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為什麼別人活成蘇明玉,而你卻活成了樊勝美

《都挺好》這部劇,讓人想到了前年熱播的《歡樂頌》,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中的女主都有著相似的原生家庭。蘇明玉和樊勝美都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不受待見。

蘇明玉從小就受盡家人的冷眼,被哥哥欺負,她和家庭斷絕關係,卻因親情而重新回到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中去,所幸她自己事業有成,和親人達成和解,是一完滿的結局。

樊勝美的結局就沒那麼好了。本來她人長得好看,在上海當一個白領,認真勤奮,照著她的能力和條件,找一位合適的男性走入婚姻並不困難,劇中她也和舊同學兼同鄉發展出感情,最後因原生家庭的攪亂而錯失美好姻緣。

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為什麼別人活成蘇明玉,而你卻活成了樊勝美

看《都挺好》感覺挺解氣的,蘇明玉童年不幸,成年後爭氣,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看著就讓人生氣憋悶,恨其懦弱,界限不清,不敢離開原生家庭任由他們的剝削,把自己的人生推進一個糟糕的境地。

她的結局是挺可惜的,男同學和她的感情曲折但真誠,雖然男方的家庭一直阻攔,後來被樊勝真心感動,拿出積蓄讓他們買房好在上海安家,因為擔心樊勝美那吸血鬼般的哥哥和父母,不讓寫上她的名字,直接導致他們倆分手。

任何一個男性都會擔心女方有著這樣的家庭,我曾經在講座上問在場的男性,喜歡《歡樂頌》裡的哪位女性,許多人喜歡曲筱綃,最不喜歡樊勝美,有男生就直接說,這樣的女人,長得再好看也不會要,太累人了!

蘇明玉和樊勝美的原生家庭都很糟糕,但為什麼有人活成了蘇明玉,有人卻活成了樊勝美呢?

根本區別在於:你是一直糾纏著過去不放,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原生家庭,還是把重點放到未來,為自己負責任,努力開創自己的天地。

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為什麼別人活成蘇明玉,而你卻活成了樊勝美

蘇明玉就是後者,她通過努力成為金領,有自己的房子,也有足夠的錢,並且她雖然受原生家庭的羈絆,卻非常有分寸有界限,可以為家庭的困難解囊,也會拒絕哥哥的無理要求,還會質問哥哥的無能,她是剛柔並濟的新時代女性,活得有底氣,珍惜親情但不糊塗。

更重要的是她懂得和過去和解,對於自己無法選擇的家庭,無法左右的童年環境,她選擇了不再追究,放下別人,放下仇恨,放過自己。這在心理學上是重要的里程碑。

我工作中有部分是成功的女強人,她們其中有些有著不幸的童年,從小缺吃缺穿,被家人毒打,所幸自己夠爭氣,終於獲得了事業的成功與家庭的幸福,但卻有著莫名的痛苦,經過探索,跟原生家庭有關,因為不堪的過去,他們通常和父母的關係不太好,和兄弟姐妹不友愛,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是迴避還是面對,是將就還是突破,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為什麼別人活成蘇明玉,而你卻活成了樊勝美

我通常支持她們對過去進行的回顧並且療愈處理,但不會過多地粘著於過去,變成一種對父母的“控訴”,因為那對於新的生活無濟於事。

如果你也有著不幸福不快樂的成長過程,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1、尊重自己的感受。

過去受過的傷害是真實的,感受也是真實的,這部分需要被看見被尊重,有條件可以用心理療法進行處理。

2、對父母的情感進行區分。

過去父母的無知或者侷限是真實的,但我們無法左右別人,我們需要跳出受害者的角色,重新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再做出新的決定。

比如,父母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錯誤方式,你可以決定以自己的感受為基礎做出反應,你想給他們多少錢,怎麼給,有什麼限制,包括他們的情感索取或者綁架你可以怎麼處理,選擇一個即讓自己安心又不覺得難受的方式,不要逼迫自己“原諒”,更無需逼迫自己“放下”,而是尊重自己的感受,過去很沉重,它也需要時間與空間,順流就好。

3、將感受進行分析並且分層處理。

不再沉浸在過往小孩子的恐懼感受中,不斷提醒自己現在已經是個成年人,有力量保護自己,有力量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你從過去中來,你往未來而去,那將是新的天地,新的生活。

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為什麼別人活成蘇明玉,而你卻活成了樊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