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對話心靈:流言蜚語

不要怨別人八卦,只能怪自己太傻

不是每個人都傻,只是人心過於複雜

或許人心本不復雜,只因這世事太假

其實世界並不虛假,只因我們活得不夠瀟灑。

對話心靈:流言蜚語

一、流言止於智者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冰冷的現實面前,人們都是演員,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

我之所以敢跟任何人坦誠的說話,是因為我活的真實,儘管隨著這種真實而來的,是孤單。

我畢生尋覓的只有兩樣東西:一個是 “獨立的思想”,一個是“我愛的女人”。

對於善思者來說,流言蜚語微不足道——因為他的思想,不會輕易被世俗見解所左右;對於心愛的人來說——她才是我的唯一,她的所思所感,才是我真正在乎的事情。

一個人關心自己的幸福,應該多於關心他人的評議;

一個人關心愛人的感受,應該高於關心自己的情慾。

如果她因為缺乏勇氣,而選擇放棄,那麼我寧願首先閉上眼睛。

世人的想法,多是偏頗而自私的。

遇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再虛偽齷齪的東西,人們也能眾口鑠金;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再美好光明的東西,人們也能肆意醜化。

於是,在流言蜚語面前,布魯諾以“異端邪說”被綁上了火刑架,蘇格拉底因“腐蝕青年思想”而喝下了毒芹汁,而阮玲玉則在自殺的遺書中,留下了泣動天地的一句話:人言可畏!

對話心靈:流言蜚語

二、流言傳播者

餘秋雨說:“愚昧者可以致使明珠暗投,強蠻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則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變為醜聞”。

流言的傳播者多為小人物,也只有藉助真相不明的八卦消息,才能打發那閒得發慌的生活。小人物成就不了大事,卻有足夠的殺傷力,破壞一件大事;小人物絕不會“成人之美”,而只會“傳人之惡”;小人物總愛打探他人陰私,尤其是那些熟識者的陰私。

小人物見不得美好的愛情。在他們那鬼鬼祟祟的眼裡,所謂愛情,只是茶餘飯後可聊以助興的談資。對於陷入愛河的女性,尤其要品頭論足:戀愛經歷、家世背景、身高三圍、性格品行……,如果該女子如花似玉,再加上開朗隨性,則更能激發小人物的濃厚興趣,他們能津津樂道他人的風流韻事,也能濃墨重彩的描繪失意者的苦痛傷心,而且還時常添加“莫須有”的罪名。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小人物唯獨不願談論他人的幸福——因為他們那作祟的嫉妒心理。

這個世上有成千上萬的人,每天像蒼蠅一般的死去。又何必在乎小人物的竊竊私語?

古人說:“無友不如己者”。對待“知心朋友”,應該以誠相見;對待“小人朋友”,應該謹言慎行。

對話心靈:流言蜚語

三、面對流言,做好自己

流言蜚語,無所不在。上帝創造了人的嘴巴,除了吃飯呼吸,就只剩下了說話。或許,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八卦消息,否則大千世界又怎會多彩多姿?

在沉重的生存壓力和心理恐懼之下,我看到一群又一群平凡而忙碌的人們,如晨興夜寐的螞蟻,一代接一代的漸漸凋零、老去。他們生時,人云亦云;他們死時,寂寂無名。也只有藉助於八卦消息,才能打發生命中無可揮發的空虛。

先知先覺者,領路走;後知後覺者,跟著走;反知反覺者,掉頭走;唯有不知不覺者,隨波逐流。

面對流言,無從解釋,無法解釋,也無需解釋。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為何要把人生劇,演的痛苦不堪呢?太在意那些閒言碎語,不是被累死,就是被別人整死。

這個世界,確實需要一些“阿Q精神”,每個人都需要寬慰和善待自己:遊戲感情、遊戲人生,只會糟踐美好的青春;消極避世、逢場作戲,只會在淒冷的現實面前,更加困頓。不要等到迷失自我之後,才發現痛不欲生。也不要因為寂寞而錯愛,因為錯愛而寂寞一生。

《道德經》上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在流言蜚語面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並且要活的幸福,活得精彩。

湘西野老,tianzhenhua1983,2018.9.4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