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向日本人學習如何對待供應商

向日本人學習如何對待供應商

企業的成敗和做採購供應鏈管理的人是有很大關係的。

道理很簡單,我們都在競爭這個市場。那麼,我們一定要比競爭對手做得好,什麼叫好?質量要好一點,價格要便宜一點,交貨要及時一點。要想質量好,價格便宜,交貨及時,一定要供應商也要有同樣的水準,供應商的供應商也是一樣。我們、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就組成了一個供應鏈,所以企業間的競爭是供應鏈間的競爭。

這樣想,採購在企業中的作用就非常大。為什麼?因為供應商是採購主管的,採購要把供應商當作資源來看,當作供應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甚至,供應鏈這個“鏈條”的總體強度不是取決於最強的一環,而是最弱的一環。如果企業有一個供應商不好,就會帶來問題。

舉一個例子:去年發生的崑山中榮爆炸事件。崑山中榮是一個臺灣企業,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崑山中榮是戴卡的供應商,戴卡是通用的供應商。崑山中榮爆炸了,戴卡缺貨了,結果通用也缺貨了。這不就是供應鏈的事嗎!三聚氰胺也是一樣啊,為什麼產生了這件事?是奶製品企業的上游供應商有問題啊,他們沒有把供應商管好。所以說採購如果不把供應商沒管好,就可能讓企業倒閉,嚴重的還會讓法人代表蹲監獄,比如三鹿奶粉。所以說:企業和企業的競爭,就是供應鏈和供應鏈的競爭。

供應商是資源,甚至有的企業可以把供應商資源壟斷。舉個鐵礦石的例子。我們以前以為鐵礦石買的量大,一定會便宜。做採購的很多人都這麼認為。結果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發現,買的量大,反而貴了,中國買啥啥漲價。為啥呢?日本的新日鐵,韓國的浦項鋼鐵,為什麼買這些鐵礦石就不漲價呢?那是因為鐵礦石中有他們的股份,而中國沒有。也就是說,我們對供應鏈缺少控制,缺少控制就競爭不過人家。

講課時我常問企業裡的學員,大家覺得供應商是資源嗎?學員們想想,都說是的。但又有不少學員說,他們會頻繁經常換供應商。這樣還叫“把供應商當資源對待”嗎?有人說,供應商不好,我就換啊。不好就換,這個是“競爭”關係,供應商還會跟你有長期合作關係嗎?供應商跟你不是長期合作關係,會為了你做很多投入,很好地配合你嗎?會很好地把成本對你公開嗎?會跟你團結一致應對你的客戶嗎?都不會。如果我們把供應商當成對手,雙方就有很多地方彼此設防,比方說成本不公開、評審時不讓你看到真實情況、報價時投機。由於信息溝通不充分、可能帶來很多成本浪費、失去很多改進機會,那你的供應鏈就會變得很虛弱。

如果我們想跟供應商長期合作,那我們有很好地培養供應商嗎?很多企業是沒有的。這個方面日系的企業做得比較好,不管是松田還是索尼、松下,日企非常在意對供應商的培養。他們在選擇供應商時先做個簡單的評估,然後會派人進行輔導,甚至輔導兩年三年,當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的時候再成為他的供應商,這樣就形成長期合作關係。

宮老師曾在一個日系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做總經理,日本本田是我們的客戶。我們在給本田供貨前,本田就派人會來工廠進行很多次的考察和輔導,看到哪裡不好,就會耐心地幫你改正,有時還會派技術人員來跟你一起改正,慢慢把你這個資源培養好了,放心了,才開始讓你供貨。一旦供貨以後,輕易也不換供應商。所以日本企業裡買賣雙方的關係比較持久,是真正的長期夥伴關係。供應商作為資源,也源源不斷地提供產品和輸入改進意見。

再換一個角度,宮老師經常問採購,什麼叫一個好的採購?價格便宜?質量好?送貨及時?這個只能叫滿足基本需要,叫60分水平,還不能叫好的採購,優秀的採購,卓越的採購。有次在上海參加一個俱樂部的活動,大家這個問題,什麼叫好的採購?當時宮老師脫口而出,取決於你是否能讓供應商的價值最大化。會這樣說跟當時所處的情形有點關係。因為當時宮老師在一家民營企業工作。到這家民企之前,老闆來挖,說宮老師你來我這裡吧,我讓你的價值最大化。這句話很吸引人,因為自己當時在外資企業覺得渾身武功無處釋放。

有時判斷一個領導是否好的領導,就要看手下的能力是否能發揮出來。現在碰到一個領導說,一定讓你的價值最大化,那宮老師聽了當然非常高興了。於是問老闆,具體怎麼把我的價值最大化呢?他說,宮老師你過去是Y集團出來的,你在Y集團人脈廣,有幾個人給我介紹認識認識唄。另外你在外資企業工作,英語好,正好我們這裡有幾個外資項目,需要談判,你參與這個項目吧……很多重要的事情都讓宮老師參與,工資還老高,是不是價值最大化呢?是! 宮老師高興地跳了過去,乾得很開心。

這個理念怎麼用在供應商身上?很多供應商在技術、質量、甚至物流方式上有很多好的主意。我們有認真聽嗎?如果沒有,那供應商的資源被最大化了嗎?所以宮老師認為一個優秀的,卓越的採購人員,要善於傾聽供應商的聲音,傾聽供應商在交付方式上,在質量上,是否有一些改進的意見,甚至在合作方式上,是否可以改進。能把供應商當作資源,才是一個優秀的採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