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天長市歷史文化城市美景,原來這個地名與唐玄宗李隆基有淵源


天長,安徽省縣級市,由滁州市代管,位於安徽省東部,除一面與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外,三面被江蘇高郵市、儀徵市、六合區、金湖縣、盱眙縣五縣市區環抱,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城市,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軸雙核兩翼產業格局中的兩翼之一,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

天長建縣於公元742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生日千秋節而特設的一個縣。為紀念已故新四軍羅炳輝將軍曾兩度更名為“炳輝縣”。有朱壽昌、宣鼎、王貞儀、戴蘭芬等歷史名人,一代名相包拯曾在此就任縣令。天長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首批商品糧、商品油基地縣,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天長是安徽省唯一一個連續十年十強的縣市,在滁州市連續多年保持綜合考核第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一直穩居全省十強、中部百強,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行列。


天長地處華東腹地,南臨長江,北枕淮河,東臨高郵湖,西傍京滬鐵路,205國道——寧連高速公路以及寧淮高速公路縱貫境內。水路經高郵湖直達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長是東部沿海地區與內陸中部地區的跳板,是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的配套加工業生產基地,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

唐玄宗天寶元年,天長正式置縣。開元十七年,為紀念玄宗李隆基生日,將每年的八月五日定為千秋節,並於天寶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郵三縣地置千秋縣”。天寶七年,改千秋節為天長節,千秋縣隨之易名天長縣,屬淮南道揚州。天長縣的規模自此確定後,歷朝無大變化。

1949年1月天長解放,原高寶縣所屬地域從炳輝縣中劃出,4月炳輝縣劃屬皖北第一區專員公署。1946年,為紀念新四軍名將羅炳輝曾一度改稱炳輝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炳輝縣。

199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

唐開元十七年,百官以八月五日為唐玄宗誕辰日,定此日為「千秋節」,天寶七年改為「天長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