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股市真的到頭了嗎?

歡迎前往關注。

昨天我們在大號裡聊了一個話題:

股市已經到頭了。

話音剛落,A股就下跌了1.5%,然後馬上後臺就是一群人:“西風,西風,告訴我接下來A股怎麼走?”

我真是服了,不服都不行。每次打倒一個神棍,就有人企圖把我變成下一個神棍,我真不知道問這些問題的人,到底理不理解啥叫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不是覺得別人不對我對,而是您能不能覺得別人不對,我也不對,您能不能親自動動腦,拜託。

科學的觀點是這世上就沒有神,而不是把神打倒之後,把打倒的那個人當作下一個神。如果是這樣,那一切不都是徒勞的麼?

我說過無數遍了,地球上就沒人能預測未來,我同樣不能。如果出現我話音未落,市場就響應,那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巧合。

我們是三維生物,不是三體人,不能扭曲時間。如果你實在沉迷於預測市場不可自拔,就去超市裡買一條章魚,它比人類強得多。說不定是章魚保羅的堂兄弟!

言歸正傳,昨天大號的文章我們反覆提到文科和理科的對比在於:是否量化分析,是否有數據支持,是否來自大量的實踐。

其實你把這個話題放到中西醫上,結論是相似的。

我本人不反感中醫,因為我經常看中醫,推拿,按摩,艾炙穴位,疏通經絡,拔罐,走罐,刮痧,針灸,熱敷,我都是經常用到的。

當然也包括湯藥和膏方的服用,但入口的東西,要謹慎。

你說我信不信中醫呢?

我給的答案是:

有病一定要先去看西醫,看不好就在西醫的範圍內看,哪怕出國看,務必看到指標正常了為止,在這個階段,不要相信其它。

當西醫認為你健康了,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你真的精神抖擻,啥事沒有;另一種是你仍然不舒服,但西醫拒絕給你進一步治療。

接下來,你可以去康復中心,比如健身,通過各種恢復手段,也可以去找中醫,進行我上面說的那麼一大堆的保養、保健方法。

但你要注意,它不是在給你治病,它就是在試圖對你微調,讓你舒服。

如果你什麼法子都用了,還是不舒服,那去看心理醫生,或者去廟裡燒香,是一個作用。

我這裡要聲明,心理醫生其實比廟裡從數據上看,科學多了,因為它背後有大量的治療數據作為支撐。

但是,為啥我把它和寺廟並列呢?

是因為心理治療一個很大的前提是你得信醫生,你能崇拜最好。

我們說主見不是很強烈的人,很容易崇拜人,比如醫生是心理學博士,就會天然信他,他本來就是心理治療,配合度高,效果就好。

但如果,你本人主見非常強,說白了,我這號的倔人,心理醫生就很難起作用。因為我骨子裡不認為你很牛,我也不服你,自然不認為你能幫到我。

這時候,寺廟反而會效果更好,因為和尚不需要自己很牛,他只要說:你服不服他不重要,他代表的是佛,對著佛,你服不服嘛,你就說你服不服就行了。

那我想想,還是服了。你再倔,總不至於和釋迦摩尼頂牛,所以,效果反而比心理醫生好的多。

既然給心理醫生正名過了,我們言歸正傳。

你應該能看出我的態度了,我不認為中醫沒用,就像我不認為寺廟無用一樣,都是有用的。

但是,我生病了,能檢驗出來的病,那是絕對不會去找他們的,這就是我的態度。

用不客氣的話講,我認為中醫和保健康復中心是一個等級的,就像心理醫生和寺廟是一個等級的。

它的作用實際上是非指標的方式在給你微調。而西醫是採用強硬的手段直接給你把指標調整正常。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體質,人年紀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活蹦亂跳的一直到80歲,所以,中醫,保健,心理醫生,寺廟,都是各種各樣的補充治療方式。

如果我們用客氣的話講:

就是西醫治已病,中醫治未病。

這句話就很抬高中醫了,意思就是它比西醫還要牛,主要是防患於未然。

當然你改個詞兒,換個說法就很難聽:

有病找西醫,沒病找中醫。

其實兩種說法是一個意思。

我這麼說是有道理的,這個道理就在於數據本身。

我很小的時候就讀過本草綱目,小學的時候。

那裡面寫過很多不靠譜的東西,比如,上吊死亡的人,你把他用過的那根繩子燒成灰,給瘋癲的人服下,可以治病。

我沒有歧視李時珍的意思,他很牛逼,在他的範疇裡。

能理解範疇這個詞麼?其實就是數據庫。

我們講,知識的來源是什麼?

是數據。

古人碰巧把這種噁心的繩子燒成灰,給某個瘋癲的人服用後,天知道那天出了點什麼狀況,他病好了。

所以大家就很興奮,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就被李時珍記錄下來,作為偏方。

你注意到了,這個採樣的樣本其實只有一次,或者兩次。

當你大面積使用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東西無效,但古人沒有條件去大面積採用,而且還給出統計報告,最後來個數據分析。

這就是西醫為什麼迅速取代了中醫的緣故,不是醫學理論上的天然優勢,而是它背後依賴著大量的臨床醫學數據。

西醫每出一個藥,會做大量數據試驗,然後小白鼠做大量試驗,再大量臨床試驗,最後告訴你一個有效率,比如90%有效。

這就比那個死人繩子的也許萬分之一都不到的有效率要靠譜多了。說白了這個背後是數據在支撐。

既然是概率,那就有可能西醫治了無效,因為剛好落在10%的區間內,而吃了死人繩子灰反而好了,因為正好落在萬分之一的區間內。

所以你單看一次,不能說西醫一定比中醫強。但如果你回回看西醫和你回回看中醫,那麼概率就會起作用。

當然,中醫也在努力,你不能說他們不科學。但是很遺憾,他們有門戶的偏見,大家不肯形成一箇中醫體系,而是父傳子,代代相傳,彼此隔絕。

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數據是割裂的,彼此之間,都是小數據。

一個醫生一輩子能看幾個人呢?你就算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數據庫,你和西醫這種全世界的醫生聯合起來,共享數據庫,能比麼?

每個醫生看一次病,都會讓整個西醫的數據庫裡多一個數據,全世界的西醫是聯合起來一起喂數據庫,一起推動西醫體系往前走。

而中醫呢,是靠一家人這幾十年的積累很緩慢的往前走。

所以都是科學的,但是中醫太慢太慢了。

這就像人類棋手下不過人工智能棋手是一樣的。

你把這個結論放到投資上,是通用的。

很多時候,我不願意聽很多棍棍們扯蛋,不是因為扯的蛋不夠淡。而是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數據。

棍棍們就像中醫。

很多所謂的投資人,其實這輩子,無非買過幾只股票,賣過幾只股票。或者買了幾套房子,等了幾年,它漲了。

從此之後,他就把這點經驗當作經驗,到處講,逢人說。

這跟當年那個碰巧用死人繩子灰治好瘋癲的幸運兒由此成為神醫,是一個道理。

但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你職業靠投資混飯吃的。

你只需要看一個指標,這個指標就是交易量,不是交易所的交易量,是你個人的交易量。

打工有個說法,叫做年薪百萬,這意思就是你混到中層了,很多會議都可以從此參加。

投資是一樣的。你起碼每年得繳納超過7位數的手續費,我們管它叫做納稅百萬吧。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在多數品種上,你每個月的交易量,都是超過了一個小目標的。

很多年前,有個牛散,就是湖墅南路那位,一個人一年的交易量是八百個小目標,平均每個月幾十個,一個人養活了一個營業廳。

所以,我們說他是懂行的,比很多專家更懂。

因為有交易量支撐嘛,交易量就是數據庫。

類比到醫生上看,就是門診量。

你說一個醫生,一年到頭只看了三個病人,我真的沒法知道他的醫術。

你說一個投資人,一個月的平均交易量連一個小目標都沒有,那我真的認為他只是業餘隨便玩玩的。

當你有足夠數據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清晰起來,這才是賣油翁說的,唯手熟爾。

因為他天天倒的油足夠多,形成了倒油數據庫。

我們曾經聊過一個投機者,叫做W。當然我不欣賞他的作為,但這不影響他在某些領域裡的話語權。

比如炒房子。

十幾年前,在中介市場還沒統一的時候,他開過很多中介店鋪,而且他本人也是炒房團的團長。

他們團的團員什麼級別呢?當年留下一個傳說。

就是距離我們家不遠,大概5公里外的一個小區,他們有個團員去買房,是論棟的,買了3棟。

你要知道樓盤下面第一個單位是苑,苑下面是棟,棟下面是單元,單元下面是層,層下面才是套。

論棟買高樓大廈,我也是服了,這個背後透露出的是他們團的交易量。

有這麼大的數據在背後支撐著,實際上在某些小區域板塊內,他已經有定價權了,或者說能夠左右市場價格了。

在這種基礎上,我們才能夠認為對方對這個板塊的判斷是有道理的,因為他是莊嘛。他的看法雖然不是100%準確,但起碼有50%是有價值的。

但如果說,你就買了一套,這輩子買過三套,那所有的看法,都是沒有數據支撐的。

你去討論某個區域的價格,你的經驗,就不起作用。這不是你認知的問題,而是你背後的數據庫太小了。

回到交易上看,交易量很重要,沒交易量,就沒法讓我這個很軸的理科生信服。

回到醫學上看,是一樣的。你是大醫院,名醫,我信你是有道理的,因為你背後是天量的門診,你自己也是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動手術。

但如果反過來,離開了數據的支撐,那我只能認為你在扯蛋,哪怕你叫李時珍,我還是隻能認為,你在扯蛋。

我知道有很多讀者無法理解什麼叫做交易量,什麼叫做門診量,什麼叫做數據庫。

因為大部分人的思維模式是崇拜型的。

比如,碰巧有一個病人,西醫就是沒治好,中醫治好了,哪怕之前西醫治好了一百萬,哪怕之前中醫有一百萬沒治好,他都視而不見。

然後進行個人崇拜。

這個道理我給你映射一下,你就會知道有多可笑。

湖墅南路那個牛散,每年800個小目標的交易量,辛辛苦苦很多年,大概掙了十幾個小目標吧。

但是呢,大洋彼岸,有個美國人,買彩票,碰巧中了頭彩,去年的事兒。中了多少呢,也是十幾個小目標。

好,假如,我是指假如這個幸運者接下來到處去演講,講自己的成功案例。

你猜猜看,他會講些什麼?

大約是,我很努力,我很勤奮,我一直努力的、勤奮的、堅持的買彩票,所以才有了最後的成功。

所以成功的方法就是傻傻的堅持,傻傻的信。

你說這個結論有意義麼?

它為啥沒意義?

因為沒有采樣那位幸運兒背後十幾億沒有中彩的,同樣傻傻的堅持,傻傻的信的數據。

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人的理解能力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就在於大部分人無法理解時間分片,無法理解概率論,無法理解採樣率與數據分析。

比如巴菲特說自己很幸運,中了卵巢彩票。很多人就得出結論,巴菲特的成就百分百是因為很幸運,中了卵巢彩票。

但我告訴你,同樣幸運的,一生下來就是美國白人男子的有上億人,而其中生在中產階級以上家庭的,有數千萬,生在富人家庭的,有數百萬。

這數百萬人裡面,只有一個巴菲特。

如果卵巢彩票是唯一的指標,試問為什麼剩下的數百萬人沒有變成巴菲特呢?

看到了麼?這就是思考。

你出生在5000米,是你的幸運達到的高度。但是,你爬到了8000米,那我們就要來分析,這3000米的增量,是買彩票中的?還是有大量的數據支撐,說明是可重複的?

如果是後者,那就不是幸運二字可以解釋的了。

這就是學習的範疇,也是思考的方向。

我們常說,這世上最奢侈的奢侈品是什麼?

是有腦子。

腦子真的是個很稀缺的奢侈品,一旦擁有,別無所求。

它確實不能改變你的命,不能改變你的卵巢彩票,你是出生在1000米還是5000米,它沒法改變。

它也確實不能改變你的運,不能改變你能否中現實中的彩票。

但是,它能幫你生成數據庫,能幫你像湖墅南路那位大叔一樣,在沒有命,沒有運的前提下,靠著腦子,靠著數據庫的支撐,硬生生把你從生命的起點,往上拉高3000米。

也許到了3000米,你會發現王思聰生在6000米,你也會發現,隔壁有個老美,運氣爆棚,買了張彩票也到了3000米。

但那又如何呢?

生命只有一次,和原來的自己比,和自己的出生比,腦子帶來的這3000米的大禮包,還有什麼不讓自己知足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