,首先你為什麼選它,是因為它信息透明、高效、可信任,針對它的特點要對你的流程進行優化,而不是簡單的手工搬家。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技術共識不等於業務共識,現在區塊鏈的門檻很低,稍微大一點的公司你去問他,他都有自己的區塊鏈,因為是開源的,我有自己的技術隊伍,就可以發展區塊鏈,可以組建一個團隊,形成一個門派。

但是很多搞區塊鏈的大家都希望別人上自己的鏈,最後誰也不服誰,到底上誰的鏈,誰的鏈可信,技術可信不等於業務可信,到底什麼樣的機構搞的區塊鏈,你貼什麼樣的標籤,你的中立性、公允性、權威性夠不夠,這反而是大家要問的問題。

就跟雲計算當時出現一樣,大家擔心的問題是為什麼要上你的雲,相當於把我的數據交給你了,運維這個雲的機構到底可信不可信,所以有可信雲就有可信鏈有公有鏈,從這個角度來說,相對中立的基礎設施能夠更持久。

五、區塊鏈技術應該服務實體經濟

第一,區塊鏈還是應該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我們要辨識一下什麼是去中心,現在說去中心比較多,但是絕大多數說去中心都是技術上的去中心,並不等同於管理上的無中心。

物理分佈與邏輯統一併不矛盾,一味鼓吹去中心的大多都想借技術概念炒作成為新的中心,有管理的分佈式系統才有真正的運行責任兜底,才能承擔社會責任。過去三年區塊鏈技術帶來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但是大量泡沫帶來非理性繁榮,現在逐步去偽存真,業界對區塊鏈的認識也已經客觀和務實了。

任何一種技術是此消彼漲,區塊鏈是犧牲了存儲和計算冗餘換取信任的可傳遞,一定是犧牲一種代價來換取另外一種代價,正作用和副作用都有,一定要看你的需求適不適合結合起優勢、迴避短板,組合各種優勢技術解決你實際的問題。

別忘了你的初衷是什麼,需求要進行驅動,在這些方面,聯盟鏈還是非常能夠看到未來的,有很多的實際的業務場景也能夠結合區塊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聯盟鏈一直借鑑公有鏈的思想,不斷在演進和發展。

聯盟鏈不單純的安全就是依賴於密碼體系,而是融合了更多的像身份管理等其他的安全手段,是一個立體防禦的安全架構,在聯盟鏈解決跨主體的信任協同方面是有更好前景的。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大家現在關注到公有鏈,它雖然有很多技術創新的價值,但是現在有很多不良的負面影響也逐步出現,比如像個人隱私數據直接上鍊了,另外一個,像區塊鏈刻字包括信息在上面不可篡改,尤其對不良信息的監管和預警,這些還是有必要的,這些方面有更多的監管部門介入。

對於區塊鏈的安全,剛才也提到了,它的技術還是在一個發展的過程中,單一性導致脆弱性的問題,雖然比特幣運行了這麼多年,確確實實經歷了考驗,但是現在都提出來了,量子時代以後,單純的密碼體系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包括密碼安全體系。

為什麼我們發展國產密碼算法,就是擔心,因為所有的密碼算法都可能會有後門。在這些方面其實還是需要針對區塊鏈本身的體系做一個密碼測評體系的安全測評體系的綜合創新。

六、少談顛覆,小而美的場景更實際

要少談顛覆,多談繼承式的發展。區塊鏈其實是現在眾多技術的一種,在某些場景優勢是比較明顯的。

但是我們圍繞業務需求,我們沉澱下來尤其金融行業發展這麼多年,由電子化到信息化到網絡化到移動化和智慧化,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已經把單體信息化的工作快做完了,現在跨機構協同,區塊鏈可以進行很好的優勢的發揮,但是不能說你拿來一個業務需求,明明原來的技術已經解決得很好,為區塊鏈而去改,拿著錘子去找釘子,這種情況不可取。

對技術是長期演進的思路,對技術冒進趕時髦在金融行業是嘗不得的,因為金融行業都是高價值資產,出現問題以後帶來的社會影響都比較大。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資產上鍊的問題,鏈上鍊下如何實時同步的問題,On-chain to Off-chain,怎麼保證上鍊的資產有規可循,怎麼解決賬實不符事後追責,這些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結合傳統的物聯網的思路,以及怎麼樣保證賬實自動化核對,真正做到上鍊可信。

有權威的貼標籤的中心化機構有真正的責任兜底,可以降低很多上鍊的風險。

區塊鏈的發展不能大而全,就跟當年的互聯網發展一樣,我們現在區塊鏈的發展也是漸進式的,剛開始在小而美的封閉場景更實際,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無數個小而美的場景聚起來,聚少成多,才能走向全開放。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沒有必然綁定關係


發展聯盟鏈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似乎,很多創業公司在這些方面應該瞄著這個方向去走。

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我們還是應該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去迎接區塊鏈技術帶兩的挑戰和變革,尤其是現在有很多的跨界合作、跨主體合作,這個對於平權利形成、互補性、對等型的金融生態,區塊鏈還是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另外一個,現在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人才、學科理論的支持,急需產業資源的投入、產業配套和政策聚焦,區塊鏈技術實際上現在剛剛是一個開始,是一個長期演進的過程,滾動發展,永遠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