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才能進入一種積極生命體驗的心流狀態?

德約科維奇Novak


推薦閱讀「心流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的一本書,叫《發現心流》。


這本書和《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可以說是姊妹篇,作者都是「心流」概念的提出者,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兩本書的內容有重合的地方,也各有偏重,《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更偏重於「心流」是什麼,而《發現心流》更偏重於我們如何找到心流。


和大家印象中不一樣,「心流」並非單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興奮劑,而是通往幸福的鑰匙。所有在工作、生活、學習甚至是愛情中,我們都可以找到心流,並體會心流時刻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


簡單來說,找到心流的方法,就是讓我們做的事情有一點點難度,難度大了,我們會放棄,難度小了,我們會無聊,只有難度剛剛好,我們就會開始進入心流的狀態。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做了一個小實驗,我在從地鐵站走回家的十多分鐘裡,給了自己一個挑戰。


挑戰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保證三步一吸氣,兩步一呼氣;

第二,心中默記自己走過的步數。


為什麼要三步一吸氣,兩步一呼氣呢?


如果是兩步一吸,兩步一呼,因為太有規律,很容易進入到一種下意識的模式中,而三步一吸,兩步一呼,我必須有意識的調整呼吸和步伐的配合。有意識的控制步伐和呼吸,心中默記自己的步數,再加上還要注意看著路,幾乎已經佔用了我的全部注意力。


在走路的中間,配合最完美的時候,我確實感受到了全神貫注、即時反饋、自由控制自我的行動以及「忘我」的狀態。


也就是說,通過給簡單的走路增加一點點挑戰,我們就能進入到心流的愉快狀態之中。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章魚讀書」,和我一起,做更聰明的讀書人。在公眾號「章魚讀書」回覆「100本」,獲得每年精讀100本書的高效方法。


陳章魚


心流(flow)

自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flow”之後,中文譯為“心流”或者“福流”,儼然成為所有人都追求的理想狀態。與高峰體驗不同,當我們處在心流中的時候,通常不會意識到快樂的情緒,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快樂是一種分心。

“心流是一種身心高度投入一項活動時所伴隨的積極情緒體驗,當人們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可控又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中時,會沉浸在一種忘我的狀態中,當活動結束或活動中途,思維脫離開活動時會感到滿足和享受”

在《心流》這本書裡,描繪了一些不同行業的人對心流的體驗,有攀巖愛好者的攀巖活動,有外科手術醫師的手術經歷,有樂器大師的演出經歷,有著名作家的寫作經歷。於我而言,我想到的卻是看電影電視,或者是讀書的一些體驗。然而,我後來恍然大悟,突然頓悟兩項最接近心流的活動,那就是紙牌或者麻將活動和玩遊戲。

實際上,我認為很多中國人在打牌娛樂的時候,感受到了心流。它讓人全神貫注,陶醉其中,感受不到時間飛逝,我外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我記事開始,到現在他已經88歲高齡,我每次見到他,都是在牌桌上,無論是以前的玩紙牌還是現在的打麻將,但每次都是神采奕奕,情緒高漲。當然這些活動並不是賭博,這種打牌的賭注很小,並不會讓人損失重大,只是讓活動更有趣味。我自己也會打鬥地主或者打麻將,也會陶醉其中,當牌局結束的時候,才會感嘆時間的飛速。

在年輕的一代人中,玩遊戲則更為常見。現代的遊戲製作越來越精美,對人的誘惑也越來越大。特別是近些年來的手機遊戲,更是集便利性和娛樂性於一體,一旦沉迷其中,讓人慾罷不能。據最新的統計,2017年,中國的手遊總收入已經佔全世界手遊收入的73%,可見中國人對手機遊戲的喜愛。

誠然,無論是玩牌還是玩遊戲,主要都是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曾經很長時間被認為是導致快樂的物質,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它們是導致我們產生慾望的神經遞質。無論是玩牌還是玩遊戲,都可以給我們實時的獎勵,促進了大腦中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讓我們產生欲罷不能的一種感覺。因此,如果按照《心流》這本書的標準,這不是作者所期望的心流。然而我認為,心理學有時候過於強調對理想狀態的追求,而忽視了普通人能夠達到的層次。對於部分普通人來說,從打牌娛樂和玩遊戲的過程中,已經體驗到“心流(flow)”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我是生命的意義2014


想要知道如何進入心流的狀態,首先就要了解究竟什麼是心流。心流簡單說就是一種忘我、專注做事的心理狀態,但娛樂活動比如煲劇、聽音樂時的專注不能被稱為心流,因為心流是一種有目標的做事的狀態,而娛樂則是漫無目的的享受。想要知道更多有關心流的知識,就跟著下面的視頻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da0f40109858632106f7a860b0b8796\

知我心理學


心流體驗會讓人體會極致的幸福與喜悅感。

要想達到這種狀態

一 要非常專注的做某件事。只有專注,才能完全投入其中,動用所有的智慧,去完成要解決的事情,完成的效果也要更好,甚至很大可能超出自己的預期。

二事情有一定難度,但又是可以努力一下可以達到的那種難度。做這種事情比較容易讓大腦進入專注狀態。

三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較容易忘了時間的存在,也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最後,如果平時做事之前給自己設定一下儀式感,也容易幫助自己進入心流狀態。比如,開始讀書前,擦擦桌子,洗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