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從萬向集團到吉利汽車 浙江企業海外併購之路

隨著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民營資本實力雄厚的浙江省再次受到世界關注。甚至有觀點認為,阿里巴巴的存在及其影響力促成了G20峰會選址杭州。而這種關注不僅僅是這一高規格的會議本身,而是浙江民企海外攻城略地的併購。

從萬向集團到吉利汽車 浙江企業海外併購之路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省以併購形式實現的境外投資項目達135個,同比增長92.86%;併購額51.09億美元,同比增長3.59倍;單個項目平均併購金額為3784.44萬美元,單個項目平均併購額同比上升1.38倍。

今年1—4月,浙江以併購形式實現的境外投資項目69個,同比增長1.23倍,併購額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6.53倍;平均單個項目併購額同比上升2.38倍。

“浙江民營企業海外併購潮已經來臨。”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浙江民營企業投資聯合會會長周德文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浙江民企正在積極尋找海外投資機會,而海外併購以更快捷獲得先進技術、通暢的銷售渠道以及豐富的管理經驗而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始於萬向?發軔於金融危機後

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源地,憑藉其靈活的經營機制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國內大發展的同時,浙江民營企業一直在覬覦國際市場,試圖走出去獲得一席之地。

早在2000年,被譽為企業常青樹的浙江萬向集團就依託其在美國設立的萬向美國公司,以“股權換市場、參股換市場、設備換市場、市場換市場、讓利換市場”等多種形式,成功收購了英國AS公司、美國舍勒公司、ID公司、LT公司、QAI公司和UAI公司等8家海外公司。如今,成立於1994年的萬向美國公司已收購了數十家美國本地企業,全美範圍已擁有28家工廠,員工5600餘名。

而讓浙江民營企業海外併購聲名遠揚的,要屬2010年吉利集團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著名汽車品牌沃爾沃。這一成功的收購,使得國際品牌沃爾沃成為了中國的汽車品牌,而吉利汽車也因此先行一步邁入國際化進程,在技術、管理、品牌等方面斬獲頗豐。

“世界經濟危機給浙江民營企業海外併購提供了契機。”周德文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浙江民營企業海外收購大潮就始於2008年的那場經濟危機。在這場危機中,全球經濟一片陰霾,跌入泥潭之中難以自拔,特別是包括浙江在內的全國不少民營企業都遭受重創,債臺高築,企業關門或者瀕臨破產,企業老闆跑路、跳樓的事件時有發生。深度影響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屢創新低,一些企業頻頻拋售物業,給中國民營企業海外抄底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歐美不少有技術、有管理、有品牌的企業債臺高築瀕臨破產,企業迫切需要外資的介入,這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了機會,而浙江民企憑藉市場的敏感度捷足先登獲得了成功。

浙江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全省經備案、核准的境外企業和機構760家,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了908.32億元人民幣(139.88億美元),同比增長1.5倍;實際投資預計336億元人民幣(摺合約5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5%左右。

在這一數據快速增長的同時,海外併購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浙江省企業跨國併購金額85.64億美元;今年1—4月,浙江省以併購形式實現的境外投資項目金額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6.53倍。不難看出,僅今年前四個月的併購額就已經超過“十二五”五年間併購總額的一半。

浙江省金融辦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5年,浙江省併購重組次數從2010年的73次攀升到2015年的355次,增長幅度高達386.30%;涉及金額從2010年的89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1619億元。其中,境外併購從2010年的7家7次,涉及併購金額2.3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7家18次,涉及併購金額32.40億元。

上市公司?成為海外併購主力

2013年,亞洲輪轂巨頭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併購了加拿大鎂合金部件製造商鎂瑞丁,完成了第一筆海外併購,也開啟了萬豐奧特海外戰略的版圖。

然而,在萬豐奧特用15.3億元收購鎂瑞丁時,曾被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筆溢價過高的買賣。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濱對記者表示,事實上非常合算。他說,鎂瑞丁是一家專注於大交通的國際化企業,而且是處於行業領導地位的隱形冠軍,佔有整個北美地區鎂合金汽車配件65%以上的份額,在全球鎂合金汽配市場也有三成以上的份額。

這確實是一筆合算的買賣。陳濱告訴記者,去年鎂瑞丁貢獻利潤超2億元人民幣,而在兩年前,鎂瑞丁的淨利潤還只有2000多萬元。在成功收購鎂瑞丁後,萬豐奧特又先後收購了美國PASLIN機器人公司以及加拿大DFC航校(鑽石飛行中心)等多家海外公司。

在浙江企業的發展史上,通過併購一舉佔據行業龍頭的事例不勝枚舉。早在2009年,浙江紹興的民企浙江龍盛以2200萬歐元併購世界染料巨頭德國德司達公司。通過併購,浙江龍盛獲得了1900項專利和核心研發團隊,一舉獲得全球14個生產基地,覆蓋50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網和7000多家客戶,獲得定價話語權,一躍升為全球染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浙江企業海外併購過程中,上市公司貢獻了重要的力量,萬豐奧特、浙江龍盛也都是上市公司。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上市公司共完成514起併購,涉及併購金額合計2200多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140%。今年1季度,浙江省50家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實施了61次併購(買方交易方式),交易金額達530億元。浙江省商務廳披露的數據則顯示,今年1季度,浙江企業併購境外投資項目數同比增長92.86%。

與此同時,中金公司此前做過一份非常詳實的《浙江省跨境併購市場現狀分析》,報告分析頭一條就說,浙江省的跨境併購案中,“買方多為上市公司”。

而今年讓浙江民營企業家津津樂道的一件事也與上市公司有關。4月11日,浙江省上市公司海外併購考察團低調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中國併購公會浙江分會會長龔小林告訴記者,這是浙江史上最高規模的出國考察團,市值加起來超5000億元人民幣,成員包括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龍盛集團董事長阮偉祥、臥龍控股董事長陳建成、亞廈股份董事長丁欣欣、菲達環保董事長舒英鋼等40餘位浙江上市公司一把手或高管。每家上市公司只分到一個名額,不是董事長即為副總級高管,誰都沒有隨從,也不帶翻譯。

浙江省金融辦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浙江省目前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390家(境外82家),總市值5萬億元。其中境內上市公司308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新三板掛牌企業668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五。

從尋找銷售渠道?到尋找技術和品牌

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愛蓮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們在海外併購時主要會有這樣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項目是否符合萬豐的戰略規劃;二是項目的技術是否在全球具備先進性;三是項目的盈利能力是否足夠強;四是該公司的品牌是否在全球細分行業領跑;五是引入國內生產之後,是否有利於萬豐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還要考慮當地的法律體系研究、萬豐文化是否可以有效的結合、團隊是否需要切換、產品是否可以引進亞洲市場、並重新制定戰略規劃。

臥龍控股董事長陳建成在上述考察團的德國併購考察時坦言,“德國企業在技術、品質和品牌上做得非常好,值得中國企業學習。但是,德國企業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效率上不如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在德國進行併購活動,一方面為德國促進了就業,另一方面為德國企業的持續經營提供了資金保障。”

周德文在調研中也發現,浙江民企併購模式正從原來的尋找銷售渠道轉向技術、管理、品牌的引進上來。他說,溫州著名鞋企奧康集團收購意大利著名男鞋品牌萬利威德就是意在其廣闊的銷售渠道。而一直以來,奧康憑藉良好的銷售渠道優勢與多家國外品牌建立了合作。事實上,無論是技術、管理、品牌、市場或者資源等,這些都只是企業眼前的訴求,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跨國併購與外企聯姻,將極大改變原來傳統的家族企業治理結構,從而在團隊融合、股權結構、管理架構等層面自然而然地走向現代企業,甚至真正的跨國大企業。

數據也顯示,浙江省民營企業通過跨國併購國際龍頭企業,跨國經營程度有了大幅度提升,本土民營跨國企業雛形初現。據浙江省商務廳調研統計,浙江省26家主要民營跨國經營平均跨國指數為33.57%,明顯高於全國100大跨國公司的平均跨國指數的13.60%;其中吉利控股集團的跨國指數達63.67%,在全國100大跨國公司中居第一;臥龍集團、華友鈷業在全國100大跨國公司中其跨國指數也能排進前十位。

摩根大通的報告亦指出,2015年以來,中國併購開始出現兩大變化:中資企業海外併購中出現越來越多的民企身影;併購方向從以往由國企主導的資源驅動型海外併購逐漸向市場驅動型和核心技術驅動型轉變,併購目標更多集中到高端技術和全球性品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