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霍去病墓:一牆之隔,外甥墓遊人如織,舅舅墓無人知曉!

一說起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我們立馬就會想起

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大司馬大將軍衛青。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為漢朝北擊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他們兩人還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

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時至今日,兩位名將給後人留下的就是兩座偉岸的墓冢了!雖然這兩座墓冢只有一牆之隔,但是外甥墓遊人如織,而舅舅墓無人知曉!下面就讓我們分析一下同為歷史名將的兩人怎麼會有如此大的懸殊呢?

衛青墓/霍去病墓:一牆之隔,外甥墓遊人如織,舅舅墓無人知曉!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東北“五陵原”上,漢武帝茂陵是西漢五座帝陵規模最大的一座。而在茂陵東側1公里處,就是兩座大名鼎鼎的陪葬墓“衛青墓”和“霍去病墓”,兩座墓冢只有一牆之隔。

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設置茂陵文物保管所。1961年霍去病墓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茂陵文物管理所晉升為茂陵博物館。霍去病墓地前建成園林式博物館,蒼松翠柏,鬱鬱蔥蔥,仿漢建築錯落有致,是茂陵旅遊景區的核心遊人如織。現在的霍去病茂陵博物館面積達5841平方米,遊客不斷,且門票是每人80元。

衛青墓/霍去病墓:一牆之隔,外甥墓遊人如織,舅舅墓無人知曉!

衛青墓

而反觀大將軍衛青墓,和霍去病墓雖一牆之隔,但就像是一個沒有被開發的荒山,面積還沒有個籃球場大,裡面的土堆不到20米高。衛青墓唯一值得可看的是就是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題的墓碑,碑上寫有“漢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衛公青墓。”衛青墓遊客數量遠不如霍去病墓,而且還是免費參觀,甚至有網友拍到衛青墓前垃圾滿地的畫面,好一個淒涼啊!

為什麼同樣是抗擊匈奴的名將,都得漢武帝賞識,都是大司馬,後人對待兩人墓冢的態度差別會如此之大呢?其實這估計和對天才將領的欽慕有關!霍去病少年成名,17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22歲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官至大司馬。可以說霍去病為漢武王朝穩固、開拓西北邊遠當地立下光輝戰功。

衛青墓/霍去病墓:一牆之隔,外甥墓遊人如織,舅舅墓無人知曉!

可惜的是,公元前117年,24歲的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逝世了。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十分哀痛,他調來玄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向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為了讚譽起勞績,把其冢修的像“祁連山”一樣,以讚譽他的永存勳績。或許是人們對英年早逝的天才將領更多是惋惜,所以才會深深的懷念他!

但與霍去病的光輝的戰績相比,身為舅舅的衛青的歷史功績也不容忽視!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為漢武時大司馬大將軍,用兵勇於深化,奇正兼擅,與霍去病並稱為‘帝國雙壁’。衛青是首先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反敗為勝的新篇章的人,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歷代兵家所敬仰。衛青儘管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他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衛青墓/霍去病墓:一牆之隔,外甥墓遊人如織,舅舅墓無人知曉!

正是因為衛青的這些戰功和高貴的品質,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和宋朝追封的七十二位名將中都有衛青!漢武帝元封五年,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病逝,准許陪葬茂陵。《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起冢像盧山”。以表彰他馳騁陰山腳下,收復河套地區的功績。

衛青和霍去病,論才華和謀略,兩人都不想上下,且對漢朝的抗擊匈奴做出了巨大貢獻,至於死後是否有大量的人瞻仰,相信他們自己都不會在意的,畢竟歷史上的英雄都是不會在乎那些名利之事。朋友們,您是怎麼評價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的呢?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