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50歲的人血壓是多少才正常?

柯123127933


我是曉薇,曾於臨床工作,然感疾病預防勝於治療,顧後從事國家慢病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課題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獲,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可獲取更多健康資訊,如有助於您請點贊支持,有疑問可評論留言!

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血壓極易出現波動,大家對於高血壓的話題也更加關注,50歲的人血壓多少才正常?來了解下與血壓相關的事。

血壓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出現高血壓?血壓來源於血流對血管壁的衝擊,當血管彈性變差、管腔變窄時機體為了讓血流順利在血管中運行血壓則會升高,就形成了高血壓。

冬季為什麼血壓極易出現波動?血壓的變動還與哪些因素相關?冬季天氣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所以血壓極易出現波動,遺傳、環境、精神壓力、缺乏運動等多種因素都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故預防高血壓要從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做起。

血壓高有什麼症狀?如何確診高血壓?由於人的適應力不一樣,有的人血壓升高其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適的症狀,這種人罹患高血壓往往在體檢時才能發現,有的人血壓升高會出現頭暈、頭痛、疲勞、心悸等症狀,無論是否有症狀,都應該常常監測自己的血壓情況,若出現3次非同日醫院測量血壓高出正常值則可診斷為高血壓(由於血壓會有波動,測量前需休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若測得左右兩側血壓差值大,或壓差大都應引起高度重視。

血壓與年齡有關係嗎?50歲的人血壓是多少才正常?年齡對血壓的影響並不大,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則被視為高血壓,50歲的人血壓也應該控制在此血壓水平之下才正常。

血壓高了怎麼辦?首先要到正規醫院診療遵遺囑服藥,早干預、早控制,除此之外應改善生活習慣,注意低鹽、低糖、低脂飲食,常做力所能及的有氧運動,不過運動期間應注意監測血壓,不建議清晨及下午3-4點間血壓高峰期運動,情緒不宜激動,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薇健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先來了解一下血壓的正常值:小於120/80mmHg,如果大於120/80mmHg而小於139/89mmHg,表明血壓屬於正常高值血壓,也就是說雖然不能診斷為高血壓,但已經屬於正常偏高的水平,長期處在這樣水平上對血管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而越過了140/90mmHg則診斷為主見血壓。

這也就是說,將血壓儘可能地保持在正常水平當然是最好的。但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各項功能都會呈現退行性的改變,身體的柔韌性會下降,人的血管也是一樣的。

當血管的柔韌性下降,也就是彈性下降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產生的壓力就不能得到更多的緩衝,壓力得不到很好的釋放,血壓自然就會升高,所以人的血壓隨著年齡的增大會不斷升高。

當然這種升高是逐漸升高的,有句話說血管的年齡相當於人的壽命,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如今人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延長,50歲的年齡可能說剛剛步入中年,所以對自己嚴格要求一點只有益處。

因此,50歲的年齡,血壓即使達不到120/80的水平,也要力爭保持在130/80以下,最好不超過135/85,如果在家自己量的血壓超過了135/85,雖然沒有達到高血壓140/90的診斷標準,也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血壓升高的原因,及時給予干預治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關注天天聽健康,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吧!


天天聽健康


50歲的人血壓多少才正常,其實牽涉到兩個問題,1、50歲人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2、50歲人的血壓目標值。

血壓的正常值和高血壓診斷標準問題。成人的正常血壓是90mmHg



這個50歲的朋友,如果是屬於血壓的高值,應注意定期監測血壓,改善生活方式,積極鍛鍊身體為主。如果已經是確診的高血壓患者,血壓目標值應根據心血管風險因素綜合評估判定,風險因素越多,所要求的血壓目標值越低。一般而言,50歲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140/80~90mmHg較合適,具體可諮詢心血管內科醫生。


醫患家


無論是50歲還是60歲,高血壓診斷標準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年齡不同而不一樣。關於如何診斷高血壓我講過多次,這次借今日頭條這個平臺再跟大家仔細說一下。

一、高血壓診斷標準

需要指出的是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分別屬於不同分級時,以較高級別作為診斷標準。一般來說需要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收縮壓均≥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比如,某位50歲患者,高壓130mmHg,低壓100mmHg,按照以上標準高壓和低壓屬於不同級別,以較高級別為準,低壓處於較高級別,這位患者就屬於二級高血壓。

二、哪些人容易高血壓呢?

1、地區、城鄉、民族差異

總體說來,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華北和東北最高;沿海高於內地;高原少數民族患病率高。男性高於女性,尤其是青年男性高於青年女性。

2、家中有高血壓遺傳病史

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有高血壓病,子女的發病概率高達46%,約60%高血壓患者可以詢問到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的遺傳可能存在主要基因顯性遺傳和多基因關聯遺傳兩種方式。

3、飲食因素

長期高鈉低鉀飲食可以引發高血壓病是大家都熟悉的,所以建議大家低鈉高鉀飲食很重要。同時高蛋白飲食屬於升壓因素,動物和植物蛋白都能升高血壓。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也是升高血壓的因素。

4、長期酗酒

長期酗酒者會明顯引發高血壓病。飲酒量與血壓呈水平線性相關,尤其與收縮壓,每天飲酒量超過1兩高血壓發病率明顯升高。特別指出,飲酒後1小時因為酒精的擴血管作用可能血壓有所降低,但是長期看是明顯升高血壓的。

5、吸菸者

吸菸的人長期因為菸草中的有害物質導致動脈硬化引起血壓升高,在吸菸人群中的調查顯示吸菸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於普通人。同時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同樣升高。

6、長期精神壓力大

城市腦力勞動者高血壓患病率超過體力勞動者,從事精神緊張度高的職業人群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更高,長期生活在噪音環境中的人群患有高血壓的機率也明顯升高。

7、肥胖者

肥胖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BMI(體重指數)指數高於24者高血壓患病率與BMI指數呈正相關。

8、避孕藥

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明顯升高。停服避孕藥後血壓可以逆轉。

9、打呼嚕者

打呼嚕的人群易患高血壓,打呼嚕人群中50%的患者患有高血壓。而打呼嚕又是和肥胖緊密相連的,肥胖與打呼嚕互相加重。

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還有很多,建議大家改善生活方式,規範自己的生活習慣,如果改善生活方式無效可以考慮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張之瀛大夫


民間有一個說法,這人啊,只要過了50來歲這道坎,往後可以活很久,可見人們對於50多歲容易發生疾病也是習慣了。

其實50多歲發生疾病,多數都是心血管疾病,而這和血壓有著直接的關係。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50多歲,血壓多少才算正常

正常成年男子,血壓在120/90這個區間就可以,但因為50歲的中年人體重會有所增加,所以血壓適當的增加一些也沒關係,但也不能超過140/90,超過的話就被定位高血壓,但國外將血壓又重新定義,把140--149/90--99定這個區間定義為一級高血壓,意為這個區間的血壓是可以通過減肥,服用藥物,鍛鍊身體等方式降低迴來的。

概括來說,就是血壓在高壓不超過140,低壓不超過90就算是正常。

高血壓可以根治嗎?

大部分的高血壓其實都可以治療,只要不是遺傳的,不是疾病引起的,那麼多數高血壓都是肥胖引起的,因為肥胖導致脂肪囤積,多餘的脂肪擠壓血管,導致血液壓力增大。所以想要降低血壓,只要降低體重就可以了。

但高血壓患者不宜過量的運動,因為運動會增加心跳,反而會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運動應該以後背微出汗為宜,只要一出汗,就停止運動,平息心跳,防止發生意外。

50多歲的人血壓升高,應堅持服用藥物,不要血壓正常了就停藥,血壓增高就吃藥

50多歲的人,血壓增高多是體重上升引起的,這個時候血壓並不是常年維持很高的狀態,多數人一吃藥就正常,一停藥就升高。於是就出現一些人,升高了就吃藥,正常了就不吃藥,這其實是治療高血壓的誤區之一。

降壓藥是有一個持續作用的時間,多數為12小時,經常讓血壓忽高忽低,會導致毛細血管因承受壓力不穩定而變得脆裂,極容易引起腦出血這個問題。


我一個同事的母親,一天就吃一頓降壓藥,認為降壓藥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她起早吃,等到下午不怎麼動了,血壓就沒有那麼高,自認為這樣不錯,但有一天忘記吃了,下午去地裡溜達,沒注意腳下,結果一下就摔倒了,雖然沒有磕到腦袋,但一樣腦出血,經過搶救變成了癱瘓在床,目前只有眼睛能動,能聽到人說話並且作出反饋,這樣的情況其實比死還遭罪,這就是歲數大吃藥不及時的後果。

吃藥就要堅持吃,同減肥一同進行,維持一段時間正常的血壓以後再停藥看看情況,不要血壓高就吃藥,血壓低就不吃藥…

高血壓其實治療方法很簡單,就是減肥,但很多人沒有這個毅力,歲數大了也不那麼好減,我姥姥血壓最高的時候血壓計都量不出來了,病危都下了不下十次了,但目前天天運動,總體來說維持的還不錯,一年瘦了20多斤,血壓也跟著降下來了不少。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昨天剛接收一個冠心病患者,高壓高達178mmHg,年齡55歲,告知其應當服用藥物降壓,但他一直認為自己這種血壓是正常的。對其交談很久才同意服用降壓藥。所以很多患者對血壓瞭解並不是很多,下面為您普及一下有關血壓的一些常識。

1、50歲正常血壓標準

人體的血壓根據年齡段和男女的不同會有所變化。先給你提供一下在50歲左右年齡段,我國平均正常血壓的參考值,46到50歲之間,男性高壓為124mmHg,低壓為81mmHg;女性高壓為122mmHg,低壓為78mmHg。這是一個平均值的參考,根據您的性別可以自行對照一下。



2、血壓

正常的血壓可以保證正常的血液流通。人體血壓的過高和過低都需要引起重視。平時我們比較常見的是高血壓,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壓升高稱為繼發性高血壓,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為原發性高血壓。所以一旦血壓突然升高,首先要明確原因。



3、測量血壓注意事項

測量前要保證靜坐休息10分鐘左右,讓自己情緒保持平靜。一般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比較準,電子血壓計也可作為替代和補充。如果第一次血壓測量過高時不要緊張,可過1小時左右再進行測量。個人經驗,每天在相同時間測量血壓,持續一週可以基本確定血壓情況。



另外,我們左上肢與右上肢所測量得到的血壓值一般會有所偏差的,是屬正常生理現象。


中醫內科李大夫


此問題由權威專家閘述較妥,在這我僅與大家分享我本人的一些切身感悟…

本人十七歲體檢即140/90,臨界點!外公五十六歲腦溢血突然離世,媽媽五十歲始高血壓,我想我肯定五十歲也會高血壓,現五十有三,控制在正常之內。

本人的經驗,影響血壓的瞬間變化的是情緒,恐懼緊張排第一,激動興奮次之,悲傷憤怒隨後;另外,久坐,用腦,都會血壓有所升高…

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兩種降壓頗為明顯方法,當然這法只是物理降壓,不一定適合每一人,但可以一試…

其一,很簡單,人人都會,即均速走路不少於一小時,你可以在走之前側試一下,走回再側試一下,一目瞭然,我也是無意中發現,屢試不爽,打球以及其它運動都有此效果,可見血壓與心率不一定成正比,某種程度成反比,與情緒確密切關聯。

其二,有一點小難度,不過做好了可能會徹底擺脫高血壓。正確的稱法為"導引術",民間俗稱"氣功",不過叫"氣功"總感覺有點弄玄,還是稱導引術吧。

首先練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肚子鼓起,吐氣時收縮肚子,且鼻孔吸嘴巴吐,必須練成習慣成自然。

然後意守丹田,當丹田處有一定的氣感(微漲),強度與練的程度有關,然後有意向下引,氣感會隨得意識運行,至陰阜至會陰至命門沿脊椎向上,至大槯風府百會印堂人中,至上脘中脘下脘,至神厥丹田,週而復始,此乃小周天,打通任督兩脈。

後來經我仔細推敲,為啥導引術會降血壓?簡單地想像,人體血管好比大江大河,肌肉及皮膚內的毛細血管好像土壤,下雨水時除通過表面排向小河涌入大河歸大海,還有大量的水是通過土壤滲下去的,人體的毛細血管是血流的最未端,不通則淤塞,大血管流動也滯漫,通過導引術,攪動毛細血管,促進微循環,而後加速血流,從而減少血液對血管的壓力。

上述兩法在我身上絕對見效,原理是否正確有待專家們論證。


皓瑋馮建華


血壓是成人需要定期監測的指標。由於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故監測血壓的目的是早期發現高血壓,以及時治療,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那麼,50歲的人血壓多少正常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成年以後,血壓正常與否不分年齡,所以,50歲的人血壓正常範圍與普通成人一樣:高於90/60mmHg,低於120/80mmHg。部分朋友堅持認為血壓低於140/90mmHg均應為正常血壓,實則不然,140/90mmHg是高血壓的分界線,血壓超過該值為高血壓,低於該數值,若高於120/80mmHg為血壓正常高值。血壓正常高值有何意義?血壓正常高值雖未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但該範圍的血壓對心腦血管的損害卻不亞於高血壓,血壓長期處於正常高值,無論是腦卒中還是冠心病風險都會成倍增加,因此,需要各位朋友從新定義血壓的正常範圍。



50多歲的人是高血壓的易發人群,部分朋友可僅表現為舒張壓(低壓)升高,部分朋友可表現為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升高,少數人可僅表現為收縮壓(高壓)升高。

  • 單純舒張壓升高,多見於有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如熬夜、暴飲暴食、缺乏運動、肥胖、工作壓力大致長期緊張或焦慮的患者,舒張壓低於100mmHg時,可先改變上述不良生活習慣,超過100mmHg時,應給予藥物降壓,可選擇倍他樂克、普利或沙坦類降壓藥。

  • 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升高的患者,是比較常見的高血壓類型,應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合理的降壓方案,包括改變生活方式,重點以低鹽飲食、戒菸限酒為主,藥物治療應結合血壓水平、有無併發症、糖尿病等共同制定。
  • 單純收縮壓升高在50多歲的人群中不多見,多見於老年人,若出現在50多歲的人群中,說明可能存在嚴重的動脈硬化,建議篩查頸動脈彩超,同時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個體化降壓方案,但需慎用倍他受體阻滯劑,否則可能會使舒張壓更低。


綜上,50多歲的人正常血壓應高於90/60mmHg ,低於120/80mmHg;高於120/80mmHg,低於140/90mmHg,為血壓正常高值;高於140/90mmHg為高血壓。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對於高血壓的診斷,我們主要根據血壓水平來判斷的,所以血壓的正確測量和高血壓的診斷密切相關,我們就來說說測量血壓的一些注意事項:

1.要求受試者安靜休息至少 5 分鐘後開始測量坐位上臂血壓,上臂應置於心臟水平,儘量減少運動以及情緒造成的影響。

2.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水銀柱血壓計將逐步被淘汰,主要是因為水銀有毒,發生洩漏容易造成中毒。



3.測量時使用標準規格袖帶(氣囊長 22~26 cm、寬 12 cm),它適用於測量上臂周徑是30cm者的血壓。測量上臂周徑小於30cm者,測得的血壓比實際血壓低,而測量上臂周徑大於30cm者,測得的血壓比實際血壓高。周徑距30cm越大,測得的誤差越大。所以肥胖者或臂圍大者(>32 cm)應使用大規格氣囊袖帶。

4.首診時測量兩上臂血壓,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作為測量的上臂。

5.測量血壓時,應至少測量 2 次,間隔 1~2 分鐘,若差別 ≤ 5 mmHg,則取 2 次測量的平均值;若差別>5 mmHg,應再次測量,取 3 次測量的平均值。



6.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該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後 1 分鐘和 3 分鐘時測量。

7.在測量血壓的同時,應測定脈率。脈搏與血壓之間沒有明顯的關係。脈搏超出正常範圍,不意味著血壓偏高或者偏低。不過,對於房顫病人來說,脈率是小於心率的。

血壓測量完成後,我們就可以對照一下了,收縮壓≥90mmHg且<139mmHg;和舒張壓≥60mmHg且<90mmHg稱為正常血壓,無論哪一項超出範圍,均不是正常血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與年齡無關,所以該診斷標準適用於所有成年人!



綜合內科張醫生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是人體中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是先天與母親相連的部位,是母親通過臍帶把嬰兒所需要的養分輸送給嬰兒的管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臍帶,就沒有生命的誕生。肚臍與人體的諸經百脈相通,與五臟六腑相互聯繫,對人體的全身都有調節作用,《釐正按摩要術》中記載神闕穴:“臍通五臟,真氣往來之門也,故曰神闕”。
貼臍療法,又稱臍療,是將治療疾病的中藥粉與黑膏藥混合加熱,然後膏藥成型,直接貼在人體肚臍眼上,通過肚臍吸收到達人體的諸經百脈和五臟六腑,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此法簡便易行,療效確切,安全穩妥,被廣泛應用。
肚臍療法的治病原理:祖國醫學認為:肚臍穴位其經屬任脈,與督脈相表裡,又為衝脈循行之地。任脈屬陰脈之海,衝脈乃經脈之海,故任、督、衝三脈有“一源而三岐”之說,三脈經氣相通。由於奇經縱橫於十二經脈之間,故臍和諸經百脈相通,交匯於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膜,無處不到。藥物通過臍部滲透吸收,可通經貫絡,直達病位而發揮作用。
北京衛視健康欄目曾經在現場做過一個實驗:現場讓一名觀眾在肚臍眼上貼上搗爛的大蒜,用熱敷的方法熱敷肚臍眼周圍,5分鐘內,受試觀眾口裡感覺到了大蒜的味道,這個實驗證明了:肚臍可以吸收藥物到達人體的諸經百脈和五臟六腑。
發過脾氣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發脾氣時,人臉通紅,情緒激動, 血壓升高,頭脹甚至頭暈。中醫認為這些都是與肝氣有關。
本方由廣東名老中醫馮麻子創立,從肝入手,引火歸元,選取傳統地道野生草本藥材,通過肚臍藥物吸收通達病位,一般5~10貼,血壓就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避免了口服中藥的口感差和熬中藥的麻煩。
司藥方法:撕下膠布保護層直接貼於肚臍,無需口服。具體方法:沖涼後,直接貼於肚臍,下一次沖涼前撕下即可,一貼建議使用時間3~5天。
關於精神狀態:使用本肚臍貼5-10貼後,人精神狀態會恢復到正常水平,人不會感覺疲倦和精神萎靡,人的記憶力也會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遇到這種情況不必在意,繼續使用。
與西醫降壓藥的關係:本膏藥與西醫降血壓藥沒有衝突,無需擔心。但是對於長期依賴吃西醫降血壓西藥的患者,開始時同時使用,當貼到人精神狀態恢復到正常水平後(一般吃西藥降血壓的精神都不好,伴有頭暈頭痛,胃不舒服),逐步隔天吃西藥。
建議:高血壓與睡眠質量、情緒和飲食等有關,血壓穩定後控制好,繼續貼一個月時間,以鞏固療效。一般來說,高血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幾乎是3-5年慢慢形成的,治療也需要有個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如一旦血壓升高,建議繼續貼,直到穩定為止。
溫馨提醒:在使用過程中,如有任何不舒服,過敏等,請停止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