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今年我國北方氣溫偏高的情況,會影響明年的農業生產嗎?

曰行八百里


今年北方冬季溫度偏高,整個冬季沒有雨雪天氣,這種天氣對來年的作物肯定有影響。

冬季本來最大的特點就是:低溫、下雪,低溫可以凍死一些越冬的病蟲害,減少來年病蟲害的發生。一些越冬作物如小麥,會因為溫度高產生旺長,從而導致過早拔節而導致減產甚至絕產。

冬季氣溫低沒法澆水,冬天的雨雪,可以適當的補充土壤中的水分,改良土壤墒情,尤其是露天種植的越冬作物,更需要冬季的雨雪,一場大雪可以對作物形成一個保溫層防止作物凍傷。

冬季的低溫和雨雪還會對空氣淨化有益。有句俗語說得好:瑞雪兆豐年。說的就是以上情形,如果沒有低溫和雨雪,就沒有了冬天的真正意義了。




蔬菜植物doctor


今年我國北方氣溫偏高的情況,會影響明年的農業生產嗎?

今年我國北方冬季的氣溫是與往年有些不同,一個是今年冬天溫度高,往年進入臘月門,三九、四九的時候,東北這滴水成冰,零下30、40°是常有的的事,可是今年卻只有十幾、二十幾度,長春、哈爾濱等地有時只有零下幾度,用老百姓的話說今年是“暖冬”。另一個是今年北方雪不大,尤其是黑龍江雪更小,有的地方都沒蓋上“地皮”。從今年的暖冬情況看,我個人感覺對明年的農業生產有些不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今年春天有發生春旱的可能,有句老話叫,由於冬季降水少,土壤裸露在空氣中,土壤持水能力下降,冬季土壤水份蒸發量大,導致土壤含水量大幅度下降。如果春節後依然降水水量小的話,東北地區出現乾旱的幾率較大。



二、2019年高於10℃的有效積溫出現下降的可能性增大,因為從農業氣象學角度分析,某個地方每年的平均溫度基本是一個常數,上下波動較小,如果冬季溫度偏高,那麼夏季的溫度就有可能比較低,這樣就會導致高於10℃的有效積溫有所下降,用咱們農民的話講就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因為有效積溫有可能降低,對農作物的產量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三、病蟲害有可能偏重發生,由於今年冬天溫度高,土壤含水量下降,導致土壤凍層淺,土壤溫度也好於常年,就會導致一些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不容易被凍死,存活的幾率大,導致土壤中病菌和害蟲在下一季生產中會偏重發生。



由於暖冬,有可能對農業生產有一些影響,所以針對上述三個方面提出幾點建議:一要有防止春旱的意識,有條件的要提前做準備,以免真正旱情來的時候措手不及。二要有常年促早熟意識,在作物生育期內,通過採取噴是磷酸二氫鉀、控旺劑等促早熟措施,促進作物提早成熟。三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控工作,及時噴灑藥劑,做到治小、治早、治了,降低因病蟲害而帶來的損失。


三農廣訊


2019年小龍蝦價格會上漲嗎?


用戶7031441511851


影響肯定是有的,正所謂瑞雪兆豐年,說明冬季的低溫是有利於來年農業生產的,反之則不利,不過氣溫偏高帶來的影響也不大,後期都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