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有一种婚姻,叫做邓超和孙俪

这个十月几乎被一种水墨情节渲染。

张艺谋导演的《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7.5分,该片入围了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12项提名,成绩非常不错。

影片中整个太极图的运用,都在一阴一阳之间转换,说的是事,更是人。

有一种婚姻,叫做邓超和孙俪

我其实是冲着邓超,孙俪这对夫妻档去的。

这些年说起邓超,首先想到的就是跑男中,那个诙谐睿智的队长形象,还有偶尔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家有小儿女的慈父神情。前几年自演自导了几部片儿,口碑一般,演技也像在走穴。我似乎就已经忘了邓超出道时就是个演员,他与后来的大女主孙俪的姻缘,就是那些年在精湛的演技中擦出的火花。

孙俪主演《玉观音》时,我还在上初中,懵懂的我看着青涩的孙俪,知道这是一个漂亮的女演员,但除了漂亮有灵气,好像也说不出来还有什么特别。这么多年不温不火,没有特别沉寂也没有特别出彩,直到《甄嬛传》的大热。

有些事儿一路看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但是细细回想起来,一路的风风雨雨,在这两个人遇到彼此时,就已经停息了。

孙俪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父亲在她年幼时抛弃她们母女俩另娶他人。母亲含辛茹苦独自将孙俪养大成人。

年幼的孙俪立志要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舒适体面的生活。她的好强不认输,坚持不放弃,大概从那时就埋下了种子,以及她对父亲的憎恨让她尖锐和冰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劳累拮据的母亲,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会对着年幼的孙俪抱怨,抱怨那个薄情的男人,抱怨辛苦清冷的生活?

人之常情,或多或少应该是有的吧。

小小的孙俪心里没有恐惧么?她会不会害怕,会不会伤心,会不会心疼自己的母亲却又力不从心?

邓超出生在一个组合家庭,父母亲结婚前各有儿女。在邓超对幼年的描述中可见,为了重组家庭的和睦,就算孩子们犯了错,为了顾忌对方的心情,哥哥姐姐们都不会受到惩罚,而他,作为父母亲共同的孩子,永远是背锅的那一个。

是,也许对于重组家庭而言,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稍显平稳的处理方式,可是对于年幼的邓超来说,就公平吗?因为我是爸爸妈妈共同的孩子,我就必须承担哥哥姐姐们犯下的错?

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年幼的邓超是无法理解这样无奈的平衡方式的。所以后来他的叛逆,他的桀骜,我以为都情有可原。

万事万物,都是因果。

可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这两人相遇时就改变了。

也许是同样孤独的内心,也许是同样的对原生家庭的失落,在他们遇到彼此时,也许就有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同情我的遭遇,在这茫茫人海相遇,我们惺惺相惜。

婚后的孙俪越发沉稳大气,她将日子过成诗。

她学画画,学插花,将一整面的墙壁开辟出来供儿女涂鸦。

有一种婚姻,叫做邓超和孙俪

也许在她小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梦想,但拮据的母亲不允许她这么做。她说这是解放孩子的天性,却未尝不是补偿自己小时候渴望自由的缺失。因为自己知道限制的滋味,所以她学习着去顺应孩子们的需求。

她除了拍戏,就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家里。她照顾孩子们的日常,也照顾邓超。

婚后的邓超是家里地位最低的人。一个男人愿意将自己放在妻子孩子之后,本身就是一种爱。他带着孩子一阵疯跑,在日常与孙俪互怼搞笑。孙俪平衡着他的欢脱,他带动了孙俪的幽默。

有一种婚姻,叫做邓超和孙俪

一段好的关系,就是彼此中和,取长补短,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彼此的。

孩子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

孙俪拍戏,邓超就在家当奶爸,邓超录节目,孙俪就是家中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平衡的,但无论如何,孩子一定有人陪伴。

也许不美满的童年都给他们留下了阴影,但幸运的是,他们彼此知道如何去避免类似的情况在下一代的身上发生。那些惶恐,那些未知,那些不安全感,因为了解,所以他们愿意努力去改善,去消除一切的障碍。

孩子是婚姻的纽带,如今这两条小小的纽带承继着爸爸妈妈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他们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而这,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阴影中出发。但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走出阴影,而不是活在阴影中原地打转。邓超和孙俪让我看到这样的阳光,我身后的不美好,是为了鼓励我们向美好进发。

总会有网友对他们喊话,说只要他们在一起,就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爱情。

可我更觉得,邓超孙俪,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婚姻。一种同步的三观和节奏,彼此配合的,和谐的婚姻。

就算哪一天,他们分开了,我依然相信他们是幸福的。

有一种婚姻,叫做邓超和孙俪

就像《奇葩说》里李诞表述的那样:好的婚姻是一个壳,它会保护我们,就算有一天这段婚姻不在了,但这个壳依然能够保护我们。

邓超和孙俪,大概就是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