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第八批上海援藏江孜联络小组以“做江孜人、创江孜业、办江孜事、谋江孜福”为出发点,积极推动江孜文化文物建设。经过深入调研,小组发现宗山遗址历史悠久,但展陈简陋,无法有效的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江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经请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并与县文广局沟通,决定由援藏出资1000万元,于2017年至2018年实施了江孜县江孜镇文化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宗山陈列馆展览提升项目)建设项目。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江孜宗山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城侧山顶上,海拔4022米—4140米。遗址东西长360米,南北宽约80米。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磨(朗达玛)之孙贝考赞曾在江孜喀山顶修建宫殿,后江孜法王帕巴贡桑布在其宫殿旧址上修建“江喀孜”城堡(“江喀孜”后简称“江孜”),并为后来的江孜宗府所用,遂称“宗山”。宗府周围建有土、石夯筑的围墙,墙体高4米,厚约1米,墙内现存建筑有孜结拉康殿、哲拉康大殿、生宁宗、哲布岗会议厅、宗本官邸、宗府宿舍、仓库、马房等为主现共有大小房屋193间,古建筑总面积为7064平方米。江孜宗山遗址之前没有实施过系统性的展陈项目,所以除了寥寥无几的展品和几个破败的雕塑之外,没有其他展陈内容。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实施的江孜县江孜镇文化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宗山陈列馆展览提升项目)建设项目,紧密结合宗山遗址实际情况,通过江孜宗山遗址哲布岗、东宗已有的建筑空间进行改造,丰富了江孜宗山遗址的展陈内容,提升了宗山遗址对外开放的水平。一是为保护宗山遗址建筑,在展陈项目实施前,优先实施江孜宗山遗址哲布岗、东宗开展了古建本体加固工作。同时,为保证宗山遗址的原貌,拆除了之前修建的水泥便道,恢复了山体原貌。维修前室外景点有抗英炮台、抗英烈士跳崖处、刑法场,维修后对抗英炮台和刑法场也有轻微改动,同时新增布告栏、台地奋战、哲布岗东侧台地三个雕塑(古城初建、驻藏巡边、保家卫国)。二是结合宗山遗址哲布岗、东宗建筑内部特点,实施展陈项目,室内原有参观点1个,维修后新增参观点15个。通过现代展陈技术和理念,突出江孜地域特点,梳理江孜历史脉络,进行更新改造,提升现有的展陈水平,展现江孜发展轨迹和英雄城历史。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江孜县江孜镇文化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宗山陈列馆展览提升项目)建设项目,是对江孜历史文化的展示与回顾,旨在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展览按照历史脉络,围绕“中央有效治理西藏”“展现和传承江孜历史文化”“揭露封建农奴制统治”这三大主题而兼顾整个历史发展过程,采用三线叙事手法将展览内容体系规划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元明清西藏地方官制暨江孜相关史,收集元明清时期西藏地方官制演变史料和实物,同时按照时间顺序并排展出江孜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展示西藏地方官制和江孜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展出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的各类史料实物;第二部分为年河之源 殊胜之境——江孜历史文化陈列,对旧江孜宗政府日常行政及职能进行复原陈列展示,激励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国防教育,增进民族感情,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为实现江孜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第三部分为旧江孜宗政府复原陈列。对江孜悠久而独特的古城老街和传统文化、民俗、手工技艺进行陈列设计及布展,专设江孜历史系列名人功迹展,激发人们热爱江孜、热爱西藏、热爱祖国的民族豪情。整个展陈采用多媒体、影像处理等高科技辅助系统,使展示手段突破传统的文字图片加说明的做法,强化展览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增强展览的参与性、交互性和趣味性。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通过实施江孜县江孜镇文化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宗山陈列馆展览提升项目)建设项目,一是使得江孜珍贵的历史文物得到集中保护;二是一系列主题展览和参观活动,为研究江孜农耕文化、宗教文明、商贸历史、民主改革后的江孜作出重大贡献;三是为江孜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屈的抗争精神打造一处现代化的展示平台,弘扬了江孜文化,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承的动力;四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五是使得宗山遗址的对外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江孜文化旅游宣传和发展的新名片,对推动江孜文化旅游产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本期执行主编:邹忠

江孜联络小组积极助推雪域英雄城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