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個有心愛病妻 一個有意捐遺體

在水鄉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水陽鎮楊泗社區居民吳文才,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18年;其妻李多鳳為感恩社會,打算離世後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夫妻倆的感人事蹟在當地成為一段佳話。​

一個有心愛病妻 一個有意捐遺體

▲吳文才一邊幹農活一邊照顧著病妻

妻子患病 家庭飄搖

1998年,吳文才與李多鳳經人介紹,這對再婚夫妻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喜結連理。由於李多鳳之前生育一女,身體虛弱加上辛勤勞作,身體患疾不適合再次生育,但是為了給吳文才一個完整的家,李多鳳不顧家人勸阻為丈夫再懷一子。

2000年,這個雖不富裕但和睦溫馨的家庭喜添新生命,夫妻倆為兒子的到來喜極而泣,一家三口和和美美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命運最終還是沒有放過這個渺小的家庭。2002年,李多鳳突感身體不適,送往醫院後被確診為頸髓動靜脈血管畸形疾病。為了給妻子治病,吳文才四處籌錢,背上了沉重的債務,雖到處輾轉就醫,但手術後妻子的病還是治癒無望並癱瘓在床。

那一年,吳文才的兒子年僅2歲,年幼的孩子、癱瘓的妻子、沉重的債務,哪一樣都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這個堅強的漢子也默默流下過眼淚。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毅然接受現實,扛起了家庭重擔,不能外出務工,就在村子裡承包起十幾畝田養家餬口。為了償還債務,他養起了上百隻雞、幾十只羊、幾頭豬,只要能做的活兒都做起來了,每天起早貪黑,不僅要照顧孩子和妻子,還要下田做活兒,飼養牲口,日復一日地艱難前行。日子雖然艱難,但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最開心的事情了。就這樣,他獨自擔起這個家的重擔,為妻兒撐起了保護傘。​

不離不棄 相濡以沫

18年來,吳文才面對家庭困境,毫無怨言:當別人早已進入夢鄉的時候,他還要忙著整理家務,浣洗衣物;當別人睡眼朦朧醒來,吳文才早已準備好飯菜給妻兒。吳文才每天起床首先給妻子洗臉、餵飯、喂藥、擦洗身子,因為怕長時間臥床導致身體生瘡,吳文才出門做事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回家一次,幫妻子翻身、上廁所。只要一有空閒,他就幫妻子推拿按摩,防止肌肉僵硬、萎縮。天氣好的時候,下地幹活兒就推著輪椅帶上妻子一起。

由於長期生病,李多鳳常常因為一些小事發脾氣,他總是笑一笑並不同妻子爭辯,家裡大事小情還是讓妻子做主。“不知道前世修的什麼福分,讓我這輩子遇見了他,要是沒有他,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經歷過一段婚姻的李多鳳,每每跟別人說起自己的丈夫,都會留下幸福的眼淚。

吳文才不離不棄照顧妻子18年的事蹟早已流傳水鄉坊間。提起吳文才,附近的村民無不滿口稱讚,“吳文才真是難得的好丈夫、好父親,對他老婆一直都是這樣,小孩兒那麼小一直都是他照顧長大的,這麼多年沒發過一句牢騷,好人啊……”、​

有意捐獻 感恩社會

吳文才雖然一直辛勤勞作,但是要償還債務,維持妻子藥物、家庭生計仍然困難。這麼多年,夫妻倆覺得虧欠最多的就是兒子,從小到大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服,也沒能給他富足的生活。在鎮政府、村委會和各界人士的關心下,兒子終於順利入學,社會愛心人士瞭解到他們家庭的困境,也經常送來慰問品、應季衣物等。

2012年,李多鳳萌生了一個想法:自己逝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機構,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回報社會,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挽救更多受病痛折磨的人。她隨即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家人。可是在農村地區,依然保留著“逝者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很多人對遺體捐獻一無所知。一開始,家人以為她是一時腦熱,都勸她放棄這個瘋狂的想法。李多鳳沒有與家人正面僵持,而是採取了潤物無聲的方法,一有機會便和家人談及遺體捐獻的事宜。慢慢的,妻子的真誠和執著讓家人從堅決反對變成了默許、漸漸轉變為支持。在突破了層層阻力,經多方諮詢瞭解後,李多鳳終於在2013年簽訂了遺體捐贈(器官、角膜)志願書,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支撐她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正是來源與丈夫多年來給予的愛,社會給予的關懷。

李多鳳說,對她而言這樣的一生才算有意義,奉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讓生命在愛中延續,是她生命最完美的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