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焉知有理」第7篇:發自內心去愛一個人,真的能讓一個人變好


「焉知有理」第7篇:發自內心去愛一個人,真的能讓一個人變好


一個人一眼能夠望到底,不是因為他膚淺,不夠深刻,而是因為他太簡單,太純淨。這樣的簡單和純淨,讓人敬仰;有的人云山霧罩,看起來很複雜,很有深度,其實,這種深度,並不是靈魂的深度,而是城府太深。這種複雜,是險惡人性的交錯,而不是曼妙智慧的疊加。簡單,是一種大美。

豐盈之心,抵達光明。荒蕪之心,唯見荒蕪。人的力量、毅力與對未來的期許,永遠來自於內心。一顆豐盈、自由的心靈,能夠帶給這世界無限的光明與希望。而一顆枯萎的心,帶給自己的是陰氣沉沉悒鬱孤愁,帶給別人的是陰暗色調與重重壓力。而帶給這個世界的,是永恆的黑暗、與等待拯救的無望。

人與人的差別,不在於信息量掌握多少,而在於你所掌握的資訊清晰度,與高質量的研判能力。而一切輸入都是被動的。只有主動性輸出,才能夠讓我們的閱讀升值。

沒有理想不是罪過,因為真實的人生太具體瑣碎,一地雞毛裡,誰能一世守著技藝裡那個全心全意的靈魂,但只因如此,寧可犯痴犯呆也堅持不易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很多姑娘在選擇伴侶時,口口聲聲說要人品好的,實際上對於男人的人品卻很遲鈍,即使對方已經做出品行低下的事情,也總是不當一回事,更不會去考慮離開。因為她們總是抱著僥倖心理,認為這個男人對其他人不好,但對自己絕不會這樣。我可以很負責地說,但凡一個人品有問題的男人,把這些施加到你身上的可能性超過99%。所以,我們選擇伴侶時,必須把人品好放在第一位,只有在這點符合要求時,其他優點才有意義,正如在砒霜裡放再多的糖,也改變不了它是穿腸毒藥的事實。而一個人品不好的男人,比穿腸毒藥可怕千萬倍。

愛情裡面所有的遷就都是甘心情願,甚至了無痕跡的。有時候,並不是你喜歡的東西我剛好全都喜歡,而是你喜歡的,我也願意去喜歡,然後就真的喜歡了。

女人的底氣從來不在於怎麼說,而是在於怎麼做。當你在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上表現出了你的底線和原則,男人自然明白你是一個不可輕謾的女人;當你在自己的生活和事業裡,永遠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男人自然懂得你不是一個願意將就的女人;當你在愛情婚姻裡,永遠都保留了足夠的自尊與自愛,男人自然清楚什麼事是你不能接受的。

愛真的能讓一個人變好。尤其是發自內心去愛一個人,那種溫柔會讓你自己都去感恩,讓空洞的生命變得有意義。

我們總習慣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熱忱”地建議他人,這本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以自己的生活去衡量他人生活,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標杆,力求他人按照我們的意願去生活。推己及人,收起你的尺度。

人生只要有一次突破和逾越,你就會藉助那一次的勇氣,在下一次膽怯的時候說服自己:難道這件事比在缺氧條件下登山還難嗎?這你都去做了,這個你還怕什麼。我相信,上天確實對某些人是心存偏愛的,守信的人比起失信的人,更能受到偏愛。

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傾向於追逐成功者的經驗,卻忽視了成功背後的條件。

讀書不在於多寡,也不在於快慢,而在於讀完之後有沒有下定決心去用,這才是最關鍵的。如果一個人能踐行讀到的每本書中的一句話,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如果能有一句話,由始至終貫徹自己的一生,甚至比讀萬卷書要強得多。——汪涵

偉大的人物,都有過人的秉質。同樣也有正常人類所有的缺陷。柯南道爾,他創造出福爾摩斯這樣不朽的藝術形象。馬克·吐溫,他的讀者至今遍佈全球。還有牛頓,三定律什麼的,現在還烤得中學生們欲哭無淚。——但如果,把這些人物,放在我們身邊,會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命運嗎?

男人女人,最有魅力的其實是觀念,最能預防錯事的,是正確的觀念。而觀念是通過思辨得來的,有些很流行的話語,你可看出其中的荒謬,而人人認為的荒謬,你會能發現某種合理之處。

創業,是改造你自己,而不是世界。讓你自己活得更好,這才是初心。市場是互惠的,你賺了越多的錢,意味著你為他人提供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從這個角度來看,你過得越好,世界就越好。一切華而不實的言語,一切畫餅,一切鼓勵無償奉獻,你都要遠離,記住那最俗氣的建議:創業就是為了賺錢。

錢對一個家庭來說,非常重要。現金流不僅是企業的氧氣,也是家庭的氧氣,還是愛情的氧氣。投入多少合適呢?這些資金被套牢(或在極端情況下全部虧損),它並不會導致你的生活出現困難:你照樣供得起按揭,下得起飯館,生活還能體面。這比例就是合適的。有些人十萬合適,有些人一百萬合適。

投資與戀愛,有個共通點是,發現錯誤,迅速停止,這樣的損失才是最小的。不認錯,希望用第二個錯去彌補第一個錯,這樣就將產生第三個錯,像漩渦一樣把你往下吸。

「焉知有理」第7篇:發自內心去愛一個人,真的能讓一個人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